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裕

福裕—1900年),蒙古正红旗乌齐格里氏倭仁幼子,清朝政治人物。

生平

福裕乃倭仁幼子,初为一品荫生同治九年(1870年|1870)签分理藩院员外郎,充国史馆详校官。[1]同治十三年(1874),倭仁逝世服阙,加恩由理藩院员外郎补用该院郎中[2]

光绪二年(1876),京察一等,[3]甘肃迪镇道[1]

光绪四年(1878),署西宁办事大臣[4]

光绪七年(1881),兼署乌鲁木齐领队大臣[5]

光绪十三年(1887),擢两淮盐运使江苏布政使[1]

光绪十六年(1890),迁江西按察使[1]

光绪十九年(1893),署江西布政使。[1]

光绪二十年(1894)六月,擢为奉天府府尹。[6]十一月,因「病难速痊」,恳请开缺回旗调理,光绪皇帝以「奉天地方紧要,府尹责任綦重」,免其开缺,赏假一月。[7]然而,隔年一月,福裕仍称「病难速痊」,请求开缺,光绪皇帝怒斥「奉天现系军务省分,该府尹行抵中途,屡次藉病奏请闻缺,显系意存规避」,强令其休致。[8]

光绪二十六年(1900)庚子事变八国联军攻陷京城,福裕仰药自尽,家中女眷殉节。[1]事后,朝廷感念其阖门忠列,予福裕开复原官,并旌表其妻章氏、弟妇爱新觉罗氏、萨尔图克氏、杭阿坦氏、及姪女二名。长子衡璋,擢为兵部郎中。[9]

子女

长子衡璋兵部员外郎、候选知府。福裕死后,擢为兵部郎中,赏骑都尉世职。
次子衡玖法部员外郎。
三子衡鑫,候选主事。
[1]

参考文献

  1. 国立故宫博物院藏,《大清国史人物列传及史馆档传包传稿‧忠义福裕传稿》
  2. 《清实录‧穆宗毅皇帝实录》,卷309。
  3. 《清实录‧德宗景皇帝实录》,卷26。
  4. 《清实录‧德宗景皇帝实录》,卷68。
  5. 《清实录‧德宗景皇帝实录》,卷126。
  6. 《清实录‧德宗景皇帝实录》,卷343。
  7. 《清实录‧德宗景皇帝实录》,卷354。
  8. 《清实录‧德宗景皇帝实录》,卷360。
  9. 《清实录‧德宗景皇帝实录》,卷473。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