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煦
杨煦(1908年12月—2013年5月23日),山东曲阜人,浸信会牧师,到高雄县六龟乡六龟教会服务时于当地成立六龟山地育幼院(今「财团法人私立基督教山地育幼院」),列为蒋经国「十一位民间友人」之一。
杨煦 | |
---|---|
个人资料 | |
性别 | 男 |
出生 | ![]() | 1908年12月日
逝世 | 2013年5月23日![]() | (104岁)
国籍 | ![]() ![]() |
配偶 | 林凤英 |
儿女 | 林林林、杨子江、杨平安、杨恩惠 |
职业 | 教师、牧师、育幼院院长 |
宗教信仰 | 基督新教(浸信宗) |
生平纪事
早年生活
杨煦出身为山东曲阜的知识份子家庭[1],生于1908年农历十一月底[2],年幼时就信仰基督教[3],四川省立教育学院毕业后先后做过省府秘书及剧院主任等职[4]。
1948年,杨煦先在台中丰原中学担任教务主任,后转到台中师范学校担任教职,负责当年没人愿意服务的山地班[1]。他教的学生塔里古·普家儒漾,后来成为立委[4][5]。
1953年,杨煦经朋友介绍,与苗栗县泰安乡泰雅族少女林凤英结婚[6]。

收容孤儿
一次杨煦无意中收养一位流浪街头的哑女孤儿林路德,后来又收养一位原住民孤儿刘进万,因而萌生了创办原住民育幼院的念头。1955年,他从台北中华基督教浸信会基督教学院毕业后,奉派到六龟教会服务,接送穷苦病患到远地的屏东基督教医院就医,同时接济几名家境不好的孩童。杨煦乃通过教育部任职朋友的推荐,到六龟中学教书,并以微薄的薪水接济更多家境贫困的学生。妻子回忆当时因没钱,孩子经常抱怨,她只好瞒着丈夫到菜市场捡拾残破菜叶回家煮食。[6]
1964年,杨煦一家来到六龟乡大苦苓,在被荖浓溪、红水溪环绕的偏僻山区创建山地伤残孤儿院[3]。他向六龟中学校长借了六万元,同时标了几个会,凑成十一万元买下三甲大的山坡地,搭建草屋作育幼院[6]。次子杨子江回忆,大苦苓对外的交通被荖浓溪阻隔,一年四季都得涉水而过,雨季时母亲为了买菜,常常翻山出去,一去就是一天[3]。因院地没接水管,夫妇每天得下溪谷来回挑水,后一位亚洲航空的外籍职员美籍厂长白克德(J. E. BURKETT)找来地质钻探专家,又从香港进口特制水管、马达,才解决供水问题[6]。建院两三年后,居民在荖浓溪上自行架设流笼,互相拉来拉去渡河,险象环生,后来六龟乡公所协助建了一座吊桥,才算稍微解决了对外问题[3]。
杨煦回想那时光靠他当牧师和老师的两份薪水,要养活一家人再加上七十几个孤儿,常赊欠六龟各家商店是常有的事,如一位萧姓肉商,六龟育幼院欠了他四年猪肉帐,却也从不讨还。杨煦认为欠债需还钱,否则进不了天国,遂在育幼院后山建了克难猪舍,添购约七十头小猪,再辟地种地瓜树薯喂养,总算还清欠帐。他说直到蒋经国意外造访后,育幼院才有明显改善,那已是1973年的事。[3]
民间友人

1973年6月17日,时任行政院长的蒋经国南下视察,当座车由藤枝沿山路而下之际,他见到国旗在山上飘扬,便询问随行的高雄县长林渊源是不是有一所小学。在得知是一家孤儿院后,众人便从吊桥走过去参观。杨煦起初不信院童的通报,到桥头一看才得知是真是蒋院长来访。蒋经国认为育幼院的地名「大苦苓」不雅,建议建议改名「东溪」。到1980年10月16日为止,蒋经国就来了六次,并在第三次时遇到了院童杨恩典,引起大众注目。[7]
杨煦与萧献泽、张赞盛、罗文堂、戴荣光、吕酒瓶、李忠祥、龚新通、黄斌璋、黄文彦、林寅一同列为蒋经国「十一位民间友人」,日后共雕刻在青年公园的浮雕上[8]。蒋经国七十大寿时,杨煦训练了一只会说「中华民国万岁」的九官鸟,和其他十位民间友人的礼物一起赠送[3]。
院方在荣工处协助下,有了水泥广场,并有东溪大桥取代吊桥[7]。六龟育幼院的院名开始出现在大学服务性社团的海报上,每年寒暑假总有大学生前来支持[6]。军方则以协助台美军演的名义,在此院兴建一栋水泥房舍[3]。历任陆军八军团中将指挥官上任后,逢年过节也一定都来六龟育幼院[1]。当年杨煦收容的第一个孤女,也成家生了三个孩子,每年春节都会来同住一个星期[6]。
暮年岁月
1983年4月2日,吴尊贤文教公益基金会公布杨煦、王贯英等得第一届吴尊贤爱心奖[9]。
杨煦在工作之余继续学习,1990年获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荣誉神学博士学位[10]。1995年,写有《人间佛教与星云大师》的陆震廷为杨煦夫妇写了一本十万字的传记《人性光辉:杨煦·林凤英夫妇与六龟山地育幼院》[11]。1998年,寇顺举牧师南非布道之旅返美途中,过境台湾顺便造访老同学杨煦时,就挑选近百院童中挑选喜爱歌唱、具有潜力的孩子作儿童诗班训练,因此让院童梁文音练就声乐底子[12]。
2013年5月6日,杨煦妻子因卵巢癌逝高雄荣总。同月23日清晨5点许有「原住民孤儿之父」之称的杨煦因心脏衰竭病逝于义大医院,享嵩寿105岁。[13]
家庭成员
杨煦夫妻育有三男一女,次子杨子江、三子杨平安都有博士学位[10]。
长子林林林名字特别,他说母亲怀他回娘家待产,不为娘家接纳,只好在树林生下他,所以父亲取名「杨林林」,后因舅父以赠地条件改从母姓,遂有此名[5]。杨煦还将二儿子杨子江取与「扬子江」同音的,说因特别,儿子就不敢作坏事,另外两个子女杨恩惠、杨平安之名都取自信仰有关[3]。
参考数据
- 黄佳琳. . 《自由时报》. 2013-05-25 [2020-04-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30) (中文(台湾)).
- 朱有铃. . 《自由时报》. 2008-12-06 [2020-04-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4) (中文(台湾)).
- 陈佩周. . 《联合报》. 1993-07-10 (中文(台湾)).
- 颜福江. . 《联合报》. 2008-12-06 (中文(台湾)).
- . 《联合报》. 1977-06-29 (中文(台湾)).
- 翁台生. . 《民生报》. 1979-10-25 (中文(台湾)).
- 吴琼垺. . 《联合报》. 1984-03-22 (中文(台湾)).
- . 《联合报》. 1982-08-24 (中文(台湾)).
- . 《联合报》. 1983-04-03 (中文(台湾)).
- 林享祯. . 《联合报》. 2001-05-16 (中文(台湾)).
- 紫萱. . 《联合报》. 1995-12-02 (中文(台湾)).
- 阮正霖. . 《联合报》. 2007-10-30 (中文(台湾)).
- 林雅惠. . 《中国时报》. 2013-05-25 [2020-04-10] (中文(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