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軒億
薛軒億(1985年10月26日—)是台灣男子羽球選手。出生於高雄縣岡山鎮,畢業於國立體育大學競技與教練科學研究所[3]。他是一名虔誠的基督徒,因此隊友亦替他取了「阿門」的綽號[4]。前合作金庫羽球隊隊員,現為苗栗縣立大同高級中學羽球隊教練。
薛軒億 | |
---|---|
![]() | |
基本資料 | |
代表國家/地區 | ![]() |
出生 | [1]![]() | 1985年10月26日
國籍 | ![]() |
現居地 | ![]() |
身高 | [1] |
體重 | [1] |
主項:男子單打 | |
職業戰績 | 155勝–117負(男單) 3勝–14負(男雙) |
最高世界排名 | 第31位 (2011年10月20日[2]) |
現時世界排名 | 現已退役 |
BWF id | 52983 |
官方檔案 | BWF Tournamentsoftware BWF Fansites |
最近更新於:2020年8月23日 |
獎牌記錄 | |||
---|---|---|---|
代表![]() | |||
男子羽毛球 | |||
亞洲運動會 | |||
![]() | 2014年 仁川 | 男子團體 | |
東亞運動會 | |||
![]() | 2009年 香港 | 男子團體 | |
![]() | 2009年 香港 | 男子單打 | |
世界大學生運動會 | |||
![]() | 2011年 深圳 | 混合團體 | |
![]() | 2011年 深圳 | 男子單打 | |
中華民國全國運動會 | |||
代表![]() | |||
![]() | 2001年 高雄縣 | 男子團體 | |
代表![]() | |||
![]() | 2009年 臺中市 | 男子單打 | |
![]() | 2013年 臺北市 | 男子單打 |
世界大學運動會獎牌記錄 | ||
---|---|---|
![]() | ||
代表 | ||
羽球 | ||
![]() |
2011年深圳 | 混合團體 |
![]() |
2011年深圳 | 單打 |
選手生涯
薛軒億在國小三年級起接觸羽球,高中時已獲得全國青少年盃單打冠軍,亦曾在全國中學運動會獲得團體冠軍二連霸。此外,他也曾奪得全國運動會羽球團體賽冠軍和單打冠軍。然而,卻因受傷而要被迫休息3年[5]。
2010年11月,薛軒億代表中華台北出戰廣州亞運會,參加羽毛球比賽的男子團體項目。
2017年1月,薛軒億在中華民國106年度第1次全國羽球排名賽男子單打決賽以直落兩局擊敗王子維,拿下個人在全國排名賽的第6座冠軍。他在賽後表示自己表現沒有特別突出,可能是對手狀況不好,承讓了;並謂現在重心放在家庭,是否參加國際賽要再和教練討論[6]。
教練生涯
薛軒億在2014年6月將戶籍遷至苗栗縣,曾於2017年全國運動會指導苗栗縣代表選手[8]。2020年8月起,甫退役的薛軒億前往苗栗縣立大同高級中學擔任羽球隊教練[7]
主要比賽成績
只列出曾進入準決賽的國際賽事成績:
年份 | 賽事 | 公開賽級別 | 項目 | 成績 |
---|---|---|---|---|
2009年 | 美國羽毛球大獎賽 | 大獎賽 | 男子單打 | 亞軍 |
2011年 | 美國羽毛球黃金大獎賽 | 黃金大獎賽 | 男子單打 | 準決賽 |
世界大學運動會羽毛球比賽 | 其他 | 混合團體 | 铜牌 | |
男子單打 | 铜牌 | |||
荷蘭羽毛球大獎賽 | 大獎賽 | 男子單打 | 冠軍 | |
2013年 | 澳門羽毛球黃金大獎賽 | 黃金大獎賽 | 男子單打 | 亞軍 |
2014年 | 亞洲運動會羽毛球比賽 | 其他 | 男子團體 | 銅牌 |
2017年 | 大阪羽毛球國際挑戰賽 | 國際挑戰賽 | 男子單打 | 亞軍 |
2018年 | 馬來西亞羽毛球國際挑戰賽 | 國際挑戰賽 | 男子單打 | 冠軍 |
|
參考資料
![]() |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薛軒億 |
- . 2014年仁川亞運會官方網站. [2020-08-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9-14) (英语).
- . tournamentsoftware.com. [2020-08-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3) (英语).
- 薛軒億. . 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2017-07-18] (中文).
- . 自由體育. 2010-09-09 [2020-08-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3) (中文).
- (繁體中文). 高雄縣政府教育處. 2009-11-02 [2011-08-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 . 自由時報. 2017-01-10 [2020-08-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03) (中文).
- . 自由時報. 2020-08-21 [2020-08-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3) (中文).
- . 麗台運動報. 2017-05-11 [2020-08-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23) (中文).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