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隆 (张致)

兴隆1216年—1217年),《元史》作兴龙,为中国金朝时期起事者张致的年号,前后共2年。[1][2]

兴隆
1216年—1217年
政权
君主张致
历时2年
兴隆金朝时期的位置。

《元史》及《续资治通鉴》以张致叛乱及建元在乙亥年(1215年),平叛在丙子岁(1216年);[3][4][5]《史进道神道碑》在张致叛乱丙子年(1216年),平叛在丁丑岁(1217年),无建元记载。[6]

景爱《金代官印集》收录了两件「龙兴」年号的官印:其一为「万户之印」,印背刻有「龙兴二年三月礼部造」字样;其二为「巡检司印」,印背刻有「龙兴貮柒年月日元帅府劄付潭州大团崖造」字样。[7]有人认为史书记载的「兴隆」和「兴龙」都是「龙兴」的误载。[8]

公元纪年对照

兴龙元年二年
公元 1216年1217年
干支 丙子丁丑

同期存在的其他政权年号

参考数据

  1. 李崇智《中国历代年号考》,第192页。
  2. 李兆洛《纪元编》卷上:「张致,兴隆〈贞祐三年十二月改,明年十一月平。一作兴龙〉。」
  3. 宋濂. 链接至维基文库 . 维基文库.「〔太祖十年四月〕诏张鲸总北京十提控兵从南征,鲸谋叛,伏诛。鲸弟致遂据锦州,僭号汉兴皇帝,改元兴龙。……十一年丙子春,还庐朐河行宫。张致陷兴中府,木华黎讨平之。」
  4. 宋濂. 链接至维基文库 . 维基文库.「〔乙亥〕至平州,鲸称疾逗留,复谋遁去,监军萧也先执送行在,诛之。鲸弟致愤其兄被诛,据锦州叛,……丙子,致陷兴中府。七月,进兵临兴中。先遣吾也而等攻溜石山,……又遣蒙古不花屯永德县东候之。致果遣鲸子东平将骑兵八千、步卒三万,援溜石。蒙古不花引兵趋之,驰报,木华黎夜半引兵疾驰,遇于神水县东,夹击之。……斩东平及士卒万二千八百余级。拔开义县,进围锦州。致遣张太平、高益出战,又败之,斩首三千余级,溺死者不可胜数。围守月余,致愤将校不戮力,杀败将二十余人。高益惧,缚致出降,伏诛。」
  5. 毕沅. 链接至维基文库 . 维基文库.「〔嘉定八年十二月〕蒙古以张鲸总北京十提控兵,从夺呼兰萨里必南伐。鲸怀反侧,穆呼哩觉之,令舒穆噜额森监其军。至平州,鲸称疾不进,额森执而杀之。鲸弟致,杀长史,据锦州,自称瀛王,改元兴隆,下平、滦、瑞、利、义、懿、广宁等州。穆呼哩率先锋蒙古布哈、权帅乌页尔等军讨之。」
  6. 《义州节度使行北京路兵马都元帅史公神道之碑》:「丙子,锦州渠帅张致叛。丁亥,公口口从王提大军攻拔之。张致伏诛,王又令公招收广宁府兵,及城下,开门迎降,就命留守广宁。」钱大昕《二十二史考异》卷86:「按《史进道神道碑》:『丙子,锦州渠帅张致叛。丁丑,从王提大军攻拔之,张致伏诛。』此《纪》书张致叛于乙亥,讨平于丙子,皆差一年。盖沿元明善所撰《木华黎世家》之误,当以碑为据。《史枢传》:『父天安丁丑从讨叛人张致平之。』正与碑合。《何实》、《王珣传》俱以致叛系之丙子岁,惟《珣传》称诛致即在是年,稍有不合耳。」
  7. 景爱《金代官印集》,第241页。
  8. . 毫厘锱铢. [2020-0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06).

深入阅读

  • 李崇智. . 北京: 中华书局. 2004年12月. ISBN 7101025129.

参看

前一年号:
大汉
金朝锦州起义年号 下一年号:
--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