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水牛

聖水牛學名Bubalus mephistopheles)是一種已滅絕水牛,其種小名因牛角形似西方惡魔的形象而得名。本種的生存年代為更新世全新世,分布於中國華北長江流域,出現在中國許多新石器時代青銅時代的考古遺址中,在河南省殷墟大量發現[2],約於公元前1200年-前1800年間滅絕[1]。DNA序列分析顯示現生水牛並非由聖水牛馴化而來,而聖水牛本身是否已被人類馴化飼養仍有爭議。有學者認為甲骨文中的「兕」字即是指聖水牛。

聖水牛
化石时期:更新世全新世
田螺山遺址出土的聖水牛頭蓋骨
絕滅(公元前1200年-前1800年[1]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哺乳纲 Mammalia
目: 偶蹄目 Artiodactyla
科: 牛科 Bovidae
属: 水牛属 Bubalus
种:
聖水牛 B. mephistopheles
二名法
Bubalus mephistopheles
Hopwood, 1925

發現

聖水牛的化石最早在河南被發現,大英博物館研究員胡步伍(Arthur T. Hopwood)檢視樣本後,於1925年發表為新種[3],其種小名mephistopheles源自梅菲斯托費勒斯,為惡魔之意,因其角心與西方惡魔的形象相似而得名[4]。霍普渥德認為與聖水牛外觀最相似的動物為婆羅洲的水牛亞種Bubalus bubalis hosei[3]。1928年至1936年間,殷墟挖掘過程中出土了超過千隻本種水牛的遺骸,古生物學家德日進楊鍾健將其中文名稱翻譯為「聖水牛」[5]

研究

中國更新世的近十種水牛中僅有聖水牛與短角水牛生存至全新世[6],許多新石器時代青銅時代文化遺址有聖水牛遺骸出土,地跨華北與長江中下游地區,北至內蒙古,南至钱塘江流域,年份為距今8000年至3000年前。殷墟出土的聖水牛超過千隻[7]德日进楊鍾健推測牠們可能被人類馴養,但也有學者對此持保留態度,認為聖水牛皆是野生、未被馴養[4][8]

刻辭聖水牛頭骨(獲白兕,合集37398/甲3939)

甲骨文中的「兕」字過去多被認為是指犀牛法國漢學雷煥章認為此字的甲骨文更像水牛角之形,實指野生的聖水牛,且卜辭中關於「兕」的描述與聖水牛較為吻合,例如此動物可以用弓箭射殺,常一次獵獲十數頭,相較之下犀牛不太可能被箭獵殺,也很少成群出現[9]。此外雷煥章也認為當時有聖水牛被人類馴養,「牛」字即為馴養的聖水牛,有學者則認為牛字應是指殷墟中出土的另一種動物短角牛(Bos exiguus[4]。殷墟中的聖水牛可能有祭祀、食用與製作骨器的功能[8]

過去有假說認為中國現生水牛為自聖水牛馴化而來,亦有認為水牛是在南亞馴化後再引入中國。2008年,研究人員成功分離華北新石器時代遺址中聖水牛遺骸上的DNA,以粒線體DNAD環的序列分析結果顯示這些聖水牛與現生水牛有明顯區別,後者並非由前者馴化而來[10][11],且聖水牛的序列有一支(KJ2)為現生水牛的姊妹群,另一支(KJ1)則在KJ2和現生水牛分家前就已分家,有些考古遺址中同時出現了KJ1和KJ2的樣本,顯示聖水牛可能包含解剖特徵相似的兩個不同物種[10]

演化

1936年,古生物學家楊鍾健將河南澠池的水牛化石發表為新種短角水牛,他描述此新種與聖水牛相似,但角心較大,且年代較為古老。他進一步將當時已知的中國水牛依顱骨和牛角形態,分為角心細長的德氏水牛與角心粗短的短角水牛兩大支,前者在更新世晚期以前就消失,後者則進一步演化出聖水牛、王氏水牛[12][13]。後來的學者也多認同此觀點[14][15]

參見

以下為其他出土於中國的水牛化石[16]

參考文獻

  1. Gordon B. Corbet, John E. Hill. . Journal of Mammalogy. 1994, 75 (1): 239-243.
  2. 杨钟健、刘东生. . 中国考古学报. 1949, 4: 145-153.
  3. Hopwood, Arthur T. . Annals and Magazine of Natural History. 1925, 16 (92): 238–239. ISSN 0374-5481. doi:10.1080/00222932508633297.
  4. 王娟、张居中. (PDF). 南方文物. 2011, 3: 134-139 [2020-10-2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10-29).
  5. 姬翔、宋姝、武欣. . .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9. ISBN 978-7308192262.
  6. Li, Zhichao.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griculture and Biology. 2017, 19 (05): 1207–1212. ISSN 1560-8530. doi:10.17957/IJAB/15.0423.
  7. 郭郛; Joseph Needham. . 科学出版社. 1999 [2021-02-14]. ISBN 978-7-03-00621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4).
  8.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2020-10-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28).
  9. 單育辰. (PDF). 饒宗頤國學院院刊. 2015, 2: 41-53 [2021-02-16].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1-04-20).
  10. Yang, Dongya Y.; Liu, Li; Chen, Xingcan; Speller, Camilla F. . 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 2008, 35 (10): 2778–2785. ISSN 0305-4403. doi:10.1016/j.jas.2008.05.010.
  11. Lander, Brian; Brunson, Katherine. . Journal of Chinese History. 2018, 2 (2): 291–312. ISSN 2059-1632. doi:10.1017/jch.2017.45.
  12. C. C. Young (楊鍾健). . Bulletin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 of China. 1936, 15 (4): 507-516 [2021-02-14]. doi:10.1111/j.1755-6724.1936.mp15004007.x.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4).
  13. 郭建崴. . 董为 (编). . 海洋出版社. 2008: 93-102 [2021-0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4).
  14. 周明镇、徐余瑄. . 古生物學報. 1957 [2021-02-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1).
  15. Dong, Wei; Liu, Jin-yi; Zhang, Li-min; Xu, Qin-qi. . Quaternary International. 2014, 354: 86–93. ISSN 1040-6182. doi:10.1016/j.quaint.2013.12.054.
  16. 同号文、陈曦、王晓敏. . 第四纪研究. 2015, 35 (3): 561-572 [2021-02-13]. doi:10.11928/j.issn.1001-7410.2015.03.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9).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