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速秒殺

机械师》(英語:)是一部於2011年上映的美國動作電影,由賽門·衛斯特執導,傑森·史塔森班·佛斯特所主演,於2011年1月28日在美國和加拿大上映。

机械师
電影海報
基本资料
导演賽門·衛斯特
监制艾爾文·溫克勒
羅伯特·查托夫
大衛·溫克勒
威廉·查托夫
编剧路易士·約翰·卡連諾[*]
李察·威克
剧本路易士·約翰·卡連諾
李察·威克
故事路易士·約翰·卡連諾
主演傑森·史塔森
班·佛斯特
唐納·蘇德蘭
配乐馬克·艾沙姆
摄影艾瑞克·施密特
T·G·赫靈頓
陶德·E·米勒
制片商千年影業
片长93分鐘
产地美國
语言英語
上映及发行
上映日期
  • 2011年1月28日 (2011-01-28)
发行商CBS電影公司
预算4000萬美元[1]
票房7612萬美元[1]
前作与续作
续作極速秒殺2
各地片名
中国大陆
香港
臺灣

本片翻拍自1972年麥可·韋納執導的犯罪動作經典電影《龍虎鐵金剛》,為已故動作演員查理士·布朗遜詹-麥可·文生主演[2]

其續集為《机械师2》。

劇情

故事敘述一名職業殺手亞瑟·畢夏(傑森·史塔森飾)是職業殺手中的「機械師」,所謂「機械師」,是武藝高強、槍法神準,更重要的是心思縝密,在殺完人後會將死者看起來像意外自殺或被盜匪搶劫身亡的模樣,以避免警方的追捕。

劇情一開始,亞瑟聽信老闆迪恩(東尼·高德溫飾)的謊話,誤以為恩師哈利(唐納·蘇德蘭飾)背叛組織,奉命謀殺哈利,亞瑟誘導哈利到了他佈置好的現場時,哈利放棄了抵抗,還幫助亞瑟做好自己被劫車的搶匪開槍打死的假象,所以亞瑟心懷愧疚。

後來亞瑟為了這份愧疚之意,收了哈利的兒子史提夫(班·佛斯特飾)為弟子,並帶著史提夫出任務,在亞瑟的栽培之下,史提夫也逐漸變為一個技藝高妙,手法俐落的「機械師」,但史提夫卻在無意之間得知,原來是迪恩命亞瑟殺父。

亞瑟功高震主,一如恩師哈利的命運,迪恩也想派人殺害亞瑟。但亞瑟展開激烈的反擊,終於與史提夫合作無間地殺了元兇迪恩後,史提夫向亞瑟告別,兩人分道揚鑣。

難忘殺父大仇的史提夫,並不是真的想走,他要殺死亞瑟以雪不共戴天之仇,當他引爆了亞瑟的汽車,正暗自竊喜時,卻沒料到火海中的亞瑟留了一手。

演員

  • 傑森·史塔森 飾 亞瑟·畢夏(Arthur Bishop)
  • 班·佛斯特 飾 史提夫·麥肯納(Steve McKenna)
  • 東尼·高德溫 飾 迪恩·桑德森(Dean Sanderson)
  • 唐納·蘇德蘭 飾 哈利·麥肯納(Harry McKenna)
  • 傑夫·蔡斯 飾 布魯克(Burke)[3]
  • 約翰·麥康諾 飾 安德魯·沃恩(Andrew Vaughn)
  • 米妮·安頓 飾 莎菈(Sarah)
  • 斯圖亞特·格里爾 飾 拉爾夫(Ralph)

製作

艾爾文·溫克勒和羅伯特·查托夫打算1972年的電影《龍虎鐵金剛》重啟。《綜藝》雜誌報導,2009年2月的柏林影展宣布獲得重啟的版權;三個月後宣布,由賽門·衛斯特執導與傑森·史塔森主演[4]。2009年10月,班·佛斯特唐納·蘇德蘭加入本片與史塔森一起參與演出[5]。主要拍攝於10月14日在路易斯安那州紐奧良進行歷時九週的拍攝[6]。拍攝地點包括聖坦曼尼堂區[7]、紐奧良世界貿易中心[8]與艾爾及爾海鮮市場[9]

發行

評價

爛番茄基於156位專業影評人持有53%的新鮮度,平均得分5.6/10[10]Metacritic根據35條評論,得分49(滿分100)[11]

羅傑·艾伯特從四顆星之中給了電影二顆星,「這讓觀眾透露出已接受噪音和動作,它是做得這麼好讓人們幾乎忘了問,為什麼它要這樣做」[12]

票房

由CBS電影公司發行並定於2011年1月28日在美國和加拿大上映。在前一週於第四十五屆超級盃上發布狀況來看,以男性觀眾反應較好[13]

在美國和加拿大,電影票房首週1140萬美元,兩國票房為2910萬美元,其他地區為1670萬美元,全球總計超過5100萬美元[1]

續集

2014年11月,由德國導演丹尼斯·甘塞爾執導續集,傑森·史塔森將回歸飾演亞瑟·畢夏,定於2016年推出[14]

參考資料

  1. . Box Office Mojo. [2011-0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5-07).
  2. . ComingSoon.net. CraveOnline. [2011-0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3-22).
  3. . [2015-03-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08).
  4. McNary, Dave. . Variety. 2009-05-07 [2015-03-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07).
  5. Kroll, Justin. . Variety. 2009-10-14 [2015-03-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07).
  6. Scott, Mike. . The Times-Picayune. 2009-10-26 [2015-03-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16).
  7. Alexander-Bloch, Benjamin. . The Times-Picayune. 2009-10-26 [2015-03-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28).
  8. Scott, Mike. . The Times-Picayune. 2009-11-17 [2015-03-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15).
  9. Scott, Mike. . The Times-Picayune. 2009-11-18 [2015-03-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28).
  10. . Rotten Tomatoes. [2011-04-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22).
  11. . Metacritic. [2011-0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8-31).
  12. Ebert, Robert. . Chicago Sun-Times. 2011-01-26 [2020-09-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11).
  13. Kay, Jeremy. . Screen Daily. 2010-08-08 [2015-03-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28).
  14. . [2015-03-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3-30).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