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鹭

琵鹭是对一类大型涉禽的总称,属于鹈形目鹮科琵鹭亚科。该亚科仅有琵鹭属属名:)一个,现存六个物种,除南极洲外的所有皆有分布。嘴喙是琵鹭共有且最明显的特征,琵鹭利用此构造以来回扫动的独特方式在水中觅食,并像夹子一样夹住猎物。其各地俗名多由此构造和其功能衍生而来;而学名 Platalea 原为拉丁语对琵鹭(白琵鹭)的称呼,源自古希腊文的 (platus),同样有「扁平」之意。

琵鹭
化石时期:中新世中期至今[1][2]
皇家琵鹭 Platalea regia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鸟纲 Aves
目: 鹈形目 Pelecaniformes
科: 鹮科 Threskiornithidae
亚科: 琵鹭亚科 Plataleinae
Bonaparte, 1838
属: 琵鹭属 Platalea
Linnaeus, 1758
模式种
白琵鹭
Platalea leucorodia
Linnaeus, 1758
物种
  • 参见内文

自2021年「台风莲花」被除名后,台风委员会决定用本雀鸟名称代替。

特征

琵鹭的喙很大,扁平及呈竹片状。它们会涉足浅水区,会半开的喙在水中扫食。牠们吃昆虫甲壳类或细小的鱼类。它们每天需要花几个小时来觅食。

大部份琵鹭在树上或芦苇上筑巢。雄鸟主要负责采集树枝和芦苇,雌鸟主要负责筑造。

雌鸟每次会生约3只蛋。蛋呈卵状及白色,表面光滑。双亲会一起孵化,雏鸟会逐一孵化。雏鸟不能看见,并不能立即独立。双亲会部份反刍来喂养雏鸟。雏鸟的喙短而直,到了成熟时才会形成其特有的形状。当双亲离开鸟巢后,它们仍需觅食几星期,造成他们因饥饿而死亡。

物种及分布

现时已知有6种琵鹭:

参考

  1. 侯连海. (PDF). 古脊椎动物学报. 1987, 25 (1): pp.58–60, fig.2 A/B, pl.1(3–4) [2014-09-27]. ISSN 1000-311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0-05-17).
  2. 全国地层委员会. . 地质出版社. 2002: 14–15. ISBN 7-116-03688-1.

外部链接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琵鹭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