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地率
绿地率是一定范围内(例如一个城市、一个社区或一块建设用地)的绿地占比的一种城市规划指标,其具体定义、计算方法因地区而异。
-{H|zh-cn:绿地率; zh-hk:绿地率; zh-tw:绿覆率;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 50352-2019)中定义绿地率(greening rate)为“在一定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总面积占该用地总面积的比率(%)”;《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 50180-2018)中定义“绿地率是居住街坊内绿地面积之和与该居住街坊用地面积的比率”,并规定了不同类型的居住街坊内的绿地率最小值指标。
台湾台北市的《台北市新建建筑物绿化实施规则》规定绿覆率「指总绿覆面积与法定空地面积之百分比」[1] 。
绿地率可部分反映一地区的居住环境品质。
另外有一些相似但不同的概念包括:
- 绿化率:指绿化植物的垂直投影面积占绿地面积的比值。
- 绿视率:指人所看到的视野中,绿色植物所占的比例。
参考文献
- . 台北市法规查找系统. [2019-1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12).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