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援助提供國列表
许多非私人捐助者提供了国际发展援助。下列表格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为其发展援助委员会(DAC)會员國公布的政府发展援助(ODA)数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出版物中,包括的非发展援助委员会的成員将单独列出。
以國民所得毛額(GNI)比例計,瑞典对发展援助的贡献最大,佔GNI的1.40%,阿联酋、挪威、卢森堡、丹麦、荷兰和英国等国的政府发展援助项目也超过联合国定下佔GNI 0.7%的目标。[1]与其他经济联盟相比,欧盟的外援有着更高的GDP比例。[2]2015年最大的捐助国是美国、英国、德国、日本和法国,尽管中国不是发展援助委员会的成员,单其捐款总额高于任何一个国家,以GNI百分比計是美国的两倍之多。
政府开发援助
符合政府发展援助必须包含三个要素:
- 由官方部门(即一国政府或政府机构)承担;
- 以促进经济发展和福利为主要目标
- 在优惠的金融条件(即有利的贷款条件)。
因此,政府开发援助并不包括私人捐款。
欧盟成员国(不包含欧盟机构)的贡献总额为738亿美元。[1]
發展援助委員會會員國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展援助委员会成员國的总预算达到了1320亿美元,由以下国家提供:[1]
捐助国 | 发展援助总额(美元) | 人均(美元) | 佔國民所得毛額比例 |
---|---|---|---|
![]() |
$310.8亿 | $95.52 | 0.15% |
![]() |
$187亿 | $284.85 | 0.67% |
![]() |
$177.8亿 | $214.73 | 0.49% |
![]() |
$138.5亿[3] | ||
![]() |
$104亿[4] | $73.58 | 0.21% |
![]() |
$92.3亿 | $137.35 | 0.36% |
![]() |
$70.9亿 | $701.10 | 1.36% |
![]() |
$58.1亿 | $338.38 | 0.76% |
![]() |
$42.9亿 | $122.04 | 0.25% |
![]() |
$42.8亿 | $812.58 | 1.14% |
![]() |
$38.4亿 | $63.38 | 0.21% |
![]() |
$35.4亿 | $421.37 | 0.68% |
![]() |
$32.2亿 | $129.92 | 0.26% |
![]() |
$25.7亿 | $447.05 | 0.9% |
![]() |
$19.1亿 | $37.13 | 0.09% |
![]() |
$18.9亿 | $167.20 | 0.4% |
![]() |
$16亿 | $34.52 | 0.12% |
![]() |
$12.9亿 | $234.13 | 0.55% |
![]() |
$12.1亿 | $137.59 | 0.31% |
![]() |
$7.2亿 | $151.2 | 0.22% |
![]() |
$4.4亿 | $11.45 | 0.09% |
![]() |
$4.4亿 | $90.75 | 0.2% |
![]() |
$3.6亿 | $609.48 | 0.61% |
![]() |
$3.1亿 | $30.07 | 0.15% |
![]() |
$2.8亿 | $25.04 | 0.13% |
![]() |
$2亿 | $18.85 | 0.1% |
![]() |
$0.9亿 | $16.56 | 0.1% |
![]() |
$0.6亿 | $29.04 | 0.12% |
![]() |
$0.4亿 | $120.29 | 0.22% |
非發展援助委員會成員國
非发展援助委员会成员提供以下数据:
捐助国 | 发展援助总额(美元) | 人均(美元) | 佔國民所得毛額比例 |
---|---|---|---|
![]() |
$380亿[5][6][7] | $27.86 | 0.36% |
![]() |
$43.9亿 | $467 | 0.63% |
![]() |
$39.1亿 | $47 | 0.17% |
![]() |
$20亿[8] | $757.80 | 1.17% |
![]() |
$16亿[9] | $1.25 | 0.076% |
![]() |
$11.4亿 | $8 | 0.03% |
![]() |
$5.02億[10][11][12][13] | $21.3 | 0.073%[10] |
![]() |
$2.1亿 | $24 | 0.06% |
![]() |
$1.5亿 | $15 | 0.1% |
![]() |
$0.5亿 | $12 | 0.14% |
![]() |
$0.4亿 | $14 | 0.08% |
![]() |
$0.3亿 | $23 | 0.11% |
![]() |
$0.2亿 | $10 | 0.07% |
![]() |
$0.1亿 | $22 | 0.1% |
政府开发援助佔其國民所得毛額百分比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展援助委员会成员按其支出佔其國民所得毛額(GNI)百分比列出: [1]
瑞典 – 1.40%
挪威 – 1.05%
盧森堡 – 0.93%
丹麥 – 0.85%
荷蘭 – 0.76%
英国 – 0.71%
芬兰 – 0.56%
瑞士 – 0.52%
德國 – 0.52%
比利時 – 0.42%
法國 – 0.37%
愛爾蘭 – 0.36%
奥地利 – 0.32%
加拿大 – 0.28%
新西蘭 – 0.27%
– 0.27%
冰島 – 0.24%
日本 – 0.22%
義大利 – 0.21%
美國 – 0.17%
葡萄牙 – 0.16%
斯洛維尼亞 – 0.15%
希臘 – 0.14%
– 0.14%
西班牙 – 0.13%
捷克 – 0.12%
斯洛伐克 – 0.10%
波蘭 – 0.10%
非发展援助委员会成员提供以下数据
卡塔尔 – 1.24%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 1.09%
土耳其 – 0.54%
中华人民共和国 – 0.348%
馬爾他 – 0.15%
爱沙尼亚 – 0.15%
匈牙利 – 0.13%
立陶宛 – 0.11%
拉脫維亞 – 0.09%
印度 – 0.077%
以色列 – 0.07%
俄羅斯 – 0.06%
巴西 – 0.025%
智利 – 0.01%[14]
注:
参见
- 各國接受援助款金額列表
参考文献
- OECD 2016.
- Hunt, Michael. . New York: New York. 2014: 516–517. ISBN 9780199371020.
- OECD 2016,第3頁,"In 2015, total net ODA from the 28 EU member states was USD 74 billion, representing 0.47% of their GNI. Net disbursements by EU Institutions were USD 13.8 billion, a slight fall of 0.5% in real terms compared to 2014.".
- (www.dw.com), Deutsche Welle. . DW.COM. [2018-03-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6) (英语).
- Jennings, Ralph. . Forbes. [2018-0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05) (英语).
- Chandran, Nyshka. . CNBC. 2017-10-13 [2018-0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4).
- Hatton, Celia. . BBC News. 2017-10-11 [2018-0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7) (英国英语).
- . Gulf-Times. 2017-11-19 [2018-0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7) (阿拉伯语).
- . The Logical Indian. 2015-11-06 [2018-0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17) (美国英语).
- MOFA. .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22-1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3) (英语).
- Bonnie Glick. . Global Taiwan Brief (Global Taiwan Institute). 2022-11-30, 7 (23): 7–9 [2022-1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29) (英语).
- David Merkle. . International Reports (Konrad-Adenauer-Stiftung). 2021-07-05, (2): 68–77 [2022-1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03) (英语).
- Alain Guilloux. . Taiwan-U.S. Quarterly Analysis (Brookings Institution's Center for East Asia Policy Studies). 2016-08-09 [2022-1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5) (英语).
- Gutiérrez, Alexis; Jaimovich, Dany. . Development Policy Review. 2017-05-29, 35 (6): 839–858. ISSN 0950-6764. doi:10.1111/dpr.12266 (英语).
- OECD 2016,第3頁.
参考书目
- OECD. (PDF). OECD. 13 April 2016 [29 April 201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05-08).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