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旗

牙旗衙旗门旗,是古代东亚君主将军立在军营门前的大旗,旗竿上以象牙为装饰,故称为「牙旗」或「牙」。[1] 牙旗竖立的军营门称为「牙门」,驻城称为「牙城」,朝见主帅称为「牙参」、亲将称为「牙将」,亲兵称为「牙兵」,卫队称为「牙队」。后代以牙门通称公府,讹变为「衙门」,至于「军门」则成为军队将领(例如:总督巡抚提督总兵)的代称。

牙门建纛(《马骀画宝》)

汉字文化圈佛教的一种传统旗帜,旗边有。最初是作为军旗使用,后来在一些宗教仪式和节庆活动中使用。例如道教也吸收作为庄严法具。

另见

参考数据

  1. 文选·张衡·东京赋》:「戈矛若林,牙旗缤纷。」薛综注:「兵书曰,牙旗者,将军之旌。谓古者天子出,建大牙旗,竿上以像牙饰之,故云牙旗。」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