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共和国
現存的自治共和國
順序 | 主权国家 | 自治共和国 | 地图 |
---|---|---|---|
1 | ![]() | 2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 ![]() | 1:![]() | ![]() |
3 | ![]() | 2:![]() ![]() | ![]() |
4 | ![]() | 1:![]() | ![]() |
5 | ![]() | 1: ![]() | ![]() |
.svg.png.webp)
俄罗斯聯邦主體分為5類:
46個州(,oblast、單數,oblasti)—最常見的行政規劃,民選州長,輔以民選議會。通常以州府(行政中心,又是最大城市)命名。
22個共和国(,respubliki、單數,respublika)—名義上自治,擁有自己的法律、首脑和地方議會,也擁有地區語言的法律地位,但實際上聯邦总统擁有絕對主權。外交事務由聯邦政府負責,自治共和國是為某些少數民族而設。
9個边疆区(,krai、單數:,kraya、krai或kray)—類似州但位置比較偏遠。
4個民族自治区(,avtonomnyye okruga、單數,avtonomny okrug)—自治程度比州高,但低於自治共和國。為以少數民族為主的地區而設。
3個联邦直辖市(,federalnyye goroda、單數,federalny gorod)
1個自治州(,avtonomnaya oblast)
现存的法律及事实上的自治共和国列表
宪法上规定的自治共和国 | 事实上存在的自治共和国 | ||||||||||||||||||||||||||||||||||||||||||||||||||||||||||||||||||||||||||||||||||||||||||||||||||||||||||||||||||||||||||||||||||||||||||||||||||||||||||||||||||||||||||||||||||
|
|
历史情况
苏联的自治共和国
在蘇聯時代,雖然這些地區名義上是自治共和國,但这些自治共和國跟其他加盟共和國一樣,並無多大的自治性質及地位,只是行政區劃,蘇聯依然實際管治當地事務,直至蘇聯解體。
其他苏维埃自治共和国
順序 | 自治共和國 | 前共和國 | 今屬 | 地圖 | 國旗 | 国徽 |
---|---|---|---|---|---|---|
1 | 休尼克自治共和国 | ![]() | ![]() | ![]() | ![]() | ![]() |
法国前殖民地自治共和国
这个称号也可以指1960年以前的非洲以下13个法国殖民地及法属印度支那保护国:
順序 | 自治共和國 | 前殖民地 | 今屬國家 | 地圖 | 國旗 | 国徽 |
---|---|---|---|---|---|---|
1 | 达荷美 | 法屬西非 | ![]() | ![]() | ![]() | ![]() |
2 | 加蓬共和国 | ![]() | ![]() | ![]() | ![]() | |
3 | 科特迪瓦共和国 | ![]() | ![]() | ![]() | ![]() | |
4 | 毛里塔尼亚伊斯兰共和国 | ![]() | ![]() | ![]() | ![]() | |
5 | 尼日尔共和国 | ![]() | ![]() | ![]() | ![]() | |
6 | 塞内加尔共和国 | ![]() | ![]() | ![]() | ![]() | |
7 | 上沃尔特共和国 | ![]() | ![]() | ![]() | ![]() | |
8 | 中非共和国 | 乌班吉沙立 | ![]() | ![]() | ![]() | ![]() |
9 | 乍得共和国 | 法屬赤道非洲 | ![]() | ![]() | ![]() | ![]() |
10 | 马达加斯加共和国 | 法屬馬達加斯加 | ![]() | ![]() | ![]() | ![]() |
11 | 苏丹共和国 | 法屬蘇丹 | ![]() | ![]() | ![]() | ![]() |
12 | 多哥共和国 | 法屬多哥蘭 | ![]() | ![]() | ![]() | ![]() |
13 | 中刚果 | 法屬剛果 | ![]() | ![]() | ![]() | ![]() |
14 | 南圻自治共和國 | 法属印度支那 | ![]() | ![]() | ![]() |
印尼联邦的自治共和国
順序 | 自治共和國 | 存在时间 | 母国 | 今屬國家 | 地圖 | 國旗 | 国徽 |
---|---|---|---|---|---|---|---|
1 |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 | 1949年12月27日-1950年8月17日 | 印度尼西亚联邦共和国 | ![]() | ![]() | ![]() | ![]() |
太平洋群島託管地的自治共和国
太平洋群島託管地原是聯合國委託美國於西太平洋密克羅尼西亞群島的一個託管地區,美國對該地區實際控制,直至1994年10月帛琉宣布獨立為止,三個自治共和國如下:
順序 | 自治共和國 | 前殖民地 | 前宗主国 | 今屬國家 | 地圖 | 國旗 | 国徽 |
---|---|---|---|---|---|---|---|
1 | 帕劳共和国 | ![]() | ![]() | ![]() | ![]() | ![]() | |
2 | 马绍尔群岛共和国 | ![]() | ![]() | ![]() | ![]() | ![]() | |
3 | 密克罗尼西亚联邦 | ![]() | ![]() | ![]() | ![]() | ![]() |
其他自治共和国
順序 | 自治共和國 | 存在时间 | 母国 | 今屬國家 | 主體民族 | 地圖 | 國旗 | 国徽 |
---|---|---|---|---|---|---|---|---|
1 | 科姆拉茨共和国 | 1906年1月6日至1月12日 | ![]() | ![]() | 加告茲人 | ![]() | ![]() | ![]() |
1 | 北伊庇鲁斯自治共和国 | 1914年2月28日-1914年5月17日 | ![]() | ![]() | 希臘人 | ![]() | ![]() | ![]() |
2 | 阿尔巴尼亚自治共和国—科尔萨 | 1916年12月10日-1920年6月15日 | ![]() | ![]() | 阿爾巴尼亞人 | ![]() | ![]() | ![]() |
3 | 塔雷什-穆甘自治共和国 | 1993年6日-1993年10日 | ![]() | ![]() | 塔雷什人 | ![]() | ![]() | ![]() |
4 | 波巴人民共和国 | 1936年5月5日-1936年7日 | ![]() | ![]() | 藏族人 | ![]() | ![]() | ![]() |
5 | 格勒得沙共和国 | 1935年10月-1936年7日 | ![]() | ![]() | 嘉絨人、藏族人 | ![]() | ![]() | ![]() |
参考文献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