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怪
水怪(Sea monster,或称“海怪”以特指海洋中的水怪)是指生活在水里的神话传说和未知名的生物。普遍认为,在海中大约1000米深的地方,有许多大型未知生物,体长约在18-20米之间。


有关水怪的记载
在许多与海或其他较大水域有接触的国家中都能找到有关水怪的纪载。加拿大欧肯纳根湖中有著名的水怪奥古布古。俄罗斯的贝加尔湖、美国的尚普兰湖也存在有水怪。仅就中国而言,新疆的喀纳斯湖、吉林省的长白山天池、青海省的青海湖、河南省驻马店市的铜山湖也都有水怪的传闻。譬如,1985年《新疆日报》在头版头条位置刊出一则消息:“喀纳斯湖发现巨型大红鱼”,长约10-15米,新疆大学生物系师生在湖边亲眼所见,后怀疑是一只哲罗鲑。
最早关于水怪的记载可追溯到565年。当时,爱尔兰传教士圣哥伦伯和友人在英国的尼斯湖游泳,水怪突然向他的朋友袭来,幸好教士情急之下厉声喝骂:「不要前进,也不要伤人。从速离去。」湖怪掉头潜入水底,友人幸运地游回岸上。

1734年7月6日,丹麦传教士汉斯·艾吉提在航向格陵兰西海岸的努克市的途中突遇一只形似海蛇的怪物,他对此记载道:
“那边出现了一个非常可怕的海洋生物。它高高伸出海面,头比船的大桅楼还高,鼻子长而尖,可以像鲸一样喷射,鳍宽而大,身上长着褶皱不平的坚硬表皮。而且,它身体的下部分和蛇很像,当它再次潜入水中时,会向后仰,同时尾部露出水面,身躯和整条船一样长。当晚,天气十分恶劣。”
汉斯·艾吉提还收集十八世纪以来有关目击水怪的报告,集结成专书。
1861年11月30日,法国军舰阿力顿号的船员在西班牙开往腾纳立夫岛途中,遇上一只巨大的海怪,长得很像巨型章鱼。有船员用鱼叉把怪物叉中,但怪物挣扎后逃去,鱼叉上留有碎肉[1]。
根据1909年3月日本《朝日新闻》报导,当时一艘英国汽船「苏丹号」在台湾近海目击到一只背上有一排棘刺的巨大海兽。后来,该海怪被命名为「海棘兽」,名列台湾妖怪之一[2]。
1934年4月,伦敦医生威尔逊途经尼斯湖,发现水怪,连忙用相机拍下了水怪的照片。有科学家认为是七千多万年前灭绝的蛇颈龙[3]。
1977年4月,一艘日本籍远洋渔船瑞洋丸(ずいようまる),在新西兰外海捕获一具身份不名的生物骸骨,长度约有10公尺。由于该尸体发出恶臭,船长田中昭不愿意将牠带回日本,只在照了几张照片后,便丢回海中。经过分析之后,科学家认为此动物只是一只姥鲨的尸体,只是尸体腐烂的程度相当严重,因此无法认出这只姥鲨生前的样貌[4][5][6][7]。
这些“怪物”究竟是什么还存有争议。它们可能是皱鳃鲨、姥鲨、桨鱼、大王乌贼、乌贼或鲸。还有假说认为人们所见到的怪物可能是巨大海生爬行动物的存活个体,如侏罗纪和白垩纪时期的鱼龙或蛇颈龙,或已灭绝的鲸类的存活个体,如龙王鲸。
还有可能的情况是,许多的报告把鲨鱼或鲸的尸体,大型海藻,木头或包括遗弃的木筏、独木舟和渔网等在内的其他漂浮物误当成了海怪。
水怪种类
龙
世界上有许多有关于龙的传说,大部份人认为龙生活在水中,偶尔会到陆地(当然也可以飞)。《山海经》上也记载了许多龙的事情,其中提到了龙生活于水中。而疑似发现龙的案例——湄公河的巨龙那伽,就是十分典型的例子。
巨龟
巨龟是比较少见的例子,不过确实有这个案例,比如美国印第安纳州的巴斯科怪兽。
巨型海怪
巨型海怪事实上就是一种未被发现的巨大海洋生物,在未来被发现且命名的可能性极高,越深海怪的体型越大,甚至有体型由30到100米以上的海怪,1000米以下的深度是十分有可能会发现巨型海怪的地方,巨型海怪可能是巨大海生爬行动物的存活个体,食量非常大,或其他已灭绝的巨大海洋生物的存活个体,还有可能的情况是,巨型海怪是个全新品种的巨大海洋生物。
其实海怪还有第二小名~在北马海域里,海怪被称之为“祖豪”英文称“Africa ostrich ”......
古地图上的水怪
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些欧洲古地图上出现了各式各样的水怪。据地图史学家切特·凡·杜泽分析:地图上的水怪有着两大功能,一是为船员指引可能的危险,二是成为地图的装饰性元素。手绘地图上的水怪通常是制图师根据客户要求而画上的,而印刷地图上的水怪则主要是作为增加销量的元素[10]。
参考文献
- 萧星寒. .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3年5月. ISBN 978-7-115-30848-1.
- . The News Lens 关键评论网. 2017-02-28 [2018-04-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21) (中文(台湾)).
- 汤勇. . 沈阳: 万卷出版公司. 2013年4月. ISBN 978-7-5470-2244-3.
- 邢涛、纪江红. . 北京: 北京出版社. 2004年1月. ISBN 7-200-05062-8.
- . NOWnews 今日新闻. 2011-02-24 [2018-04-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21) (中文(台湾)).
- . ETtoday新闻云. 2013-04-01 [2018-04-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21) (中文(台湾)).
- . 南海网. 2013-08-23 [2018-04-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4-21).
- 戴孚. .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2018-05-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04).
- 翟灏. .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2018-05-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04).
- 切特·凡·杜泽. . 台北: 麦田出版. 2018年6月. ISBN 978-986-344-5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