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蕉布

芭蕉布,又名蕉布蕉紗蕉葛,是從芭蕉葉中抽取纖維而織出來的布。廣泛產於亞太地區熱帶亞熱帶地域。

生產芭蕉布的場景

各地情況

中國大陸

中國漢代已有生產芭蕉布,《後漢書·王符傳》提及「葛子升越,筩中女布」,唐代李賢沈懷遠南越志》,認為是指三種粗細不同的蕉布[1]。唐代嶺南地區已廣泛生產蕉布,也是當地人常用的衣料。廣東、廣西、福建所產的蕉布在唐宋時為上貢朝廷貢品。廣東亦生產蕉布[2]

臺灣

臺灣平埔族原住民由菲律賓傳入織造蕉布的技術,例如噶瑪蘭族人織蕉布用來製作衣服、糧袋、背包等[3]。噶瑪蘭族的蕉布不加染色,保持蕉纖維原色。[4]

越南

越南很早已有生產蕉布,中國稱之為交趾葛

琉球

琉球生產芭蕉布有長達五百年的歷史,在琉球國時代,琉球王府管理大規模的芭蕉園,用來生產芭蕉。民間也在自家的菜園裡種植芭蕉,用來生產自家使用的紗線。1974年,喜如嘉芭蕉布被日本確定為重要無形文化財。現代沖繩縣大宜味村的喜如嘉被稱為「芭蕉布之里」。

菲律賓

菲律賓的蕉布織造歷史悠久,被稱為「馬尼拉麻」,並傳入台灣平埔族。

印度

印度生產蕉布歷史悠久,史詩《羅摩衍那》記載王子羅摩贈送妻子悉多一襲蕉布製成的服裝。

特點

芭蕉布薄而有張力,一般用作夏天的衣物、蚊帳拜壂等許多地方。

参考文献

  1. 唐代李賢沈懷遠南越志》:「蕉布之品有三,有蕉布,有竹子布,又有葛焉。雖精麤之殊,皆同出而異名。」
  2. . [2017-04-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16).
  3. 台灣原住民各族聚落及建築基本資料委託研究案:噶瑪蘭族篇
  4. 原味原藝在原鄉~花東地區原住民工藝展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