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蜗牛
玫瑰蜗牛(学名:,英语:或cannibal snail)是橡子螺属下的一种体型中等的蜗牛,食肉动物,以捕猎其他蜗牛和软件动物为食。
玫瑰蜗牛![]() | |
---|---|
![]() | |
一只生活在考艾岛的玫瑰蜗牛 | |
科学分类 ![]()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软件动物门 Mollusca |
纲: | 腹足纲 Gastropoda |
目: | 柄眼目 Stylommatophora |
科: | 旋轴螺科 Spiraxidae |
属: | 橡子螺属 Euglandina |
种: | 玫瑰蜗牛 E. rosea |
二名法 | |
Euglandina rosea (Férussac, 1821) | |
异名 | |
|
分布

一只位于佛罗里达州西北部的玫瑰蜗牛
玫瑰蜗牛原产于北美洲热带地区,为包括夏威夷等众多地区内的入侵物种,更是世界百大外来入侵种之一。
当地于1955年引进玫瑰蜗牛,原为用来消灭夏威夷另一入侵物种:非洲大蜗牛[1]。然而玫瑰蜗牛不仅只消灭了非洲大蜗牛,甚至还对当地夏威夷蜗牛的生存造成了巨大威胁。该物种引入的第一年,便使当地原生的树蜗牛面临濒临绝种。而自公元1500年以来的大型软件动物灭绝,就有70%就发生在夏威夷,而其中的三分之一便是玫瑰蜗牛造成的[2]。
1959年10月,中央研究院及农试所以防治泛滥于台湾农田的褐云玛瑙螺Achatina fulica (=Lissachatina fulica) 为目的,首次从已野放成功的夏威夷引入台湾饲育数年,认为可以适应台湾之气候并在1959至1965年间投放台北、新竹、嘉义、南投、台东等地田间[3][4],然释放的蜗牛虽能生长繁殖,却呈逐年减少之势[4],1965后因经费问题中止释放,现今在台湾已杳无踪迹[4][5]。
参考文献
- . [2021-06-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07) (中文(繁体)).
- Régnier, Claire; Fontaine, Benoît & Bouchet, Philippe. . Conservation Biology. 2009, 23 (5): 1214–1221. PMID 19459894. doi:10.1111/j.1523-1739.2009.01245.x (英语).
- 邱瑞珍. (PDF). 植物保护学会会刊 (植物保护学会). 1960-04, 2 (2): 39-43 [https://scholars.tari.gov.tw/handle/123456789/5994%5D. ISSN 0577-750X.
- 邱瑞珍; 周根清. (PDF). 中华农业研究 (农业试验所). 1978-12-08, 27 (4): 363-371 [https://scholars.tari.gov.tw/handle/123456789/13705%5D. doi:10.29951/JARC.197812.0008.
- . taibnet.sinica.edu.tw. [2023-09-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08).
- Kurt Auffenberg & Lionel A. Stange. . University of Florida. November 2001 [October 7, 2012]. EENY25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12).
外部链接
![]() |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玫瑰蜗牛 |
维基物种上的相关:玫瑰蜗牛
- Featured Creatures website': Euglandina rosea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University of Florida, Institute of Food and Agricultural Sciences—IFAS.
- Invasion Biology Introduced Species Summary Project — Columbia University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