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奎居
聚奎居是一座位于台中市乌日区的洋楼,占地约400坪,其主体约创建于1920年,由乌日当地富商陈绍宗起造,2011年9月列为暂定古迹,2012年11月14日公告指定为直辖市定古迹。2013至2014年底办理「修复或再利用计划」、2015年接续办理规划设计,[1][2][3]2020年5月修复完成。
聚奎居 | |
---|---|
![]() | |
位置 | ![]() 台中市乌日区学田路405巷36号 |
建成时间 | ![]() |
官方名称 | 聚奎居 |
类型 | 登录等级:直辖市定古迹 登录种类:洋楼宅第 |
详细登录数据 |
概略
文化局表示,「聚奎居」当年是豪宅代表,兴盛时期常有地方仕绅出入。几经历史更迭,陈家后代已没有居住于此。由于中西合璧的外观具特色,成为外拍和婚纱摄影的景点。[4][1]
聚奎居所在的乌日学田,是当时仕绅们捐钱购地,作为普及教育的地方。而聚奎居的「奎」为古代星宿中的文曲星。其建筑型式为二层楼三合院,正身为钢筋混凝土加强砖造,护龙为砖造平房。其立面造型多用巴洛克建筑装饰元素,尤其是拱圈回廊之使用。屋顶部分女儿墙有仿西方古典柱头的短柱。正身与两护龙之山墙型式相异;正身山墙为圆弧型,上有堂号「颖川」,下方另有一牌匾由左至右横书「聚奎居」。两护龙山墙则为三角型加短弧形的组合。左、右护龙正立面牌匾书写「廉泉让水」、「瑞气祥云」;回廊对外与转角的柱子使用方型柱,向着中庭的所有立面则使用圆柱。其整体基座有擡高;中庭设有一水池。
延伸阅读
- 聚奎居,王派仁,台湾月刊,台湾省政府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参考数据
- 王伯仁. . 《民报》. 2016-11-03 [2017-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22) (中文(台湾)).
- 陈涵茵. . 《ETNEWS》. 2016-11-04 [2017-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03) (中文(台湾)).
- . 《苹果日报》. 2012-05-10 [2017-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8-29) (中文(台湾)).
- . 《ETNEWS》. 2016-08-14 [2017-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2) (中文(台湾)).
- 困学录 (bbl1234). . 困学录. [2020-06-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3) (中文(台湾)).
- . 小乌.日行. [2020-06-21] (中文(台湾)).
- 沈祉杏. 日治时期台湾住宅发展 1895-1945.台北:田园城市, 2002
外部链接
- 聚奎居 - 台中市文化资产处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