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楼
洋楼是指采用西洋式建筑风格于亚洲地区兴建的楼房,现代已泛指一般楼房[1],是相对于早期只有一,二楼的合院式平房。理论上任何新型西式楼宇,包括单幢式私人住宅,惟不包括私人屋苑。
在日本方面,神户市曾将江户末期至明治时期建造的西式建筑称为「异人馆」,将大正时代至战前昭和时期建造的建筑称为「西式建筑」。
楼层
洋楼随着不同年代,洋楼型式也在变异,楼层是愈建愈高,产权从独有到分层共有都是历史的轨迹。 1925年建的金门模范街洋楼则带有南洋殖民建筑风格,骑楼是五脚基规格,宽度只够两人并走,楼高就两层[2]。而香港1930年代后的唐楼高度普遍有3至4层,俗称「广州式骑楼」的骑楼则是更宽[3]。
香港
在香港,「洋楼」的称谓是相对「唐楼」而来,通常是楼层较多的单栋式大厦,因此有升降机;设施较新,也一定有抽水马桶(一些早期的唐楼没有抽水马桶,要依赖「倒夜香」服务),很多时是四面单边(唐楼大多是一栋紧贴一栋的排屋式)。现今新建的因为通常是屋苑式,即使是单栋式大厦,「洋楼」一词已变得少用。
参考数据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