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谱
历史
1665年巴黎方济会修士Jean-Jacques Souhaitty的著作《学习素质和音乐的新方法》提出把阿拉伯数字1至7代入唱名「do」、「re」、「mi」、「fa」、「sol」、「la」、「ti」,并加点表明高音和低音。
17世纪,法国天主教神父Jean-Jacques Souhaitty,在指导信众唱赞美诗时,感受到五线谱教学的困难,就想要创造一种更便捷的办法。于是乎他以阿拉伯数字1234567来代替Do Re Mi Fa So La Ti,并在1665年和1679年,分别发表了「学习音乐的新方法」及「用数字谱唱教会歌曲的实验」两篇论文,只可惜当时未受到音乐家的重视,反倒是引起卫道人士的非议,新方法于是胎死腹中。
18世纪中叶,瑞士裔法国思想家、哲学家、政治理论家卢梭曾编写100多首歌曲,独幕歌剧《乡村的算命师》,获得国王青睐,演出400多场。他主张「音乐是语言的升华」、「人工堆砌的,都是违背自然。」「旋律是音乐的主角,和声是衬托的配角。」他还协助朋友编辑音乐辞典,于1767年出版。当时的精致音乐仍是贵族们的休闲享受,卢梭崇尚「全民音乐」,于1742年在法国科学院发表并讲解此一发明,并且大力呼吁使用数字简谱,但他的「业余身分」遭到音乐学院保守教授们的讽刺。
多年之后,简谱在数学老师Pierre Galin(1786年─1821年)和Aimé Paris(1798年─1866年)的整理之下,渐渐受到重视。到了19世纪,音乐教育家E. J Chevé(1804─1864)再加以改进,得到法国政府教育机构的正式认可,称为Galin-Paris-Chevé记谱法,简称Chevé记谱法,俗称「数字简谱」或「简谱」。这时简谱记谱法则已经完备,成为当时正统的音乐工具。
系统
音符
音符用数字1至7表示。这7个数字就等于大调的自然音阶。如果是C大调,加上音名,就会是这样:
音阶 | |||||||
唱名 | |||||||
数字 |
八度
如果是高一个八度,就会在数字上方加上一点。如果是低一个八度,就会数字下方加上一点。在中间的那一个八度就什么也不用加。如果要再高一个八度,就在上方垂直加上两点(如:);要再低一个八度,就在下方垂直加上两点(如:),如此类推。见下表所示:
自然大调 | |||||||||||||||||||||||||||||||||||||||||||||||||||||||
自然小调 | ... | ... |
音长
通常只有数字的是四分音符。数字下加一条横线,就可令四分音符的长度减半,即成为八分音符;两条横线可令八分音符的长度减半,即成为十六分音符,以此类推;简单来说,下加横线数目与五线谱的符尾数目相对应。数字后方的横线延长音符,每加一条横线延长一个四分音符的长度。
正如五线谱的附点一样,数字后方加一点会将音符长度增加一半。如果低八度的下加点与音长的下加线同时使用,则点在线的下面。
休止符
休止符用「0」来表示。比四分休止符长,就只需在每一个四分休止符再多加一个「0」,不需在后方加上横线。若整个小节均是休止状态的话,就在每个四分音符加一个「0」或是写成「| > 0 < |」,就像是3拍4可以写成「| 0 0 0 |」或「| > 0 < |」,而4拍4可以写成「| 0 0 0 0 |」或「| > 0 < |」。
无音高音符
就像敲击乐的乐器那样是没有音高的,这时,简谱就需要用「X」或「x」表达。例如啦啦队开心就拍手时,简谱上就需如此表达:
4/4 > >
| X X X X X | X X X X 0 X X ||
小节线
正如五线谱一样,小节与小节之间以小节线分隔,乐曲终止以一粗一细的直线表示(但是一般不分粗细);重复乐段以纵线后两点表示开始,纵线前两点表示终止。
拍号
拍号的表达方式为:「2/4」、「3/4」、「4/4」、「6/8」等等。拍号一般都是置于调号的后方。
变调与调号
表示调号有两种方法:可以直接写「C调」,「C小调」或「Key: C」,「Key: Cm」。亦可写清楚主音代表哪一个音,例如「1 = C」,就是C大调(大调以1为主音)。「6 = C」就是C小调(小调以6为主音)。「2 = D」就是D多利安调式(多利安调式以2为主音)。
五线谱有变音记号,简谱同样有变音记号。在简谱中,若需表达升降音,就把符号加在数字1至7的前方,让该音升高或降低。若要把变音记号加在调号跟和弦CDEFGAB七个字母,就须加在它们的后方。
在五线谱中,C小调曲调表达为B,E,A三个音各降低半音。在表达和声C小调的导音时,会把一个还原号放在B♭的音符前面。而在简谱中用「6 = C」记谱方式表达C小调时,这个导音写作♯5,因为5本身不能被还原,这与五线谱中B已被降半音而需还原的情况不同。
大调 | 小调 | 小调 | 大调 |
---|---|---|---|
C | Am | Cm | E♭ |
D♭ | B♭m | C♯m | E |
D | Bm | Dm | F |
E♭ | Cm | D♯m | F♯ |
E | C♯m | Em | G |
F | Dm | Fm | A♭ |
F♯ | D♯m | F♯m | A |
G | Em | Gm | B♭ |
A♭ | Fm | G♯m | B |
A | F♯m | Am | C |
B♭ | Gm | B♭m | D♭ |
B | G♯m | Bm | D |
使用情况
网络简谱
自从进入互联网时代以来,在在线逐渐普及了不同的用普通键盘就能输入数字简谱的替代方案。这些方案都统称“网络简谱”。下面以Amazing Grace这首曲为例,示范其中一种网络简谱的输入方式:
Amazing Grace
- / 005 //
- / 1'0(3'1') / 3'02' / 1'06 / 505 //
- / 1'0(3'1') / 3'0(2'3') / 5'00 / 00(2'3') //
- / 5'0(3'1') / 3'0(3'2') / 1'06 / 505 //
- / 1'0(3'1') / 3'02' / 1'00 / 000 //
简谱排版软件
由于简谱在中国使用较为广泛,市面上存在的大部分简谱编辑排版软件都是中文界面的软件,它们大多提供“所见即所得”的操作界面[4][5][6][7]。这些软件大都只支持简谱排版,不能进行五线谱和简谱的混合排版,但Sibelius中有一个插件可以实现简谱与五线谱的混合排版[8]。在线网页编辑软件有「简单有谱」[9]。在GNU LilyPond中,也可以通过一些技术性的手段,排版出简谱样式的乐谱[10][11][12]。
参考文献
引用
- 音乐和简谱知识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南明离火
- . [2007-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28).
- 台湾音乐教育学会(刘美莲)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音乐简谱不是毒蛇猛兽
- JP-Word简谱编辑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提供功能稍有限制的免费版,但完整的版是商业软件。
- 美得理简谱 的存盘,存档日期2016-03-14.
- . [2016-03-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5-10).
- . [2016-03-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0).
- . [2016-03-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04).
- 简单有谱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免费使用。
- . [2016-03-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4-15).
- . [2016-03-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07).
- . [2016-03-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9-17).
来源
- 书籍
- 《简谱知识》,教莉 编写,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 ISBN 7-5440-0872-X
- 《简谱入门》,黄虎威 着,北京:乐华出版社,1997 ISBN 7-80129-008-9
- 《简谱乐理知识》(修订本),李重光 编着,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 ISBN 7-103-00347-5
- 《简谱视唱》,赵方幸 编着,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2 ISBN 7-103-00343-2
- 《五线谱·简谱对照速成》,黄洋波 编着,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2 ISBN 7-5404-0924-X
- 《最新排行》,卓锦汉、卓锦炎 编着,台湾:卓着出版社
- 网页
- 怎样识简谱- 完全跑调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乐理知识八:简谱知识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拙风文化网
- 简谱大全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简单有谱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