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刘义
苏刘义(1232年—1279年),字任忠,号复汉,化名苏由义,是一名南宋将领,在厓山海战后试图恢复宋朝江山,但未果。
苏刘义 | |
---|---|
时代 | 南宋 |
主君 | 宋理宗 |
姓 | 苏 |
名 | 刘义 |
字 | 任忠 |
号 | 复汉 |
出生 | 不详 |
逝世 | 不详 |
外部图片 | |
---|---|
![]() |
生平
苏刘义是北宋博学家苏颂的后代;根据《中国人名大辞典》上的相关记载,苏刘义生于现属安徽省辖下的贵池,但史家对这个说法存有疑问[1]:20。景定初年,苏刘义为吕文德效力,在鄂州之战中立下功勋,因而得到升官[2];他在景定中期被任命管理吉州的军政[3]。苏刘义忠于南宋王室[4],归降蒙古的吕文焕和吕文福(亦可能只是其中一人)曾向苏刘义招降,被他所拒[5]。
咸淳年间,南宋与蒙古爆发襄樊之战,襄阳最终失陷;苏刘义受此事牵连,遭到贬职[6]。德祐二年,蒙古军队占领南宋京师临安,赵昰、赵昺二王向南方逃奔[7];苏刘义、陆秀夫等人听闻二王南下温州,便在路途上跟随、赶及他们[8]。景炎元年(1276年),苏刘义就任检校少保、节度使、殿前指挥使和镇抚大使[9]。
苏刘义参与了祥兴年间爆发的厓山海战[10]。南宋在厓山海战失利后,苏刘义成功突围,又找到流着王室血脉的赵旦,希望能恢复宋朝江山;但是,赵旦约一个月后身亡,苏刘义感到灰心,把赵旦安葬后化名苏由义,在碧江隐居[11]。根据《中国人名大辞典》和《南宋书》的记载,苏刘义曾经出海,后被部下杀害[12][13]。
参考数据
- 杨彦杰. . 客家传统社会丛书. 1996.
- 《宋季忠义录·苏刘义》:「苏刘义荆湖人景定初从吕文德于鄂州战数有功转十官」
- 《中国人名大辞典》:「景定中以鄂州战守及城鄂常沣州功赐缗钱,知吉州军事」
- 《宋季忠义录·苏刘义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刘义虽出吕氏乃心在王室」
- 赵景良《忠义集·死节诸公》:「苏刘义池州人为殿帅出吕氏之门诸吕降后招之不从死于海」
- 《宋史·卷四百二十一》:「咸淳五年,北兵围襄阳急……不允,竟失襄阳。陈宜中请诛文虎,似道庇之,止降一官知安庆府,而贬庭芝及部将苏刘义、范友信广南。」
- 邱树森. (PDF).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2) [2015-08-09].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5-08-09).
- 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二王之立》:「闰月,陆秀夫、苏刘义等闻二王走温州,继追及于道。」
- 《宋季忠义录·苏刘义》:「景炎元年拜检校少保节度使殿前指挥使司骊兼诸路经制镇抚大使」
- 《宋史·卷四百五十一》:「明年,元帅张弘范等兵至崖山……世杰率苏刘义、方兴日大战。」
- . 佛山日报. 2012-09-08 [2015-08-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8-09).
- 《中国人名大辞典》:「崖山败绩,刘义等以三十余艘乘潮而遁,寻为其下所杀。」
- 钱士升《南宋书·卷六十一·列传第五十三》:「刘义出海洋,为其下所杀。」
- 《南宋书·卷六十一·列传第五十三》:「次子景由,以荫直宝章阁。宋亡后,为县小吏,以宝章为名。」
- 马以君. . 顺德县志办公室. 1986.
- 文天祥《文山先生全集》:「其人刚躁不可近,然能服义,终始不失大节。」
- 陈墨涛《海上魂·第十三回》:「苏刘义日日亲自监着军士们兴工,因见那村中乡民时常农事之暇也来帮着军士们筑土琢石,苏刘义见了,心中十分欢喜,便时时亲自慰劳他们,有时便赏他们酒食。那些乡民见苏刘义如此谦恭和蔼,好不高兴,越发出力来相助了,这却不在话下。」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