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俊赖

源俊赖日语: Minamoto no Toshiyori Minamoto no Shunrai */?1055年—1129年)是日本平安时代后期贵族歌人官位从四位木工头(或木工头),亦是中古六歌仙和《百人一首》歌人之一,有210首作品收录于敕撰和歌集, 也是《金叶和歌集》的编者。此外,俊赖出身自宇多源氏,父亲是正二位大纳言源经信,其子是东大寺僧人俊惠,三代均是《百人一首》歌人之一。

源俊赖
源俊赖
源俊赖朝臣
百人一首歌牌
中古六歌仙
《百人一首》歌人
时代不同歌合》歌人
时代平安时代
出生日期天喜3年(1055年)
逝世日期大治4年(1129年)
日语假名
罗马字Minamoto no Toshiyori
Minamoto no Shunrai
本姓源氏
家系宇多源氏
别名能贪(法名
位阶从四位
官位木工头(或木工头)
敕撰歌210首
初次收录金叶和歌集
歌合筚篥演奏者:
承历二年内里歌合
歌人:
四条宫扇合
郁芳门院根合
高阳院歌合
国信卿家歌合
备中守仲实朝臣女子根合
堀河院艳书合
山家五番歌合
中务权大辅显辅歌合
六条宰相家歌合
云居寺结缘经后宴歌合
永久五年五月十一日内大臣忠通歌合
中院入道右大臣家歌合
右兵卫督实行家歌合
判者:
左近权中将俊忠朝臣家歌合
木工头俊赖女子达歌合
师赖家歌合
元永元年十月二日内大臣忠通家歌合
元永元年十月十一日内大臣忠通歌合
元永元年十月十三日内大臣忠通歌合
保安二年闰五月十三日内藏头长实歌合
保安二年闰五月二十六日内藏头长实歌合
关白内大臣家歌合
保安三年二月二十日无动寺歌合
永缘奈良房歌合
摄政左大臣家歌合
编着《金叶和歌集》
俊赖髓脑
家集散木奇歌集
《田上集》
父亲源经信
橘俊纲犹父
母亲源贞亮之女
兄弟源通时
源基纲
信证
藤原清纲之女
藤原敦隆(橘敦隆)之女
俊重
俊惠
俊盛
祐盛
待贤门院新少将
堀河院典侍
僧正隆觉之妻
宇治关白宣旨
源师俊之妻

生平

按《尊卑分脉》记载,俊赖是经信的三子,《二十一代集才子传》则认为是次子,对此按《中右记保安元年8月24日(1120年9月18日)条记载,源通时为长子,而源基纲则是通时的同母弟弟,加上《公卿补任》以及《辨官补任》等记载基纲为次子,因此俊赖实际上是经信的三子。生年方面,由于其兄基纲死于永久5年(1117年),享年68岁,加上《金叶集》二度本的卷末记载了俊赖当时70岁,因此推测他生于天喜3年至5年期间(1055年至1057年),通说以宇佐美喜三八的天喜3年说法为准。卒年方面,按《中右记》大治4年12月1日(1130年1月12日)条记载,俊赖当时已经死去,加上《袋草纸》记载他死于白河法皇驾崩之后,因此推测他死于同年7月7日至12月1日(1129年7月24日至1130年1月12日)期间[1][2]

俊赖擅于管弦,当时是左近卫权少将的他作为筚篥的演奏者参加了承历二年内里歌合。按《帅记承历4年8月22日(1080年9月8日)条、同年8月5日(9月20日)条和永保元年4月16日(1081年5月27日)条记载,他当时分别是左近卫少将、右近卫少将和少将。其后按《朝野群载宽治元年8月27日(1087年9月26日)条记载,他就任为从四位左京权大夫,并且在堀河天皇在位期间的约20年内一直没有升迁。嘉保2年(1095年)他跟随其父经信赴任大宰权帅,直至永长2年或承德元年(1097年)经信死去后返回京都长治2年3月16日(1105年5月1日),按《中右记》和《殿历》记载,他就任为木工头(或木工头),翌年1月1日(1106年2月6日),按《朝野群载》记载他当时为从四位上行木工头。天永元年1月28日(1110年2月18日),按《敕撰作者部类》记载,他时任越前。翌年5月7日(1111年6月14日),按《中右记》记载,他当时仍然担任木工头,同年10月25日(11月27日)按《公卿补任》记载,木工头职务改由源雅兼兼任。其后,他曾经两度前住伊势,其中他在保安3年(1122年)第二次前往伊势时,曾经一度出仕于斋宫[2][1][3],晚年隐居于田上(现滋贺县大津市田上各町一带)的山庄[4][5]

和歌

俊赖总共有210首和歌收录于敕撰和歌集,歌风以优雅的概念为先,结构的重点为次,反映出朴素或率直的情感,作品带有高扬、紧张、满足、激昂或严峻等各种感情,使用挂词缘语的同时,却不因循守旧,能够基于敏锐的感觉来展现新鲜感[1],与同时期维持传统的优雅与安定的藤原基俊形成对比[5],对于《新古今和歌集》时期的歌人有很大的影响[2]天治元年(1124年)4月,他奉白河法皇之命编撰《金叶和歌集》,同年第一次献上却因为内有法皇不喜欢的歌人的作品而被驳回,翌年4月再次献上则由于过于崭新而被驳回,最终在大治元年或翌年(1126年至1127年)第三次献上才获接纳。另外,他也着有歌论书《俊赖髓脑[6]

歌合方面,俊赖先后参加了承历2年4月28日(1078年6月10日)举行的内里歌合[7]、作为歌人参加了宽治3年8月23日(1089年9月29日)举行的四条宫扇合、宽治7年5月5日(1093年6月1日)举行的郁芳门院根合嘉保元年8月19日(1094年10月1日)举行的高阳院歌合康和2年4月28日(1100年6月7日)举行的国信卿家歌合、同年5月5日(6月14日)举行的备中守仲实朝臣女子根合、康和4年闰5月2日和7日(1102年6月19日和24日)举行的堀河院艳书合、天永元年4月29日(1110年5月19日)举行的山家五番歌合[8]、永久4年(1116年)5月举行的中务权大辅显辅歌合、同年6月4日(7月15日)举行的六条宰相家歌合、同年8月举行的云居寺结缘经后宴歌合、翌年5月11日(1117年6月12日)举行的内大臣忠通歌合元永元年(1118年)5月举行的中院入道右大臣家歌合、同年6月29日(7月19日)举行的右兵卫督实行家歌合、保安4年(1123年)春天以前举行的斋宫姰子内亲王石名取歌合以及同年7月以前举行的忠实纸纸合[9]

作为判者,他则参加了长治元年5月26日(1104年6月20日)举行的左近权中将俊忠朝臣家歌合、翌年(1105年)7月举行的木工头俊赖女子达歌合天仁2年(1109年)冬天举行的师赖家歌合[8]、元永元年10月2日10月11日10月13日(1118年11月16日、25日和27日)举行的内大臣忠通歌合、保安2年闰5月13日闰5月26日(1121年6月29日和7月12日)举行的内藏头长实歌合、同年9月12日(10月25日)举行关白内大臣家歌合、翌年2月20日举行的无动寺歌合(1122年3月29日)、天治元年(1124年)春天以前举行的永缘奈良房歌合以及大治元年(1126年)8月举行的摄政左大臣家歌合[9]

百人秀歌》入选作是:

新编国歌大观》版本[10] 中译
遥望远山处
山樱满山开
白云隙间缝
流水从天降

这首和歌收录于《金叶和歌集》二度本卷第一「春部」,《新编国歌大观》编号是50,词书是「在宇治前太政大臣家歌合时所作」()[10][注 1]。此歌出自于高阳院歌合,当时歌题是樱花,俊赖则将其引伸至远方山处的樱花,将白色的樱花比喻成从天而降归瀑布,其幼长的流水让山顶至山脚也变成一片白色。第三句中的「」是指远方,为「云」的枕词,暗示远处开满樱花的山,第四句中的「」则指天空,暗示远处的山上满布白云,而幼长的流水便在白云的隙间中出现,藤原定家评价此歌为晴之歌的代表作()[注 2],高阳院歌合的判者其父经信则评价此歌闪闪生辉(),与左方歌人摄津的作品(收录于《金叶集》二度本,《新编国歌大观》编号49)打成平手[13][14]。此外,此歌同时收录于《金叶集》三奏本、《散木奇歌集》、《古来风体抄》、《时代不同歌合》、《别本八代集秀逸》、《三五记》、《井蛙抄》和《咏歌一体》等等,藤原定家也将其采录至《定家八代抄》、《近代秀歌》、《秀歌体大略》和《八代集秀逸》,与《百人一首》的入选作可谓平分秋色。关于此歌未有入选《百人一首》的理由众说纷纭,通说认为是此歌的第三和第四句与藤原忠通的入选作完全一致,也同时采用了「白」字,然而《百人一首》中语句类同的作品其实并不仅限于此歌,也有说法认为是由于此歌与藤原公任的入选作类同,或是为了避免与同样以远近的方式描述樱花的大江匡房的入选作并列,不过实际上伊势元良亲王的入选作虽然类同却也是并列在一起。对此,吉海直人认为存在为了强调忠通的壮大而且带有君臣和乐性质的入选作为其独特概念的可能性,或者可能是由于定家晚年的嗜好从叙景歌演变成抒情歌所致[15]

《百人一首》入选作是:

新编国歌大观》版本[10] 全日本歌牌协会版本[16] 嵯峨岚山文华馆版本[17] 中译[18]
神前空祷告
怨尔仍无情
初濑山峰下
偏遭凛冽风

这首和歌收录于《千载和歌集》卷第十二「恋歌二」,《新编国歌大观》编号是708,词书是「在权中纳言俊忠家中创作恋歌十首时,以就算祈求也无法相逢的恋爱为题而作」()[10]。此歌与《百人秀歌》入选作同样是在正式场合时所作的和歌,同时收录于《时代不同歌合》、《定家八代抄》、《近代秀歌》、《秀歌体大略》和《八代集秀逸》。定家虽然对于这两首和歌的评价不相伯仲,但是其他歌书中后者则稍为占优,两首歌的差别则在于《百人一首》入选作的舞台是定家的祖父藤原俊忠的宅邸,后鸟羽天皇在《后鸟羽院御口传》中评价此歌是自己能够想到的和歌中,既着重表达方式,同时其他人也难以模仿的和歌体裁(),也认为此歌就是定家所追求的体裁(),定家在《近代秀歌》中认为此歌感情深厚,就算能够模仿其词心,也难以维持,真的是无人能及的体裁啊()[15]。此歌的意思是我明明向初濑的神佛祈求的是冷淡的她能够接纳我,而不是祈求像初濑的山风般对我愈来愈不瞅不睬啊,为当时少有批评神佛的和歌,这种复杂的感情却让当时的人有所共鸣[13][14],而连续使用大胆的措辞以及强硬的语调,对于以恋爱为题材的和歌来说亦属罕见[19]

首句「」和第二句中的「」连起来是指对我冷淡的人,「」是形容词「」的连用形,「」是表示过去的助动词「」的连体形,人是指女性,「」是表示动作对象的格助词。第二句中的「」和第三句「」连起来是指从初濑的山上吹下来的强风,初濑为歌枕,指位于该地以祈求恋爱闻名的长谷寺,当地的山中地势错综复杂,容易刮起强风,「」是指从山上吹下来的强风,末句中的「」和第四句中的「」分别是前者和后者的缘语,「」则是表示呼唤的间投助词,由于其家集大多没有这个「」字,有可能是藤原俊成编撰《千载集》时自行添加,从而拟人化,而且「」本身也并非传统用语,在这之前也未见有其他和歌采用。第四句「」是变得激烈吧,在指山上吹下来的强风变得激烈,同时也有对方的态度愈加冷淡的意思,一语相关,其中「」是形容词「」的命令形,「」是表示引用的格助词,「」则是系助词。末句「」的意思是未有祈求,其中「」是表示否定的助动词「」的连体形,「」是表示逆接的接续助词或终助词,蕴含感叹之意[14][20][21][22][23][24][15]

家集

俊赖的家集分别是《散木奇歌集》和《田上集》,其中《田上集》由他人编撰而成,故名思义是后人汇集了他居住在田上时的作品,收录歌数为82首,其中包括其父经信的和歌以及其子俊重的连歌各一首,分为书陵部本、神宫文库、高松宫家本、彰考馆本、河野美术馆本和岛原松平文库本,除了岛原松平文库本外,其他均或多或少缺失了第58首或第61首[25][26]。其中,书陵部本是长27.5米,宽20.1厘米的袋缀,水色封面配上环环相扣的圆形,每个圆形内各有一菊纹,左上方的桃色题签出自樱町天皇手笔,写有「田上集」三字,正文纸质是雁皮纸,一面十二行,和歌一行,词书隔三个空格,手抄自江户时代中期,收录歌数80首[27],而岛原松平文库本则是长27.3厘米,宽20.2厘米的袋缀,总共25页,首尾各有一空白页,蓝色封面配上雷纹以及牡丹蔓草纹,左上的题签是后来补上的白纸,写有「田上集」三字,一面九行,和歌两行,词书隔两个空格,手抄自江户时代初期。底本方面,《新编国歌大观》和《私家集大成》同时采用岛原松平文库本为底本[25][26]

文化财

俊赖虽然曾经亲笔写过《金叶集》,据《散木奇歌集》记载又曾经受人所托在扇上写字,虽然不算是非常擅长书法,但是推测还是有一定的程度,而传出自于其手笔的墨宝数量极多的原因是由于素来古笔鉴定的笔者名称,除了著名的书法家外,便是以权威的著名歌人为主,不过实际上他并没有留下任何真迹[28][29]

传源俊赖笔文化财一览[29]
名称名义所藏指定日期指定类型参考数据
东大寺三宝绘断简京都国立博物馆不明重要美术品[30]
高光集东京国立博物馆[31]
万叶集卷十二断简(尼崎切)1935年12月13日[32]
彩牋墨书古今和歌集卷四断简[33]
大字切和汉朗咏集手鉴「月台」1938年7月4日重要文化财[34][35][36]
民部切古今和歌集
师实集
彩牋墨书观普贤经册子五岛美术馆1941年7月3日[37]
卷子本古今和歌集古今和歌集序(彩牋三十三枚)大仓集古馆1951年6月9日国宝[38]
元历校本万叶集卷十和卷十八元历校本万叶集东京国立博物馆[39]
元永本古今和歌集古今和歌集(彩牋)(元永本)[40]
三宝绘词1952年3月29日[41]
三宝绘词断简(东大寺切)手鉴「藻盐草」(二百四十二叶)京都国立博物馆[42][43][44]
入道右大臣集正文部分入道右大臣集(彩牋)前田育德会1955年2月2日[45]
糟色纸后拾遗和歌集手鉴「见努世友」(二百二十九叶)出光美术馆1952年11月22日[46]
安宅切和汉朗咏集大手鉴(第一帖百三十九叶和第二帖百六十八叶)阳明文库1953年3月31日[47]
一首帖切古今和歌集手鉴「野边之绿」(二十八叶)前田育德会1953年3月20日重要文化财[48]
大江切古今和歌集手鉴「翰墨城」(三百十一叶)MOA美术馆1961年6月30日国宝[49]
唐纸经切法华经
小町集私家集(唐纸)冷泉家时雨亭文库1983年6月6日重要文化财[50]
素性集
高光集
遍昭集

参考数据

注解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源俊赖
  1. 词书是指该和歌的主题和写作动机等相关事宜[11]
  2. 晴之歌是指在正式场合创作,风格工整的和歌[12]

参考

  1. 峰村文人. . 5. 岩波书店. 1984-10-19: 621–622. ISBN 978-4-00-080065-5 (日语).
  2. 上野理. . 犬养廉井上宗雄大久保正、小野宽、田中裕桥本不美男藤平春男 (编). . 明治书院. 1986-03-20: 423、739–740. ISBN 4-625-40029-5 (日语).
  3. 冈崎真纪子. . 久保木哲夫后藤祥子、中村文、大谷俊太、渡部泰明田渕句美子、田中大士、铃木健一、浅田彻、高松寿夫 (编). . 古典图书馆. 2014-12. ISBN 978-490-447001-5 (日语).
  4. . kotobank (日语).
  5. 关根庆子. . 和歌文学会 (编). 6. 樱枫社. 1971-07-10: 315–316、327–330 [1970-01-25]. NCID BN04211750 (日语).
  6. 松田武夫. . . 国史大辞典 4 JapanKnowledge (吉川弘文馆). 1984-01-01. ISBN 4-642-00504-8 (日语).
  7. 萩谷朴 (编). 4 赤堤居私家版. 萩谷朴. 1960-07-30: 1282. NCID BN0630814X (日语).
  8. 萩谷朴 (编). 5 赤堤居私家版. 萩谷朴. 1961-10-10: 1377、1418–1419、1433、1520、1547、1558、1615、1631、1634. NCID BN0630814X (日语).
  9. 萩谷朴 (编). 6 赤堤居私家版. 萩谷朴. 1962-08-30: 1707、1711、1731、1742、1747、1753、1761、1790、1794、1834、1839、1847、1869、1877、1879、1881、1920. NCID BN0630814X (日语).
  10. . . 新编国歌大观 1 (角川书店). 1983-02-08: 142、201. ISBN 4-040-20112-4 (日语).
  11. . kotobank (日语).
  12. . kotobank (日语).
  13. 上野理. . 井上宗雄武川忠一 (编). . 笠间书院. 1999-09-30: 351–355. ISBN 4-305-70190-1 (日语).
  14. 浅田彻. . 佐佐木幸纲复本一郎 (编). . 三省堂. 2004-09-10: 202–203. ISBN 4-385-15382-5 (日语).
  15. 吉海直人. . 角川选书 516. 角川学艺出版. 2012-11-25: 208–209、281–282. ISBN 978-4-04-703516-4 (日语).
  16. (PDF). 全日本歌牌协会. [2021-02-2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2-05) (日语).
  17. . 嵯峨岚山文华馆. [2021-0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23) (日语).
  18. 刘德润.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9-12: 231 [2007-06]. ISBN 978-7-5600-6675-2 (中文(中国大陆)).
  19. 洼田章一郎. . 洼田章一郎、藤平春男、山路平四郎 (编). . 东京堂出版. 1973-03-30: 246 [1970-02-28]. ISBN 4-490-10054-X (日语).
  20. 有吉保 (编). . 讲谈社学术文库 614. 讲谈社. 1986-02-05: 308–309 [1973-11-10]. ISBN 4-061-58614-9 (日语).
  21. 铃木日出男. . 摩文库. . 摩书房. 1990-12-15: 158–159. ISBN 4-480-02510-3 (日语).
  22. 小町谷照彦. . 文英堂. 2013: 82 [1994-09-20]. ISBN 4-578-00364-7 (日语).
  23. 铃木日出男、山口慎一、依田泰. . 文英堂. 2014-12-10: 108–109. ISBN 978-4-57-824503-2 (日语).
  24. 有吉保 (编). . 幻冬舍. 2008-11-30: 172–173 [2005-11-30]. ISBN 4-344-90076-6 (日语).
  25. 泷泽贞夫、平野由纪子. . 2. 明治书院. 1984-01-10: 824–825 [1975-05-25]. NCID BN01771828 (日语).
  26. 川村裕子. . . 新编国歌大观 7 (角川书店). 1989-04-10: 794. ISBN 4-040-20172-8 (日语).
  27. 宫内府图书寮 (编). . 文学篇. 国立书院. 1948-10-20: 105–106 [2021-02-25]. NCID BN017457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23) (日语).
  28. 饭岛春敬. . 饭岛春敬 (编). . 东京堂出版. 1995-03-30: 773–779. ISBN 4-490-10383-2 (日语).
  29. 春名好重. . . 淡交社. 1979-11-10: 33–34、39、72–73、142–143、205、240、251、358、377、517、587、623、732、742–743、771、830、884、1049–1050、1139、1162. ISBN 978-447-300611-0 (日语).
  30. . Colbase. [2021-02-26] (日语).
  31. . Colbase. [2021-0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23) (日语).
  32. - 国指定文化财等数据库(日语)
  33. - 国指定文化财等数据库(日语)
  34. - 国指定文化财等数据库(日语)
  35. . e国宝. [2021-0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23) (日语).
  36. . e国宝. [2021-02-26] (日语).
  37. - 国指定文化财等数据库(日语)
  38. - 国指定文化财等数据库(日语)
  39. - 国指定文化财等数据库(日语)
  40. - 国指定文化财等数据库(日语)
  41. - 国指定文化财等数据库(日语)
  42. - 国指定文化财等数据库(日语)
  43. . Colbase. [2021-02-26] (日语).
  44. . e国宝. [2021-0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23) (日语).
  45. - 国指定文化财等数据库(日语)
  46. - 国指定文化财等数据库(日语)
  47. - 国指定文化财等数据库(日语)
  48. - 国指定文化财等数据库(日语)
  49. - 国指定文化财等数据库(日语)
  50. - 国指定文化财等数据库(日语)

外部链接

  • . 国书数据库 (日语).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