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宠

王宠1494年—1533年),字履仁、一字履吉,号雅宜山人,中国明代书画家,长洲(今江苏苏州)人[1]。善书法、山水画与篆刻。书法初学蔡羽,后规范晋唐,楷书师虞世南智永;行书学王献之,与祝允明文征明齐名,被誉为吴门三家

诗帖

生平

王宠命运多舛,一生仕途不佳,屡试不第,仅以贡生人南京国子监,成为太学生,世称『王贡上』、『王太学』。由此,王宠沉溺于诗书画之中,寄情于山水之间,年仅四十几岁便去世。

明代书论家王世贞在《三吴楷法十册》认为王宠所书的《琴操》:「兼正行体,意态古雅,风韵遒逸,所谓大巧若拙,书家之上乘也[2]。」

轶事

2009年5月,访台的大陆学者在台北圆山饭店洗手间误以为发现王宠的书诗扇面真迹,此消息引起文化界注目。国立故宫博物院得知后立即加印王宠的扇面拷贝品一千份做为商品,并且展示真迹[3]

参考文献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