蜚蠊目

蜚蠊目学名:,亦作),是昆虫纲有翅亚纲新翅下纲之下的一个分类,大约有七千多个物种,包含了蟑螂白蚁。当中蟑螂约有4500多个物种,约占整个蜚螊目的五分之三;而白蚁()则有大约三千多个已知物种。2007年开始,原等翅目的白蚁并入蜚蠊目,等翅目废除。

蜚蠊目
Blattodea
化石时期: 石炭纪 – 现在
马达加斯加蟑螂的一种
居家常见蟑螂:
A:德国姬蠊Blattella germanica
B:美洲蜚蠊Periplaneta americana
C:澳洲蜚蠊Periplaneta australasiae
D和E:雌性和雄性的东方蜚蠊Blatta orientalis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纲: 昆虫纲 Insecta
(未分级) 双髁类 Dicondylia
亚纲: 有翅亚纲 Pterygota
演化支 伴翅类 Metapterygota
下纲: 新翅下纲 Neoptera
演化支 复新翅类 Polyneoptera
总目: 网翅总目 Dictyoptera
目: 蜚蠊目 Blattodea
总科

见内文

异名

Blattaria

分类问题、演化史与关系

在波罗的海发现的琥珀内的古时蟑螂,4至5千万年前存在。
蜚蠊目物种的演化关系图,Eggleton, Beccaloni & Inward (2007)着[1]。属于蟑螂的辉蠊科()与工蠊科()没有在图内标示,但两科均属于蜚蠊总科()。鳖蠊科[2](,旧称隆背蜚蠊科)及姬蜚蠊科(,旧称)[3]

白蚁旧时隶属等翅目,2007年,Beccaloni & Eggleton (2007) 及随后的遗传及系谱发生学研究 (Legendre et al. 2008; Ware et al. 2008; Cameron et al. 2012; Djernaes et al. 2012; Xiao et al. 2012) 显示,白蚁是蜚蠊目下的一个分支,于是将等翅目并入蜚蠊目,为白蚁领科(Epifamily Termitoidae)[1][4][5]。蜚蠊目与螳螂目()为姊妹群,两者合称网翅总目()。

其他非白蚁的蜚蠊大致可分成两个领科。但是此分类地位备受争议,有些学者认为这些领科该升格为下目,有些则认为该升格为亚目,例如有些学者会将白蚁称作等翅下目,有些则称作白蚁领科[4][6]

分类

根据Catalogue of Life,本目包含下列四个分支[7]

蜚蠊目
蜚蠊总科

隐尾蠊科

等翅类 Isoptera
新等翅目 Neoisoptera

白蚁科

鼻白蚁科

木鼻白蚁科

木白蚁科

原白蚁科

草白蚁科

澳白蚁科

小蠊科

辉蠊科

工蠊科

蜚蠊科

匍蜚蠊总科

匍蜚蠊科 Blaberidae

姬蜚蠊科 Blattellidae

   

过往当蜚蠊目只包含蟑螂时,本目包括下列三个总科[8][9]

  • 匍蜚蠊总科 Blaberoidea / 姬蠊总科
    • 匍蜚蠊科 Blaberidae Saussure, 1864:领165属1198种。
    • 姬蜚蠊科 Ectobiidae Brunner von Wattenwyl, 1865:领223属2381种,最初称为Phyllodromiidae Brunner von Wattenwyl, 1865,后来改称Blattellidae Karny, 1908[10],但根据ICZN的命名守则(Melville, 1982),Ectobiidae这个名称比Blattellidae优先,所以改用现在的学名。
  • 蜚蠊总科 Latreille, 1810:虽然 Latreille, 1810这个名称本来应该根据整个系列最古老的名字称作Termitoidea Latreille, 1802,但由于Blattoidea这个名字的使用率非常普遍,所以原作者根据ICZN守则的第35.5条保留了这个名称。
    • 蜚蠊领科
    • 隐尾蠊领科 Cryptocercoidae Handlirsch, 1925
      • 隐尾蠊科 Cryptocercidae:领一属12种。
    • 以及另外两个属于白蚁的科
  • 隆背蜚蠊总科 :又名昔蠊总科

过往分类

Blaberus discoidalis (Blaberidæ)

布鲁斯(Charles Thomas Brues)和梅兰德(Axel Leonard Melander)根据翅的有无及其特征、变态类型、口器的构造、触角形状、跗节及古昆虫(化石昆虫)的特征等来进行的分类(Classification of Insects, 2d, rev. ed., 1954),蜚蠊目(Blattaria)包括有[11]

  • 姬蠊总科
    • 匍蜚蠊科 :又名硕蠊科[11]:118折翅蠊科
    • 尖翅蜚蠊科
    • 角腹蜚蠊科
    • 光蜚蠊科/光蠊科
    • 硕蜚蠊科
    • 球蜚蠊科
    • 甲蜚蠊科 :又名复翅蠊科[11]:118
    • 硬蜚蠊科
    • 隐尾蜚蠊科
    • 姬蠊科 [11]:120
    • 小蜚蠊科 :又名小蠊科[11]:118
    • 斜翅蜚蠊科
    • 拟蜚蠊科
    • 蚁巢蜚蠊科
  • 蜚蠊总科
    • 蜚蠊科 [11]:119
    • 原蜚蠊科 :又名原蠊科[11]:118
    • 穴蜚蠊科
    • 旋翅蜚蠊科
  • 隆背蜚蠊总科
    • 纤蜚蠊科
    • 伟蜚蠊科
    • 隆背蜚蠊科鳖蠊科 /[11]:117
    • 蚁友蜚蠊科
    • 结翅蜚蠊科

图库

参考数据

  1. Eggleton,, P.,; Beccaloni,, G.; Inward,, D. 3 (5): 564–565. 2007-08-14. doi:10.1098/rsbl.2007.0367 (英语).
  2. . [2014-09-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21) (中文(简体)).
  3. Beccaloni, G. W.; Eggleton, P.. . Zootaxa 3148: –{{{4}}}. Preview. 2011: 199–200 (英语). 外部链接存在于|journal= (帮助)
  4. Inward, D.; Beccaloni, G.; Eggleton, P. . Biology Letters. 2007-04-05, 3 (3): 331–335. doi:10.1098/rsbl.2007.0102 (英语).
  5. . BBC News. 13 April 2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21).
  6. Krishna, Kumar; Grimaldi, David A.; Krishna, Valerie; Engel, Michael S. . 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377. 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2013: 1–2704.
  7. Bisby F.A., Roskov Y.R., Orrell T.M., Nicolson D., Paglinawan L.E., Bailly N., Kirk P.M., Bourgoin T., Baillargeon G., Ouvrard D. (red.). . Species 2000: Reading, UK. 2011 [2012-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5).
  8. . ITIS.
  9. Beccaloni, G. W.; Eggleton, P. Zhang, Z.-Q. , 编. . Zootaxa 3148: 199–200. Preview PDF. |chapter=被忽略 (帮助); 外部链接存在于|journal= (帮助)
  10. . ITIS.
  11. 蔡邦华. . 蔡晓明; 黄复生 (编). 修订版.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7-03 [2018-06-26]. ISBN 9787122253835 (中文(简体)).

外部链接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蜚蠊目
维基物种上的相关:Blattodea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