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晓号
破晓号(日语: Akatsuki / ,开发名称为PLANET-C;又称为Venus Climate Orbiter,金星气候卫星,或译为黎明号[7])是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的行星探测计划,是PLANET计划的第三颗[8],也是日本第一个金星探测器,同时还是世界第一个非地球的行星气象卫星。在日本当地时间2010年5月21日6时58分22秒由H-II运载火箭发射升空[9]。
![]() 破晓号的模型 | |
任务类型 | 金星轨道探测器 |
---|---|
运营方 | JAXA |
国际卫星标识符 | 2010-020D |
卫星目录序号 | 36576 |
网站 | JAXA任务介绍 任务网站(JAXA / ISAS |
任务时长 | 原定两年 目前已运作13年10个月又15天 |
航天器属性 | |
制造方 | 日本电气 |
发射质量 | 517.6(1,141磅)[1] |
干质量 | 320(710磅) |
尺寸 | 长 1.04 公尺, 宽 1.45 公尺 高 1.44 公尺 |
功率 | >700 瓦(0.7 AU处)[1] |
任务开始 | |
发射日期 | 2010年5月20日 21时58分22秒 UTC[2] |
运载火箭 | H-IIA运载火箭 202型 |
发射场 | 种子岛宇宙中心 吉信1号发射复合体 |
轨道参数 | |
参照系 | 金心轨道 |
离心率 | 0.971 |
近金点 | 1,000(620英里) |
远金点 | 330,000(210,000英里) |
倾角 | 3.0° |
周期 | 10.8 天[3] |
飞掠金星(入轨失败) | |
最接近 | 2010年12月6日 23时49分整 UTC |
距离 | 550(340英里) |
金星轨道器 | |
入轨 | 2015年12月7日 0时11分57秒 UTC[4][5][6] |

计划的主要目的在于探测金星大气的「超自转」现象。2010年12月7日到达金星轨道,并且进行投入轨道的动作[10],但是失败而没有进入金星周回轨道。在飞行器绕太阳五年之后,工程师们通过点火其姿态控制推进器20分钟而进入一个替代的椭圆形金星轨道,JAXA于2015年12月9日下午六点宣布破晓号于2015年12月7日成功进入金星轨道[11][12][13]。通过使用五种不同的摄像机,"破晓号"将研究大气层分层,大气动力学和云物理学[14][15]。
任务
破晓号是日本探测金星的太空任务。计划的观察包括用来自环绕金星的轨道与红外摄像机观察云和表面成像,其目的是对于复杂的金星气象学调查。其它的实验目的是确认闪电的存在,并确定是否目前正在发生的金星火山[10]。在大多数行星,大气循环比行星的旋转速度慢得多。然而,金星赤道上旋转速度为6公里/小时,但是金星大气层围绕金星旋转风速为300公里/小时。
飞船设计
主平台是1.45乘1.04乘1.44米(4.8乘3.4乘4.7英尺)盒子带有两个太阳能电池阵列,每个具有约 1.4 m2(15 sq ft)的面积。在金星轨道上,太阳能阵列提供的功率为700W。飞船发射时的总质量517.6(1,141磅)[1]。科学载荷的质量为34(75磅).[16]。
公共关系
JAXA在宣传上将隼鸟号、破晓号、伊卡洛斯和导引号一同拟人化,并称呼为「隼鸟兄()」、「破晓()」、「伊卡洛斯()」和「导引小姐()」,并且也帮金星拟人化,在公式Twitter上能够看到四架拟人化的卫星互相对话[19] 的场面。
参见
- 伊卡洛斯(IKAROS),太阳帆演示,与破晓号一起发射
- 希望号探测器,1998年火星探测任务(未进入预定轨道)
- 彗星号
- 金星探测
参考
- Takeshi, Oshima; Tokuhito, Sasaki. . NEC Technical Journal: 47–51. [2015-1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6-08).
- Stephen Clark. . Spaceflight Now. 20 May 2010 [20 May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 May 2010).
- Author, No. . The Japan Times. 2015-12-07 [2022-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8) (英语).
- Szondy, David. . [7 December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12).
- Clark, Stephan. . [7 December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31).
- Sánchez-Lavega, A.; Peralta, J.; Gomez-Forrellad, J. M.; Hueso, R.; Pérez-Hoyos, S.; Mendikoa, I.; Rojas, J. F.; Horinouchi, T.; Lee, Y. J.; Watanabe, S. .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 2016, 83 (1): L7 [2020-06-12]. Bibcode:2016ApJ...833L...7S. ISSN 2041-8205. doi:10.3847/2041-8205/833/1/L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5).
- 请注意不要和同样翻译为曙光号 / 黎明号,由NASA发射的谷神星探测器Dawn搞混了。此外,的意思相当于中文的「破晓」,但也等同于「黎明」()
- 第一颗为探索哈雷彗星的彗星号,第二颗是探索火星的愿望号
- . JAXA. 1 November 2011 [3 December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05).
- . JAXA. 1 November 2011 [3 December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4-11).
- . 中央通信社. 2015-12-09 [2015-12-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2-10).
- Limaye, Sanjay. . [7 December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23).
- Wenz, John. . Popular Mechanics. 21 September 2015 [14 October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2-12).
- Nakamura, N.; et al. . Earth, Planets and Space. May 2011, 63 (5): 443–457. ISSN 1880-5981. doi:10.5047/eps.2011.02.009.
- . Akatsuki Special Site. [5 December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4).
- . PLANET-C Team/JAXA. [3 December 2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28).
- . The Planetary Society. [19 November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18).
- . 宇宙科学研究所. 2017-03-03 [2022-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02) (日语).
- 隼鸟号于2010年6月13日突入大气层结束任务后,就结束和另外三颗人造卫星的对话了
外部链接
- 破晓号任务官方网页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破晓号团队&个人Twitter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ISAS(日本宇宙科学研究所)的破晓号介绍网页
- JAXA的破晓号&伊卡洛斯升空特设官网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