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里奇协定

洛里奇协定英語:,正式名称为:英語:)是一项保护艺术家、科学研究机构和历史博物馆的协定,由尼古拉斯·洛里奇倡议发起。最核心的思想是在法律上承认: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比国防更为重要,应该把文化保护放在比军事需求更为优先的地位上。

尼古拉斯·洛里奇

尼古拉斯·洛里奇是一位俄国画家哲学家,于1874年10月9号出生在圣彼得堡[1],自幼修习法律绘画。1900年,洛里奇来到巴黎继续学习绘画,师从费尔南多·卡蒙。卡蒙是梵高亨利·德·土魯斯-羅特列克的老师。在结束巴黎的学习,并返回圣彼得堡之后,洛里奇很快成为一名成功的画家,他的一幅画甚至被沙皇尼古拉斯二世亲自买下。1920年洛里奇来到美国,并成立了两个文化研究所:“Cor Ardens”[2]和“The Master Institute of United Arts”[3]。1923年,洛里奇博物馆[3]纽约成立。洛里奇随后离开美国,定居在喜马拉雅山脚下的一个山谷里(库尔卢)。他于1947年12月13号逝世。

洛里奇发起了保护文化遗产的运动,提出了“代际文明和平”(Peace of Civilizations)的理念,主张不管文明如何发展演化,以前的文化遗产都应该得到保护。洛里奇毕生的努力换来洛里奇协定的签订。1935年4月15号,洛里奇协定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正式签署,这是在椭圆形办公室签署的第一个国际协定[4]

因为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巨大贡献,洛里奇于1929年首次被提名诺贝尔和平奖[5]。并于1932年和1935年相继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提名[6]

起源

1903年,洛里奇和他的妻子环游了俄国四十个古城。在环游途中,洛里奇进行了大量古建筑研究,创作了近90副绘画作品。很快这些古建筑在战火中被损毁,洛里奇的作品成了它们唯一的影像资料。

1904年,洛里奇向俄罗斯皇家建筑协会提交了一个报告,指出了这些历史建筑面临的悲观现状,建议立即对这些建筑提供保护。

随后几年,洛里奇一直在反复申明这个观点。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洛里奇向俄罗斯陆军总司令部、美国政府、法国政府同时提出了在战争中尽力保护文化遗产的建议。

1915年,洛里奇致信沙皇尼古拉二世,请求在保护文化遗产方面作出真正的行动。

形成

洛里奇协定的签署 (中心为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

1929年,洛里奇联合巴黎大学教授George Chklaver拟就一份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协定草案[7]

1930年,这份草案在全世界广为传播。

1935年,在这份草案的基础上,洛里奇协定诞生,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由21个美洲国家共同签署生效。

二战后,以洛奇里协定为蓝本,一些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国际法相继诞生。

194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决议,要开始正式制定在战争和军事冲突中保护和抢救文化遗产的国际法。

在随后若干年中,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国际法和国际协定日渐成熟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Leslie Brenner, Nicholas Roerich. Idealist and Visionary, Foreign Affairs Journal, April 1990
  2. . [2013-1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29).
  3. . [2013-1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05).
  4. Elisabeth Stoumatoff, "FDR's Unfinished Portrait: A Memoir, by Elizabeth Stoumatoff, University of Pittsburg Press,1990, ISBN 0-8229-3659-3
  5. . New York Times. March 3, 1929 [2009-0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19).
  6. . [2013-1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3).
  7. Ruth Abrams Drayer, Nicholas & Helena Roerich: The Spiritual Journey of Two Great Artists and Peacemakers,Quest Books, 2005, ISBN 0835608433, 9780835608435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