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夜魔女

永夜魔女》(英語:),是大衛·蓋伯執導、2015年上映的科幻恐怖電影

永夜魔女
基本资料
导演大衛·蓋伯
监制
  • 傑森·布倫
  • 路克·道森
  • 麥特·卡普蘭
  • 吉米·米勒
  • 寇迪·茨威格
编剧
  • 路克·道森
  • 傑瑞米·史雷特
主演
配乐莎拉·夏克娜
摄影麥可·費穆格納瑞
麥可·N·紐伊
制片商布倫屋製片公司
片长83 分钟[1]
产地 美國
语言英語
上映及发行
上映日期
  • 2015年2月27日 (2015-02-27)(美國)
  • 2015年3月26日 (2015-03-26)(新加坡)
  • 2015年4月10日 (2015-04-10)(臺灣)
  • 2015年4月16日 (2015-04-16)(香港)
发行商相對論傳媒
獅門影業(海外共享)
预算$330万[2]
票房$2700万[3]
各地片名
中国大陆
香港
臺灣
新加坡

劇情簡介

醫學研究人員法蘭克和未婚妻柔伊開發出一種血清,代號「拉撒路」。其目的是幫助延長救活昏迷病人時間,卻顯示出能夠把死人復活。於是利用剛去世的狗「洛基」實驗並僱用艾娃拍攝記錄下來;狗兒復活成功,不僅原本罹患的白内障消失,也出現野性大發和其它無法解釋的情形。實驗顯示神經活動異常強烈,血清殘留在狗的大腦內建構新奇突觸

一家大型製藥公司買下資助研究的公司,向大學告發他們擅自秘密實驗而關閉計劃,公司及其律師藉此至實驗室查封計劃相關成果。

不甘心血付諸流水,為證明是他們創造血清,法蘭克等人潛回實驗室再次實驗由艾娃錄影佐證。柔伊在操作電擊過程中意外觸電身亡,法蘭克獨排眾議使用血清讓她復活。起初看似成功,但團隊很快察覺到柔伊有些不對勁。尼可發現她的腦部從一般常人使用10%突增至100%;柔伊聲稱她死後地獄是童年身陷火場眼睜睜看著鄰居燒死的噩夢,即使復活只要入睡又會身歷其境。此外還表現出不尋常的超自然能力,如心靈移動物體和心電感應等。

血清亦導致具攻擊性。由於心電感應,柔伊得知眾人視她如異類,逐次殺掉團隊成員尼可跟克雷;法蘭克知道出了差錯,試圖用不同的血清殺死柔伊不成反被殺。柔伊自己注射一整袋拉撒路血清增強能力,切斷實驗室電源對付剩下的艾娃。

艾娃奮力頑抗不敵,死前進入柔伊所謂的噩夢,原來柔伊是當時的縱火者,因此死後才下地獄。最後柔伊給法蘭克注射血清令他起死回生,法蘭克旁邊躺著尼可、克雷和艾娃,就像殺人時所說要他們知道對她做了什麼事。

主要卡司

演員角色備註
奧利維亞·魏爾德(Olivia Wilde)
柔伊·麥康諾(Zoe McConnell)
共同主持拉撒路計畫
馬克·杜普拉斯(Mark Duplass)
法蘭克·華頓(Frank Walton)
莎拉·波潔兒(Sarah Bolger)
艾娃(Eve)
受雇拍攝記錄,非實驗團隊成員
伊凡·彼得斯(Evan Peters)
克雷(Clay)
實驗團隊成員
唐納·葛洛佛 (Donald Glover)
尼可(Niko)

發行

獅門影業在2013年12月17日,宣布影片(當時名為拉撒路)於2015年1月30日發行。[4]2014年11月4日,相對論傳媒從獅門影業取得發行權,設定上映日為2015年2月20日;.[5]2014年12月,又改成現名並延至2015年2月27日放映。[6]不過,台版電影海報標註「LIONSGATE」[7]異於港版的「RELATIVITY」[8],顯示獅門影業仍持有海外發行權。

迴響

因是低成本電影,票房收益不差。爛番茄14%,80條評論中,平均評分為3.8/10。[9]Metacritic滿分100僅得到31[10]。媒體幾乎一面倒給予負評或評級C。[11][12][13][14][15][16][17][18][19][20][21]影音俱樂部還借劇中的,諷刺該片定位腦部只使用10%的觀眾。[22]

參考資料

  1. . amctheatres.com. [25 February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8).
  2. Todd Cunningham. . Thewrap.com. [2015-02-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02).
  3. . Box Office Mojo. 2015-02-03 [2015-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9).
  4. . Variety. [7 November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3).
  5. . Deadline. [November 7,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1).
  6. . Final Reel. [December 12,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13).
  7. . [2015-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8. . [2015-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9. . Rotten Tomatoes. [March 30,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8).
  10. . Metacritic. CBS Interactive. [March 5,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9).
  11. . The Hollywood Reporter. 2015-02-26 [2015-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4).
  12. Geoff Berkshire. . Variety. 2015-02-26 [2015-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02).
  13. By Mick LaSalle. . SFGate. 2015-02-26 [2015-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02).
  14. . Usatoday.com. 2015-02-27 [2015-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02).
  15. Lumenick, Lou. . Nypost.com. 2015-02-26 [2015-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02).
  16. 6:03. . The Boston Globe. 2015-02-26 [2015-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3).
  17. . NY Daily News. 2015-02-26 [2015-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02).
  18. O'Sullivan, Michael. . The Washington Post. [2015-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02).
  19. . Thestar.com. 2015-02-26 [2015-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02).
  20. . Stltoday.com. 2015-02-27 [2015-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6).
  21. Staskiewicz, Keith. . EW.com. 2015-02-27 [2015-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5).
  22. By A.A. Dowd. . Avclub.com. 2015-02-26 [2015-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5-15).

參見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