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邯
章邯(?—前205年),秦末名将。在陈胜、吴广发动大泽之变之后,章邯率秦军击灭周章、田儋、魏咎、邓说、伍徐、田臧、李归、蔡赐、陈胜、项梁(项羽的叔父)等。在前207年的巨鹿之战中,苏角、王离被楚将项羽诸侯联军击败后,章邯率秦军向项羽投降。秦国灭亡之后,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2][3],把关中封给章邯及其部将司马欣、董翳(史称三秦),章邯为雍王,定都废丘。楚汉相争时,汉王刘邦在关中展开三秦战役,章邯被汉军水淹废丘击败,被俘后不屈,自刎而死。
章邯 | |||||||||||
---|---|---|---|---|---|---|---|---|---|---|---|
雍王 | |||||||||||
![]() 连环画《楚汉相争》中的章邯画像 | |||||||||||
秦朝少府 →西楚雍王 | |||||||||||
时代 | 秦朝→西楚 | ||||||||||
主君 | 秦二世嬴胡亥→西楚霸王项羽 | ||||||||||
姓 | 章姓 | ||||||||||
名 | 邯 | ||||||||||
姓名 | 章邯 | ||||||||||
出生 | 不详 | ||||||||||
逝世 | 前205年六月(西楚霸王二年、西汉汉王二年)[1] | ||||||||||
| |||||||||||
经历 | |||||||||||
破张楚陈胜、魏王魏咎、齐王田儋、楚项梁 |
生平
东破民变
秦二世二年(前208年)冬,最先反秦的陈胜军声势浩大,陈胜部将周章等人率领大军(《史记三家注》说数十万人,《汉书》说是十万)逼近首都咸阳,秦二世大惊,与群臣商议。当时位列九卿中之少府的章邯,建议秦二世赦免骊山刑徒[4],编成军队以对抗陈胜军。于是,二世任命章邯为将军,率领这支新军迎战强敌。章邯旗开得胜,周章兵败退出关中,不久再被章邯击败,周章兵败自裁。秦二世又派遣长史司马欣、都尉董翳辅佐章邯作战。
章邯向东进军,陆续击破各起义军,秦二世二年十二月,陈胜在城父(约今日安徽亳州)败死。章邯攻魏,魏王魏咎在临济被围,章邯击败来援的齐军,齐王田儋被杀,魏咎不支,向章邯请降,以自身换得秦兵不屠城后自焚。章邯进攻齐将田荣,楚将项梁带兵援救田荣,击退了章邯。后来因项梁轻敌及秦二世增兵支持章邯,秦二世二年九月[5],章邯在定陶大破楚军,项梁战死,是为定陶之役[6]。三年十月,章邯率军攻破邯郸[7]。
降楚
秦二世三年(前207年)章邯率兵渡过黄河(一说漳河)攻赵,把赵王赵歇围困于巨鹿[8]。楚将项羽与诸侯联军率兵救赵,在巨鹿之战中大败秦军王离。四月,章邯派司马欣向咸阳请求援兵,但赵高不允,并派人追杀司马欣。五月,司马欣回到军营后告诉章邯朝廷已被赵高控制,「将军有功亦诛,无功亦诛。[9]」六月,项羽楚军大败秦军于三户津和污水。七月,章邯担心赵高迫害,遂与司马欣、董翳率秦军约20万众于殷墟向项羽投降,和诸侯联军达成协议,欲封章邯为雍王,统治关中之地。
前207年十二月,项羽分封十八诸侯。由此封章邯为「雍王」,辖咸阳以西[10],以废丘为都;封司马欣为「塞王」,辖东秦;封董翳为「翟王」,辖北秦。三分关中之地[11],史称「三秦」。
文艺作品
注释
- 史记 秦楚之际月表
- 《史记·秦始皇本纪》,项羽为西楚霸王,主命分天下王诸侯。
- 《史记·高祖本纪》,正月,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王梁、楚地九郡,都彭城。
- 《史记·陈涉世家》,秦令少府章邯免郦山徒、人奴产子生,悉发以击楚大军,尽败之。
- 秦用颛顼历,以十月为一年之始,故此月晚于秦二世二年十二月
- 《史记·秦始皇本纪》,二世益遣长史司马欣、董翳佐章邯击盗,杀陈胜城父,破项梁定陶,灭魏咎临济。
- 《史记·秦楚之际月表》,十一。章邯破邯郸,徙其民于河内。
- 《史记·张耳陈馀列传》,章邯引兵至邯郸,皆徙其民河内,夷其城郭。张耳与赵王歇走入钜鹿城,王离围之。
- s:史记三家注/卷006
-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乃立章邯为雍王,王咸阳以西,都废丘。
- 《史记·高祖本纪》,三分关中,立秦三将
- 高祖本纪.
引水灌废丘,废丘降,章邯自杀。
- . 高祖功臣候者年表.
(朱轸)以舍人前元年从起沛,以骑队率先降翟王,虏章邯,功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