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作片
历史
从1960年代开始动作片正式成为一个独立的片种,但是其特征从电影早已存在,巴斯特·基顿等艺术家在他们的电影中就已经结合了特殊效果。
作为独立的片种动作片起源于犯罪片,1950年代里动作和暴力描述在犯罪片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强烈,比如斯坦利·库布里克的《杀戮》(1956年)。亚弗列·希治阁在其《西北偏北》中首次展示了一个新的电影手法,仅为表现主人公的体力动作而提供必要的挑战。在占士邦电影系列以及在《不可能的任务》等电影系列里,持续出现专门为了呈现暴力技术和体力表现的英雄剧情。
这些视频的表演不真实,拥有非常强烈的道德评价的观点,与此相对的则是新好莱坞运动中的导演。这些导演表现的动作和暴力体现是开放的,他们是对1968年抗议运动和越南战争造成的社会和政治发展的反应,他们的视频对当时的道德提出质疑,比如就暴力使用对人体的影响的问题。这些视频的代表作包括阿瑟·佩恩的《我俩没有明天》(1967年)和山姆·毕京柏的《日落黄沙》。

李小龙的电影开始了强调人体力量和人体美观的动作片,其中的特征效果包括慢动作、怪异声音等导致了一个亚片种的形成,即是武打片。1980年代最重要的动作片影星包括阿诺·施瓦辛格和席维斯·史特龙,他们利用充满肌肉的主角体态强调动作力量,当时的动作片主题往往包括报仇以及典型的好坏斗争。
1990年代的动作片开始以自嘲和幽默的手法呈现,代表作包括约翰·麦克蒂尔南的《最后魔鬼英雄》(1993年)和詹姆斯·卡梅隆的《真实的谎言》(1994年)。麦克蒂尔南的《终极警探》系列也对其中的英雄进行反想,把主角约翰·麦克莱恩(布鲁斯·威利斯饰)描写成一个有烦恼和缺陷的普通人,但总是能在最后战胜恶人。亚洲动作片的代表明星成龙则常以肢体幽默的方式打斗,而自己经常演出电影中的危险动作,而不使用替身演员。
主题和形式
动作片的许多题材与手法受惊悚片以及战争与西部片很大的影响;动作片以警匪电影占大宗,警匪电影变化后产生黑帮电影为主流,动作片演员往往也需有功夫身手。动作片可分为:
不少动作片以格斗为主、故事为副,剧情发展合理化主角动武理由,动作场面刺激及娱乐观众。其中暴力场景特别戏剧化,是和平社会少见的处境。
参考文献
延伸阅读
- Inness, Sherrie (编). . New York, NY: Palgrave Macmillan. 2004. ISBN 9781403963963.
- Kim, L.S. . Jump Cut:A Review of Contemporary Media. Winter 2006, 48 [2017-09-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8-09).
- Osgerby, Bill; Gough-Yates, Anna; Wells, Marianne. . London, England; New York, NY: Routledge. 2001. ISBN 9780415226219.
- Tasker, Yvonne. . London, England; New York, NY: Routledge. 2002. ISBN 9780203221846.
- Tasker, Yvonne. . London, England; New York, NY: Routledge. 2004. ISBN 9780203645154.
- Heldman, Caroline; Frankel, Laura Lazarus; Holmes, Jennifer. . Sexualization, Media, and Society (Sage). April–June 2016, 2 (2). doi:10.1177/2374623815627789. Pdf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外部链接
![]() |
维基词典中的词条「」。 |
- IMDB Popular Action Title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Welkos, Robert W. . Los Angeles Times. 1996-11-26 [2010-12-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5-11).
- Taylor, John. . New York Magazine. 1991-04-01 [2010-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07).
Template:Filmsbygen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