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绵词
联绵词,又称联绵字,是汉语音韵学中的术语。联绵词由两个音节连缀成义,不能分割成单个汉字的意义之和。联绵词在汉文古籍中往往有多种写法,例如:“仓皇”是连绵词,又可以写作“仓惶”,意为“匆忙而慌张”,与“仓库”“皇帝”等无关。又如「逶迤」一词又有「委蛇」「逶迆」等数十种写法。在对联中,联绵词必须对应联绵词,不能与其它词性的词相对[1]。
以音韵分类
同音
两个字的发音完全相同,可能是同一字或不同字。例如:落落 亭亭 泱泱 啾啾 唧唧 烈烈 律律 发发 弗弗 绵绵 默默 翩翩 肃肃 冉冉 涔涔 淙淙 姗姗 汩汩 悠悠 嘤嘤 皑皑 皤皤 匆匆 孜孜 萧萧 秘密。
双声
两个字的声母相同或类似(类似于头韵),如「叮当」、「仿佛」、「乒乓」
- 同部首的: 琵琶 枇杷 仿佛 崎岖 慷慨 恍惚 凛冽 拮据 挣扎 坎坷 尴尬 榴梿 秋千 忐忑 辘轳 蟾蜍 褴褛 荏苒 迍邅 惆怅 吩咐 玲珑
- 不同部首的: 流连 牵强 斑驳 瑟缩 凌厉 跌宕 挥霍
叠韵
两个字的韵母相同或类似,如「叮咛」、「礧䃍」
- 同部首的: 朦胧 柠檬 倘佯 婆娑 玫瑰 叮咛 橄榄 混沌 憧憬 懵懂 惺忪 唠叨 蜿蜒 蹉跎 娉婷 妊娠 逍遥 邋遢 匍匐 膀胱 颟顸 傀儡 佝偻 龌龊 鹪鹩 踉跄 袈裟 垃圾 旖旎 霹雳
- 不同部首的: 荒唐 陀螺 累赘 萧条 阑珊 仓皇 从容 牢骚
双声兼叠韵
如「缱绻」、「辗转」、「孑孓」、优游、嬉戏、郑重。
非双声非叠韵
有些联绵词在音韵上原本就没有双声或叠韵,或者虽原来是双声词或叠韵词,但是因为语音改变,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再是双声或叠韵,只在某些方言里仍保留了这些词的双声或叠韵性质。如「鹦鹉」、「嘀咕」、
- 同部首的: 潇洒 窸窣 婀娜 揶揄 铿锵 觊觎 贿赂 喷嚏 嗫嚅 葡萄 芙蓉 菖蒲 薄荷 蟋蟀 蚯蚓 蝴蝶 蚱蜢 玻璃 珊瑚 玛瑙 琥珀 络绎 鹦鹉 蜈蚣 枸杞 鹈鹕 猞猁 猢狲 囹圄 囫囵 邂逅 疙瘩
- 不同部首的: 穿梭 沮丧 跋扈
以由来分类
重言词[1]
由同一个字叠字衍声复词,例如「关关」、「绵绵」等。两个字的发音也可能发生变化而不同,例如「辗转」、「蜘蛛」、「蝙蝠」。
外来词[2]
由其他语言传入时,词汇已经不止单一音节,因而成为双音节词。例如:葡萄(古波斯语bādāwa)、珊瑚(古波斯语sam̥gga)、琵琶(古波斯语barbat)、玻璃(梵语sphaṭika)
拟声词
这类词汇源自模仿特定的声音。例如:滂沱(雨声)、玲珑(玉石碰撞声)、蛤蟆(蛙鸣声)。
复辅音
一些词汇在上古汉语中有复辅音,但在汉语演变的过程中不再允许这样的音节,而转变成为双音节词。例如:蝴蝶(古音*kʰleːp)、葫芦(古音*ɡʷlaː)、混沌(古音*gruːnʔ)。
参考数据
- 联绵词异形表 - 教育部异体字字典 的存盘,存档日期2017-02-11.
- http://twtcsl.org/further/Separable+Words_lianmianci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离合词 与 联绵词 | 台湾华语教学门户网站]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