肅靖門
肅靖門(:/ Sukjeongmun */?),原名肅清門[1],通稱北大門(韓語:),是位於韓國首爾特别市鐘路區的一座城門,為「首爾四大門」之一。
숙정문 | |
![]() 肅靖門攝於2012年 | |
其他名稱 | 北大門 |
---|---|
地點 | ![]() |
屬於 | 首尔城墙 |
歷史 | |
時代 | 朝鲜王朝 |
官方名称 | 首爾 肅靖門 |
评定时间 | 1963年1月21日 |
參考編碼 | 10 |
語名稱 | |
諺文 | |
汉字 | |
文观部式 | |
马-赖式 |
歷史
肅靖門是漢城(漢城府漢陽都城)早年四度城門之一,落成於朝鮮王朝時期的1390年代。肅靖門位於北漢山東側邊緣一帶,為漢陽都城的北大門,以「莊嚴肅穆平定」之字意來命名。於太祖5年(1396年)建置完工的肅靖門,起初佇立位置比現今坐落處稍偏西側,是因燕山君於在位期間修整城廓時移至現在地點。 肅靖門建立的用意原本就非提供人民進出,就是為完善具備漢陽都城東南西北四大門等同規格目的,並且在緊急時期肅靖門平時皆大門深鎖,沒有可通過的大道路,因此可作為避難的用途。
肅靖門由於鄰近青瓦臺,所以在1968年1.21事態發生後開始被指定為軍事保護區,期間政府將肅靖門封閉,並進行維修。1976年為修復還原北岳山一帶城廓另外加建門樓並掛上寫有"肅靖門"大字的匾額。直至2006年4月,當局才分三個階段重新開放。開放初期肅靖門每天開放3次,每次只接待50名遊客。[2]
漢城四度城門和普信閣名字均按照儒學中的「仁義禮智信」思想及風水五行分別起名,它們分別被命名為興仁之門、敦義門、崇禮門及肅靖門,其中肅靖門中以「靖」代「智」。
- 肅靖門正面
- 肅靖門後面
- 1976年為修復還原北岳山一帶城廓另外加建門樓並掛上寫有"肅靖門"大字的匾額,但匾額字體方向,並沒有按傳統漢字右向左書寫。
- 肅靖門及城牆
- 肅靖門樓閣
- 肅靖門城門
- 肅靖門門道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