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瑾
经历
年轻时以文学知名,自中书博士做到中书侍郎,并获赐爵繁阳子,加宁远将军。又因参与谋划战略而屡有军功,转为秘书监,进封卫国侯,加冠军将军。后转西部尚书[1]。
外镇著名
北魏于神䴥四年灭夏国,完全占据关中地区后,当地人心仍然不稳,朝廷遂以窦瑾以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秦雍二州诸军事、宁西将军、长安镇将,进封毗陵公。窦瑾自出镇长安至后来受征回朝任殿中、都官尚书,散骑常侍前后共达八年之久,在当地人心中颇有威信及恩德。而回朝后窦瑾也很得太武帝亲任,对他的赏赐亦很丰厚。太平真君七年(446年),太武帝亲自统军镇压关中的盖吴起义,窦瑾就作为先锋去宣谕,讨平了巴氐及羌族的酋领,并降服了数千家,其余不肯降服的都尽数诛杀;另外又于五将山收降了蛮族首领仇天尔等共三千家。同年盖吴起义被镇压,窦瑾就留镇长安。后召回平城再任殿中、都官尚书,典左右执法。太武帝更感叹窦瑾是「国之良翰」。后窦瑾外任为镇南将军、冀州刺史,在任内清廉朴素,而且勤于公事,著名于当时。后又还朝任内都大官[1]。
子女
参考书目
- 《魏书·窦瑾传》
- 《魏书·司马文思传》:子弥陀,袭爵。以选尚临泾公主,而辞以先取毗陵公窦瑾女。与瑾并坐祝诅伏诛。
- 《魏书·高允传》:初,尚书窦瑾坐事诛,瑾子遵亡在山泽,遵母焦没入县官。后焦以老得免,瑾之亲故,莫有恤者。允愍焦年老,保护在家。积六年,遵始蒙赦。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