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僑晚報十大歌星金駱駝獎
《華僑晚報》十大歌星金駱駝獎,是一項由香港《華僑晚報》及國民漆廠(駱駝漆)合辦的年度香港流行音樂選舉及頒獎活動,於1970年至1980年間舉行,以選出並表揚每年度最受香港樂迷歡迎的十大歌手、組合或樂隊。[1]據《華僑日報》及《華僑晚報》經理岑才生於1970年度首屆頒獎典禮上致辭所言,《華僑晚報》與國民漆廠合辦是項活動旨在鼓勵歌唱事業這項能陶冶性情的正當娛樂事業發展,並推行正確的社會運動。[2]得獎者由《華僑日報》及《華僑晚報》讀者投票選出,其後兩份報章於每年9月公佈得獎名單,並於同月舉行頒獎典禮。[註 1]
《華僑晚報》十大歌星金駱駝獎 | |
---|---|
授予对象 | 每年度最受香港樂迷歡迎的十大歌手、組合或樂隊 |
国家/地区 | 英屬香港 |
主办单位 | 《華僑晚報》、國民漆廠(駱駝漆) |
首次颁发 | 1970年9月3日(第一屆) |
最近颁发 | 1980年9月5日(第十一屆) |
获奖最多 | 劉鳳屏、徐小鳳(均八度當選十大歌星) |
1975年度起,大會增設「最有前途歌星銀星獎」,頒發予每年度四位具有卓越表現的樂壇新秀。[4]為隆重其事,大會每年皆邀請社會賢達出席頒獎典禮,得獎歌星亦均獲邀出席及即席演唱。由於是項選舉乃當時香港惟一的歌星選舉活動,故亦被譽為1970年代香港的流行樂壇成績表,得獎歌星皆鮮有缺席頒獎典禮,可見其代表性。[5]:177[6][註 2]
歷屆頒獎典禮資料及得獎名單
註:以下得獎名單按得獎者姓氏或藝名首字筆劃排序。
年度 (屆別) |
歷屆頒獎典禮資料及得獎名單 | 參考來源 | |
---|---|---|---|
1970 (第一屆) |
|
[7][2][8] | |
1971 (第二屆) |
|
[註 3][9][3][10] | |
1972 (第三屆) |
|
[11][12] | |
1973 (第四屆) |
|
[13][14] | |
| |||
1974 (第五屆) |
|
[15][16] | |
1975 (第六屆) |
|
[4][17] | |
|
最有前途歌星銀星獎 | ||
1976 (第七屆) |
|
[18][19] | |
最有前途歌星銀星獎 | |||
1977 (第八屆) |
|
[20][21] | |
最有前途歌星銀星獎 | |||
1978 (第九屆) |
|
[22][23][24] | |
|
最有前途歌星銀星獎 | ||
1979 (第十屆) |
|
[25][26] | |
最有前途歌星銀星獎 | |||
1980 (第十一屆) |
|
[27][28][29] | |
統計
紀錄 | 姓名 | 獲獎次數 | 備註 | |
---|---|---|---|---|
當選十大歌星次數最多 | 男歌手 | 洪鐘 | 5次 | 3次以個人身分獲獎(1973-1975年度) 2次以巨人三重唱成員身分獲獎[註 4](1977及1978年度) |
女歌手 | 劉鳳屏 | 8次 | 1970、1971、1973-1976、1978、1979年度 | |
徐小鳳 | 1972-1978、1980年度 | |||
組合或樂隊 | 溫拿樂隊 | 3次 | 1976-1978年度 | |
曾先後獲得「最有前途歌星銀星獎」及「十大歌星金駱駝獎」 | 陳秋霞 | 不適用 | 1975年度最有前途歌星銀星獎 1976及1977年度十大歌星金駱駝獎 | |
石鳴 | 1975年度最有前途歌星銀星獎 1979及1980年度十大歌星金駱駝獎 | |||
徐小明 | 1976年度最有前途歌星銀星獎 1979及1980年度十大歌星金駱駝獎 | |||
薰妮 | 1977年度最有前途歌星銀星獎 1978年度十大歌星金駱駝獎 |
註釋
參考資料
- . 國民製煉漆油有限公司. [2022-01-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12).
- . 《華僑日報》. 1970-09-04: 第三張第二頁.
- . 《華僑日報》. 1971-10-20: 第二張第二頁.
- 吳灞陵 (编). . 香港: 《華僑日報》出版部. 1976: 第二篇,127-128.
- 丁潔. . 香港: 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香港浸會大學當代中國研究所. 2014年. ISBN 978-962-04-3663-5.
- . 香港記憶. [2022-0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22).
- . 《華僑日報》. 1970-09-03: 第二張第一頁.
- . 《華僑日報》. 1970-09-04: 第四張第四頁.
- . 《華僑日報》. 1971-10-16: 第二張第一頁.
- . 《華僑日報》. 1971-10-20: 第四張第二頁.
- . 《華僑日報》. 1972-09-12: 第二張第一頁.
- . 《華僑日報》. 1972-09-12: 第三張第三頁.
- . 《華僑日報》. 1973-09-27: 第二張第一頁.
- . 《華僑日報》. 1973-09-27: 第四張第二頁.
- . 《華僑日報》. 1974-09-18: 第三張第一頁.
- . 《華僑日報》. 1974-09-19: 第二張第四頁.
- . 《香港電視》. 1975-09-19, (411): 100–101.
- . 《華僑日報》. 1976-09-29: 第三張第一頁.
- . 《華僑日報》. 1976-09-29: 第五張第二頁.
- . 《華僑日報》. 1977-09-16: 第二張第四頁.
- . 《華僑日報》. 1977-09-16: 第三張第二頁.
- . 《華僑日報》. 1978-09-05: 第六張第四頁.
- . 《華僑日報》. 1978-09-06: 第二張第一頁.
- . 《華僑日報》. 1978-09-06: 第三張第四頁.
- . 《華僑日報》. 1979-09-12: 第二張第一頁.
- . 《華僑日報》. 1979-09-12: 第六張第二頁.
- . 《華僑日報》. 1980-09-05: 第二張第一頁.
- . 《華僑日報》. 1980-09-06: 第二張第一頁.
- . 《華僑日報》. 1980-09-06: 第七張第二頁.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