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市歷史街區計畫
臺南市歷史街區計畫是為了保存台南市歷史街區內的歷史老屋,及周邊環境風貌的一項計畫。計畫始自民國101年(2012年)通過的《臺南市歷史街區振興自治條例》,透過歷史街區計畫的指認,以獎勵或補助的方式,引導民間歷史老屋進行改建或再利用,以振興地方藝術文化和產業經濟[1]。不同於文化資產保存法通常對單棟古蹟或歷史建築的指定,歷史街區為多個街區的範圍,且區內建築亦無禁限建的問題。該計畫由臺南市政府文化局主辦。
在經過歷史及建物調查研究後,台南市陸續劃定了四個歷史街區。在歷史街區內或其周邊的老屋或土地之所有權人或使用人,可向計畫申請補助用來整修建物,或是經營文化及教育推廣事業。經費補助由「臺南市歷史街區振興委員會」徵選,採取競爭型機制,並得依預算額度核定補助案件數量[2][3]。
補助類別
補助類別依各個歷史街區有些許不同,大致分為以下類別[2][3]:
- 歷史老屋類:對象為民國60年(含)前興建完成,具歷史、文化並有保存再生價值之建築物者,補助內容包含建物整修、管線更新、結構補強及立面景觀美化。
- 非歷史老屋類:配合歷史街區環境景觀,進行一般建築之整建或新建。
- 文化經營類:於歷史老屋從事有助於延續街區內在地特色產業、文化內涵,或有助於促進生活之未來特色產業。
- 教育推廣類:有助於歷史街區文化內涵振興、歷史街區意識深化或新化歷史街區內閒置空間綠美化之計畫。
已公告之歷史街區
鹽水歷史街區
鹽水歷史街區於104年(2015年)9月公告,範圍包括三福路、朝琴路兩側;三福路、康樂路、西門路圍塑之街廓範圍;以及橋南街兩側。鹽水在清代作為倒風內海的港口而興盛一時,雖然隨著港口機能的消退而失去行政及經濟中心地位,鹽水目前仍保有過去的街道紋理及老舊建築,並因鹽水蜂炮及月津港燈節成為重要的旅遊景點。
鹽水區歷史街區內之歷史老屋共計585棟一般老屋共計170棟;特色老屋共計415棟。在中正路兩側有較為連續且完整的日治時期街屋。在巷道內則保有許多清代的閩式街屋及閩式平房[4]。
府城歷史街區
府城歷史街區於106年(2017年)3月公告,目前第一階段範圍北至成功路、公園南路;東以北門路為界; 南經樹林街、府前路、及友愛街;西臨運河及民權路三段,為歷史資源較集中的地區。置於第二階段則考慮擴大歷史街區,以全面包含清代城牆的範圍[5]。為了進一步保存府城歷史風貌,將府城歷史街區範圍擴大至竹溪、成功大學周邊與臺南運河周邊之緩衝區草案正在研擬中[6]。
府城的城市紋理以清代的巷弄,舊河道,和日治時期的市區改正為基礎;加上公告的古蹟及歷史建築、其他重要景觀及設施、特色商店、以及特殊的廟宇交陪活動,構成了府城特殊的城市空間。府城歷史街區內的特色歷史老屋共計1235個建物單元。計畫期望達成歷史街道的再詮釋,營造重要的歷史節點,以及河道紋理的保存,以保存府城的歷史氛圍。
- 台南市中西區中正路街屋
- 神農街
新化歷史街區
新化歷史街區於107年(2018年)7月公告,範圍以中山路和中正路為核心,包含仁愛街、學仔巷、和平街、民族街和大同街等巷道[7]。新化原名大目降,為平埔族西拉雅族的聚落,因地處平原進入山區的交通要道,當地逐漸發展而形成市集。日治時期實施的市區改正,塑造了今日新化老街的風貌。區內有至今有多處指定公告的有形及無形文化資產。
新化老街上的建築較具有完整的西洋歷史式樣,區內的街廓中亦有許多的閩式合院及些許日式建築。
- 新化老街
- 新化公有零售市場
麻豆歷史街區
麻豆歷史街區於2020年1月公告,其範圍以麻豆老街和中央市場為核心,街區內仍保有許多棟台灣傳統建築和一些日式家屋宿舍,藝術裝飾風格街屋則是分布在中山路兩側。藉由歷史街區的指定,期望能促進麻豆歷史風貌的保存。
麻豆起源於西拉雅族最大規模的部落「蔴荳社」,其位於當時倒風內海附近,並形成了麻豆港(水堀頭一帶),為當時重要的交通及貿易節點。隨著荷蘭東印度公司的統治和漢人的移墾,漢人從原本聚居在蔴荳社外圍,勢力逐漸發展至社內,使當地平埔族漸被同化或遷居他處。至今麻豆人在描述市區內外空間時,仍以「社內」、「社外」稱之。在倒風內海淤積後,麻豆聚落核心向西遷移,轉移到了現今北極殿和護濟宮一帶,並形成了「頂街」和「下街」。經日治時期的市街改正與都市計畫發展,麻豆由頂街及下街演變為十字型的「大通」,大致奠定了治戰後街區發展的樣貌。 [8]
- 麻豆護濟宮
- 電姬戲院
相關連結
- 好舊。好-臺南市歷史街區振興補助計畫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台南市政府文化局-歷史街區計畫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