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石目
菊石目(學名:)是一目已滅絕的頭足類,為菊石中較高等的一類。牠們是非常好的指準化石,往往能連結起所在的地層與地質年代。菊石目的化石殼一般呈平旋狀,但也有呈垂直螺旋狀及非螺旋狀。老普林尼稱菊石目為「阿蒙的角」,因其殼的形狀像埃及神話阿蒙所配帶的羊角,其學名亦是以此來取的。[1]其下的屬亦多以希臘文「角」的字根來結尾。
菊石目 | |
---|---|
布丹特菊石(Beudanticeras ambanjabense)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軟體動物門 Mollusca |
纲: | 頭足綱 Cephalopoda |
亚纲: | †菊石亞綱 Ammonoidea |
目: | †菊石目 Ammonitida Hyatt, 1889 |
亞目 | |
菊石目的外觀和現在的鸚鵡螺目極度相似,但牠們關係並不接近,鸚鵡螺目的祖先從更加原始的鸚鵡螺亞綱進化而來,而菊石自己和鸚鵡螺目早已各自獨立發展了幾千萬年,反而是八爪魚、墨魚及魷魚等沒有外殼的鞘亞綱更加接近已經滅絕的菊石。
分類
菊石目下已命名了四個亞目,分別為菊石亞目(下侏羅紀至上白堊紀)、勾菊石亞目(上侏羅紀至上白堊紀)、葉菊石亞目(下三疊紀至上白堊紀)及弛菊石亞目(下侏羅紀至上白堊紀)。不過《古无脊椎动物学论丛》(The Treatise on Invertebrate Paleontology)卻只包括了菊石亞目、弛菊石亞目及葉菊石亞目,並將之分類在菊石亞綱之下;而勾菊石亞目則被看為弛菊石亞目下的一個超科。另外有學者將這三個亞目分類在菊石目中。
根據論叢所述,菊石亞目是於侏羅紀初期由葉菊石亞目及弛菊石亞目衍生而來。
名称 | 时期 | 分布 | 栖息地 | 大小 |
---|---|---|---|---|
船菊石 | 1.44亿至6500万年前 | 欧洲、非洲、印度、美洲 | 浅海 | 20厘米 |
原微菊石 | 2亿年前 | 世界各地 | 海洋 | 2厘米 |
菊石目分为10个超科:
- 刺菊石超科 Acanthocerataceae ,白垩纪
- 带菊石超科 Desmocerataceae ,白垩纪
- 区域菊石超科 Endemocerataceae ,白垩纪
- 始颈菊石超科 Eoderocerataceae ,侏罗纪
- 单菊石超科 Haplocerataceae ,侏罗纪-白垩纪
- 马蹄菊石超科 Hildocerataceae ,侏罗纪
- 盔菊石超科 Hoplitaceae ,白垩纪
- 旋菊石超科 Perisphinctoidea ,侏罗纪-白垩纪
- 裸菊石超科 Psilocerataceae ,侏罗纪
- 冠菊石超科 Stephanocerataceae ,侏罗纪
生活習性
菊石目已滅絕,保存下來的軟體部份亦甚為稀有。大部份研究都是基於菊石目的殼及殼的模型。
大部份菊石目都可能生活在遠古海洋的開放水域,而非海底。這是由於牠們的化石往往都是在沒有底棲動物的地層發現。很多菊石目相信都是游泳能手,如銳稜菊石,因牠們的殼扁平、呈鐵餅狀及流線形,但也有一些可能是慢游或底棲的。菊石目及其親屬可能會獵食魚類、甲殼類及其他細小生物;牠們的天敵包括水生爬行類,如滄龍科,在化石化的菊石目都有一些牙齒痕跡。牠們可能會噴墨汁來逃避掠食,因為一些化石標本保留了這些墨汁。[2]
菊石目的軟體部份佔有了殼末的最大節。較早而細小的節都有間隔,可以透過填充氣體來維持浮力。故此較細小的部份會浮在較大的之上。[3]
殼的結構及多樣化
基本結構
菊石目殼有間隔的部份稱為閉錐。閉錐包含了逐漸變大的住室,住室之間有一道很薄的間隔隔開。菊石目動物只住在最後及最大的住室中。當牠漸長時,會在開口處增加較新及較大的住室。連室細管由菊石目的身體,穿過間隔至所有空置的住室。利用主導的高滲透運輸作用,菊石目可以將這些住室的水份抽走,從而控制殼的浮力在水柱中上升下沉。
菊石目與鸚鵡螺類主要不同之處是在於其連室細管在沿腹面穿過間隔的,而鸚鵡螺類的則是位於接近中央位置。
兩性異形
現今鸚鵡螺殼的大小會與性別有關:雄性的殼較細小,而雌性的殼較大。這種兩性異形可能也在菊石目中出現,亦正好解釋了牠們大小的變異。雌性需要較大的殼可能是為產卵之用。侏羅紀早期歐洲的對菊石就是其中一個例子。菊石目殼的兩性異形只是近年的發現。以往這種大小的差異被認為是互為近親的不同物種。
大小
侏羅紀早及中期的菊石目很少會超越直徑23厘米的大小。到了侏羅紀晚期及白堊紀早期,就開始出現了一些較大的形體,如英格蘭南部的泰坦菊石直徑就達53厘米,而白堊紀德國的Parapuzosia seppenradensis就更有達2米的直徑。北美洲已知最大的菊石目就是Parapuzosia bradyi,直徑長1.37米。另外,在英屬哥倫比亞發現了直徑達2.3米的未確認種,一旦獲得確認,就是已知最大的菊石目。[6]
分佈
由於菊石目可能是游泳或浮游的,牠們往往都是棲息在海床以上的水域。當牠們死亡後,就會下沉到海床及埋在沉積下,屍體會被細菌所腐化來維持平衡。很自然地,其化石周邊就會出現礦物質的同心沉澱,稱為結核,也是可以好好保存菊石目化石的原因。
在黏土中發現的菊石目表面都會保存了珠母層的塗層,如英格蘭的盔菊石。
美國及加拿大的白堊紀皮埃爾泥板岩出產大量的菊石目化石,包括桿菊石、餅菊石、船菊石、裝甲船菊石及傑勒茲基菊石,與及大量展開的形態。這些化石大部份都能保存原有的殼。
其他化石,如在馬達加斯加及加拿大艾伯塔省發現的,都會有虹色。這些虹色菊石目在打磨後都有寶石的質素。相信這種虹色在活生生的菊石目並不存在,而是在其殼上多了額外的一層。
於中生代以後,菊石目化石就開始減少,直到新生代就完全消失。最後的生存線是於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於白堊紀晚期的生物集群滅絕後就沒有菊石目生存,但卻因個體發生學的分野而存留了一些鸚鵡螺類。若菊石目的滅絕是因火球撞擊,周邊的浮游生物會嚴重消失,造成菊石目繁殖的災難。
傳說
於中世紀的歐洲,菊石目化石被認為是石化了的蛇,故又被稱為蛇石。相傳這是由懷比特的希爾達(Hilda of Whitby)或聖派屈克等聖人事跡的證據。商人會在菊石目的開口刻上蛇的面。菊石目在尼泊爾卡格里達金河(Gandaki river)被稱為「薩里格拉姆」,印度教相信牠們是毗濕奴的顯現。[7]
參考文獻
- Pliny: Natural History 37.40.167
- Doguzhaeva, Larisa A.; Royal H. Mapes; Herbert Summesberger; and Harry Mutvei. . N.H.Landman; et al (编). . 2007: 221–238. doi:10.1007/978-1-4020-6806-5_11. ISBN 978-1-4020-6806-5.
- . The Geology of Portsdown Hill. [2007-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5-02).
- Walker, Cyril; Ward, David. . Smithsonian Handbooks revised, illustrated. Dorling Kindersley. 2002: 145. ISBN 0789489848.
- Wippich, M. G. E. . Palaeontology. 2004, 47: 1093–1107. doi:10.1111/j.0031-0239.2004.00408.x.
- . Hanman's Fossil Replicas and Minerals.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3-02-10).
- . The Independent.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