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君陵

檀君陵)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座高句丽式石砌陵墓建筑[1],坐落在平壤市江东郡西北大朴山东南侧山麓的一个斜坡上,与东北方的阿达山相对而立[2]。相传,此墓是朝鲜半岛第一个朝代檀君朝鲜奠基人檀君的陵墓[3]。它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国宝第174号。

檀君陵
名称
谚文
汉字
文观部式
马-赖式

历史记载

高丽史》地理记载了江东县"朴达串村"村里有看似檀君陵的坟墓,《肃宗实录》中也记载了肃宗王每年修缮檀君陵和东明王墓的建议书。 另外,《英宗大王实录》、《正宗大王实录》中也记载了国王们命令平壤监事在春秋祭祀的习俗。 《世宗庄宪大王实录》第37卷描述了端午、中秋以檀君为始祖进行祭祀的情况。

檀君陵在古代已见诸史册。1530年编纂完成的《添加东国舆地胜览》中,便指出江东县西3里处有一处大坟墓,被民间传闻是檀君陵[4][5]

根据《朝鲜王朝实录》记载,朝鲜王朝曾于1697年7月14日下令修复檀君陵和东明王陵

1739年5月23日和1763年4月22日,又两度降旨维修。

1786年8月9日,朝鲜正祖命令平壤监使从附近百姓中选出数名作为守墓人,并命令江东县令每年春、秋两季都要拜谒。不过该陵墓是否为檀君真的墓一直未能得到证明。

发掘

日治时期

檀君陵在日治时代曾被日本考古学家发掘过[2]。1921年,因檀君陵破败,朝鲜士绅屡次进行协商,于1932年成立「檀君陵修筑期成会」,对其进行修复,并于1936年完工[6]

1993年

1993年,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考古学家再次对檀君陵进行发掘。官方的发掘报告称,檀君陵内的文物曾遭到日本考古学家的大肆盗掘和掠夺,壁画也遭到严重破坏。这次发掘出土了两副人骨(称男性遗骸身长超过170厘米)、金铜王冠正面装饰竖板、环带碎片各一片、金铜链式腰带一片、若干铁制棺钉碎片以及许多灰色陶器片[2]

同年,朝鲜学者声称“经过使用电子常磁性共鸣年代测定法后,认定这两具人骨从1993年算起,是5011年以前(即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并表示确认他们是檀君夫妇的遗骨”[7][5]。该陵墓的构造与高句丽时期的坟墓构造相似,朝鲜考古学家认为这是高句丽时代进行修复的结果[2]。朝鲜学者表示,檀君的遗骨之所以没有被腐蚀而保存至今,是因为它埋在了石灰岩地带[2]

迁址

1994年10月,按金日成生前的指示下,檀君陵被迁址[8], 并依照高句丽墓葬样式新建一个檀君陵[9]。 檀君陵占地面积1.8平方公里,由重建部分,石像和陵墓三部分组成。重修后的檀君陵是金字塔型的石陵,高22米,宽50米。墓顶为四方形,入口在陵墓后面,墓室为正方形,各长5.7米,高4.8米,能容10余人。这里有安放着檀君王俭和王后之遗骨的两个棺材。陵台四角有朝鲜虎石雕和象征檀君朝鲜时期琵琶形短剑的剑塔。

影响

抨击日本

1993年8月31日,朝鲜官方机关报民主朝鲜》发文《日帝的檀君抹杀策动》:“根据日本荒唐无稽的建国神话,他们的国家起源年代不能再超过公元前660年,但根据我们的檀君神话和记录,朝鲜的建国年代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300年。因此,日本历史比朝鲜短了1600年以上,文化也自然而然落后。”[10]

民族历史

《东亚日报》称,朝鲜在发掘檀君陵之后,开始强调朝鲜民族始于檀君的单一民族观念[11]

檀君在1997年第一次被列入韩国教科书。

真实性争议

由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禁止外界对檀君陵进行考古研究[12],其真实性一直存在争论[13][14]

  • 首尔大学教授李鲜馥(이선복)指出檀君陵的挖掘存在以下问题与疑点[15]

相关条目

参考数据

  1. 砺波护; 武田幸男. . 中央公论社. 1997. ISBN 4124034067.
  2. 朝鲜考古学研究所、朝鲜文物保存研究所(图);朝鲜社会科学院 等(文);崔奉焕、全德均、崔吉男(翻译). . 外文出版社. [2022-0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23).
  3. . 我们民族之间. 祖国和平统一委员会. [2022-0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22).
  4. 林坚. . [2022-0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01).
  5. 기자, 김윤구. . n.news.naver.com. [2022-0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22) (韩语).
  6. 金成焕. . 景仁文化社. 2009.
  7. . 我们民族之间. 祖国和平统一委员会. [2022-0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22). 据当时对遗物多次进行的测定结果证明,檀君是距今5011(±267)年前出生的实在的人物。
  8. . 我们民族之间. 祖国和平统一委员会. [2022-0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24). 主席很满意,并说:“改建檀君陵的墓址,恐怕数有文兴里立石墓的这一山麓最好。登上这个山顶,就像到了大城山革命烈士陵园一样,前面视野开阔,可以眺望远处,而且离公路还近……坐汽车来参观也方便,我看就在这里改建檀君陵为好。”
  9. . 韩联社(韩国联合通讯社). 2020-10-11 [2022-0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01) (中文).
  10. 古田博司. (PDF). 日韩歴史共同研究报告书 (日韩文化交流基金). 2015, (第1期): 270 [2022-02-06].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5-10-26).
  11. . 东亚日报. 2018-05-16 [2022-0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25) (中文(中国大陆)).
  12. . CNN 日语. [2022-0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29) (日语). 古代の王、檀君の遗体を安置しているとされる檀君陵。北朝鲜は1994年にこの陵を建设し、外部の専门家には中の遗体の确认を许可していない
  13. 杨猛. (书摘). 八旗文化.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22) (中文(台湾)). 朝鲜民族认为自己是优秀的民族,具有不输于中华文明的历史积淀。檀君是神话传说中公元前二千年创建朝鲜的始祖,为了证明本民族的悠久历史,在金日成的授意下,北韩单方面宣布檀君是历史中存在的人物,并且宣称在平壤市江东郡大朴山脚下发现了檀君的陵墓。但北韩禁止外界对檀君陵进行考古研究,加上没有可靠的文献记载,其真实性备受怀疑。
  14. 孙卫国. .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5 (14) [2022-0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24).
  15. 이선복. . 한국사 시민강좌 21. 일조각. 1997: 54.
  16. 田中俊明. . 岩波书店. 1999: 148. ISBN 978-4000108294.
  17. 宫脇淳子. . 扶桑社. 2013: 27. ISBN 978-4594068745.
  18. 冈田英弘. . 文艺春秋. 2001: 130–131. ISBN 4-16-660155-5.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