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介
生平
天圣八年(1030年)进士,与欧阳修、蔡襄等同年登科,历任郓州观察推官、南京留守推官等职。因好议时政,作《庆历圣德颂》,斥权臣夏竦为“大奸”,[2]此诗既出,孙复闻之曰:“介祸始于此矣。”[3]夏竦为之切齿,于是唆使女婢暗中临摹石介的字迹,伪造石介写给富弼的信,诬告石介私撰废立诏书。石介矢口否认,富弼未及辩诬,先惶恐不已。宋仁宗虽不信此事,但是富弼、范仲淹等皆不自安,先后请求外任。[4]石介自求外放濮州通判,末赴任而卒。当时,徐州孔直温谋反,事败被抄家,搜出石介过去与孔直温的来往书信。夏竦谎说石介诈死,被富弼派往契丹借兵,请开棺验尸。杜衍、吕居简等数百人保证石介已死,[5]乃免于此难,[6]但累及妻子。
欧阳修说他的文章“博辩雄伟,懮思深远”。石介推崇韩愈的「道统论」,称尧、舜、禹、文、武、周、孔之道统,才是“三才九畴五常之道”。其著作《中国论》[7],是古代中国第一篇专以“中国”为题的著名政治论文,在文章中石介将“夷夏之争”、“儒释之辩”等问题系统化,对文化、道统发出激烈言辞,民族情绪非常激烈,富有内忧外患的意识,显示了宋代士人思想上对文化思想以及华夷观念的变化产生了前所未有的焦虑。《怪说》中,以诗词中缺乏真情实感,指斥当时以杨亿为首的西昆体诗词。
《庆历圣德颂》对宋仁宗庆历新政的影响
历代名人对石介的评价
- 欧阳修:「虽在畎亩不忘天下之忧」、「能使鲁人皆好学。」
- 苏轼:「堂堂世上文章主,幽幽地下埋今古;直饶泰山高万丈,争及徂徕三尺土。」
- 朱熹:「刚介」的有「不动心」的人。「……若非关、洛诸公出来,便是第一等人。」
- 刘概:「生前谤议风霆震,死后文章天地齐。」
- 黄震:「徂徕先生学正识卓,辟邪说,卫正道,上继韩子以达孟子,真百世之师也」。
- 叶适:「见善明,立志果,殉道重,视身轻」。
- 黄宗羲:宋兴八十年,安定胡先生、泰山孙先生、徂徕石先生始以师道明正学,继而濂、洛兴矣。故理学虽至伊洛而精,实自三先生而始,故晦庵(朱熹)有「伊川(二程)不敢忘三先生」之语。
- 张伯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也……,吾于石徂徕先生见之」。
- 全祖望:「泰山第一高座」。
- 徐宗干:「孔、孟之道,阐于程、朱;程、朱之源,开于孙、石」。
注释
- 黄笃书. . 台湾商务印书馆. 2005: 401页. ISBN 9789570519686 (中文(繁体)).
- 《默记》卷中“石介作诗斥夏竦、高若讷”条: “石介作《庆历圣德诗》以斥夏英公、 高文庄公曰:‘惟竦、若讷,一奴一孽’,后闻夏英公作相,夜走台谏官之家,一夕所乘马为之毙。所以弹章交上,英公竟贴麻改除枢密使,缘此与介为深仇。”
- 《续资治通鉴》卷四五
-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六〇:“先是石介奏记于弼,责以行伊周之事。夏竦怨介斥己,又欲因是倾弼等,乃使女奴阴习介书,久之习成,遂改伊周曰伊霍,而伪作介为弼撰废立诏。飞语上闻。帝虽不信,而仲淹、弼始恐惧,不敢自安于朝,皆请出按西北边,未许。”
- 《宋史》卷二六五《吕蒙正传》说:“庆历中,居简提点京东刑狱,时夏棘有憾于石介,介死,棘言于上曰: ‘介未尝死,北走邻国矣。’乃遣中使发棺验之。居简谓曰: ‘万一介果死,则朝廷为无故发人之墓,奈何?’中使曰:‘于君何如。’居简曰:‘介死,当时必有内外亲族及门生会葬,问之可也。’中使乃令结状保证以闻,介事乃白。”
- 欧阳修《重读〈徂徕集〉》诗:“当子病方革,谤辞正腾喧。众人皆欲杀,圣主独保全。已埋犹不信,仅免斫其棺。此事古未有,每思辄长叹。”
- 石介《中国论》《石徂徕集》/卷10;《四库全书》宋文选 /卷15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