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经阁

藏经阁又名藏经楼,是中国汉传佛教寺院中的一项单体建筑,主要用来收藏佛经,主藏品为《大藏经》,类似今天的图书馆[1]藏经阁传到日本后,各大寺院也有创建,但名字却往往不相同,主要称作“経蔵”、“劝学书院”、“经库”等。[1]

河南省洛阳市白马寺藏经阁。

藏品

藏经阁主要收藏《大藏经》,古时候称作“一切经”,共有4000多种,内容包括三部分。[2]经是佛陀指导弟子修行所说的理论,律是佛陀为佛教徒制定的日常生活的规则,论是佛教徒阐明经理的著述。[2]

祭祀

藏经阁内常供奉南朝梁傅大士及其二子普建、普成像[lower-alpha 1],他发明了“轮藏”,即立有中柱、共八面、可转动之经书架,并认为具信心者转动轮藏功德与诵经相同。[1][3][4]此外藏经阁一般还供奉释迦牟尼及二位胁侍菩萨像,日本的藏经阁则还供奉日本天台宗创建者最澄大师像。[1]

建筑

藏经阁一般在整个寺院中轴线最后端、地势最高的地方,常有两层,顶层叫“千佛阁”。[2]

注解

  1. 傅大士又称「善慧大士」,二童子则俗称「笑佛」[lower-alpha 2]
  2. 丁福保 2002.

参考文献

  1. 张驭寰 2014,第8081页.
  2. 梓岩 2012,第4849页.
  3. 丁福保 2002.
  4. 慈怡法师 1988.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藏经阁

来源书目

  • 张驭寰. . 香港: 三联书店. 2014年05月31日. ISBN 978-96-2043-339-9.
  • 梓岩 (编). . 安徽省合肥市: 黄山书社. 2012. ISBN 978-7-5461-3146-7 (中文及英语).
  • 张驭寰. . 北京市: 当代中国出版社. 2012. ISBN 978-7-5154-0135-5.
  • 丁福保. . . 台北市: 佛陀教育基金会. 2002 (中文(台湾)).
  • 慈怡法师 (编). . . 高雄县大树乡: 佛光. 1988. ISBN 9789575433307 (中文(台湾)).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