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襖 (稱呼)

棉襖俄語:羅馬化:Vátnyk烏克蘭語羅馬化Vátnyk白俄羅斯語羅馬化Vatnik拉脫維亞語立陶宛語),形容眾數則稱為棉被烏克蘭語羅馬化Vatnyky),或棉絮烏克蘭語羅馬化Váta),是俄羅斯及烏克蘭新詞俚語迷因虛構角色[1]

棉襖
對親俄者貶稱之擬人化角色
2015年烏克蘭基輔,示威者在「抵制俄羅斯電影」運動中使用「棉襖」的形象
首次登場2011年
创作者安東·查德斯基(Антон Чадский)
性別
國籍 俄羅斯
職業俄羅斯民族主義者

此稱呼是包括烏克蘭人在內的東歐人在網路上[2]對支持俄羅斯現代政治體制[3]及其內外政策、極端愛國、持後蘇聯心態[1]、支持俄羅斯政府[3]的堅定俄羅斯民族主義的追隨者[4]貶稱[5][6][7]

該稱呼[2]的詞義被視為含貶義[5][6]粗直語[8],部份觀點視其為仇恨言論[9]。此稱呼常見於俄烏關係的討論[4],用作描述親俄[10];對應的稱呼刁草(Укроп)用於描述親[11]

俄語外,此稱呼還用於烏克蘭語白俄羅斯語拉脫維亞語立陶宛語[12]。跟許多粗直語一樣,「棉襖」也被用作諷刺意味的自嘲之用[8]

起源

這個稱呼來自俄羅斯於絎縫夾克,是蘇聯及俄羅斯基層的本土常見服裝[13][3],並且在2011年俄羅斯國家杜馬選舉後引起的大規模抗議前幾個月,在社交媒體VKontakte中一個自由主義取向,有25000名訂閱者[14]的網路社區「拉什卡-方形棉襖」(Рашка — квадратный ватник)中首次出現[15]。「拉什卡」(Рашка)是對俄羅斯的貶稱,源於該國名稱的英文發音加上俄語-k小後綴[16]。此網路社區後以發佈「俄羅斯總統穿著納粹制服的照片」和「冒犯俄羅斯民族和現任政府代表」為由被法院下令關閉[17]

「棉襖」的擬人化由群主,前極右組織俄羅斯民族團結成員,後成自由主義者[16]的俄羅斯新羅西斯克藝術家安東·查德斯基(Антон Чадский)以網名「Jedem das Seine」借鑒了卡通人物海綿寶寶創作[18][14],並在2011年9月9日發佈在網上:一個以俄羅斯國旗為背景,喝醉酒,身上有與其他「棉襖」毆打的痕跡,瘀傷黑眼睛和紅色酒糟鼻的灰色方形連指手套形狀男人,以顯示「政治媚俗的一個例子」[19]。根據查德斯基的說法,「棉襖」的形象收集了典型俄羅斯人所有負面品質,並譴責俄羅斯社會中發生的不健康現象。正如查德斯基所說,互聯網迷因「結合了左派右派中間派民族主義者共產主義者的所有特徵 ——所有所謂的俄羅斯愛國者」[20]。並指出「『棉襖』的愛國主義是對現政權的完全熱愛」[21]

2012年,迷因在俄羅斯網路社區廣為流傳。2011年-2013年俄羅斯示威時,人們帶著描繪「棉襖」的海報來到博洛特納亞廣場示威[21]。2014年俄烏戰爭爆發後,該迷因流傳到東歐各國網路社區,尤其是烏克蘭[22]

2015年初安東·查德斯基報告稱,他因擔心受到俄羅斯政府的政治迫害,於2014年11月被迫離開俄羅斯前往烏克蘭基輔,並計劃移居德國柏林[23]

2014年後

2014年,在烏克蘭廣場革命背景下,俄語衍生出多個反俄貶義詞,迅速在網絡環境中流行起來,其中使用最多的是帶有貶義的「棉襖」。該稱呼已在反俄社群中得到普遍接受[24]。「棉襖」並成為廣場革命支持者對烏克蘭和俄羅斯內部對手的稱呼[15] 。在俄羅斯境內,「棉襖」開始被反對派用來形容思想保守的俄羅斯人。同時,網絡俚語中的「棉絮」一詞失去了2003年以來存在的委婉含義,意為「失敗」。「棉絮」成為「棉襖」的代名詞。然而,「棉襖」一詞的政治含義尚未在俄羅斯人的日常生活中植根,其僅在互聯網上傳播[25]

2017年,一名薩拉托夫居民因在VKontakte發表「安排一場大屠殺」的針對「棉襖」組織言論 ,被法院根據《俄羅斯聯邦刑法》第282條判處160小時強制勞動[26]。檢察官辦公室為了確定原告仇恨對象,在起訴書中使用了「棉絮/棉襖」一詞[27]

語言學

像許多粗直語一樣,「棉襖」這個詞經歷了貶稱的典型演變[28]——被攻擊的群體首先賦予這個詞一個中性或積極的意義,然後開始用這個意義來認同自己(參見丐軍[29]。出現了詩歌《我是棉襖和科羅拉多》(Ватник я и колорад,「科羅拉多」指「科羅拉多金花蟲」,因顏色接近喬治絲帶,因此借喻為俄羅斯民族主義者),《我是不朽軍團的棉襖》(Я ватник из бессмертного полка)和歌曲《我是棉襖,我是同一個科羅拉多》(Я ватник, я тот самый колорад)[8]

評論

出現

記者康斯坦丁·斯科爾金(Константин Скоркин)表示,「棉襖」迷因是「與斯大林的個人崇拜有關的俄羅斯愛國主義象徵」[30],然而,在對立的情況下,最初嘲笑「極端愛國主義的醜陋形式」的「棉襖」和「刁草」等詞卻成為「每個人都排在另一對立面」的標籤;斯科爾金認為,在日益非人化的背景下,使用這種詞彙是一種典型的「非友即敵」劃分[30]。語言學博士候選人伊琳娜·列萬蒂娜(Ирина Левонтина)指出,在俄烏戰爭的背景下,「棉襖」一詞最初被用作「照單全收電視宣傳的俄羅斯帝國意識愚蠢載體」,後來被攻擊者將之採用為自稱。於是「擁護帝制的人」開始說:「對,我們是棉襖,我是棉襖,我是棉襖。」語言學家將這種情況比作「無套褲漢」這個詞,起初是一種貶稱,後來成為法國大革命者的自稱[31]

特徵

根據人類學家和民俗學家M·D·阿列克謝耶夫斯基(М. Д. Алексеевского)的說法,網路文化中「棉襖」的特徵是「『克瓦斯愛國主義』、仇外心理和反猶主義的挑釁形象」[32]。根據烏克蘭記者奧列格·卡爾皮亞克(Олега Карпьяка)的說法,「棉襖」是「一個堅定的俄羅斯愛國者的集體形象,狂熱地致力於『俄羅斯世界』的理念」[33]

「仇恨言論」

俄羅斯語言學家加桑·侯賽諾夫(Гаса́н Гусе́йнов)對這個詞作了這樣的評價:「棉襖是為窮人、弱勢群體準備的一件衣服,他們一無所有,隨時準備穿到生命的盡頭。它表示一個基層無法反抗那些壓迫他一生的人。這是一個非常令人反感的詞[13]。」侯賽諾夫認為這個詞是在俄烏衝突背景下出現其中一種「仇恨言論」的表達方式之一[34]。其他專家也做出了類似的評估[35]。語言學家馬克西姆·克龍高茲(Макси́м Кронга́уз)指出,這個「仇恨言論」也有社會含義,因為棉襖是「不是社會最高階層」的衣服[2]。克龍高茲認為,「當一方或另一方被創造出冒犯性稱呼時,就會產生特別的仇恨言論,因為我們熟悉的卡扎普、莫斯卡爾一撮毛(Хохол)已不再冒犯任何人:它們反感度已減弱。因此,形容親俄公民的稱呼『棉襖』出現了——這裡不僅是民族色彩,而且是社會色彩:棉襖是社會最下層的衣服(或者是營地的衣服,或者是工人的衣服)[36],因此也是社會地位上的貶低[37]。」

索瓦(Сова)信息分析中心的資料指出,在這場衝突的背景下,這個詞經常被俄羅斯民族主義者和廣場革命支持者使用,形容「懷念蘇聯家長式領導的俄羅斯支持者」[38]。在烏克蘭電視頻道《聯合24》網站上發表的一篇文章中,「棉襖」一詞被解釋為「積極支持『俄羅斯世界』理念與偉大的蘇聯過往之俄羅斯人和烏克蘭人」,而「俄羅斯世界」一詞被理解為「恢復俄羅斯對前蘇聯所有領土的中心主義影響之想法」[39]

文化學家D·A·拉琴科(Д. А. Радченко)和A·S·阿爾希波娃(А. С. Архипова)指出了「棉襖」與「靴子」(Валенок)這個詞的語義配對(對心胸狹隘、未受過教育、「遲鈍」的人不屑一顧的俚語)[40]

俄羅斯語言學家阿列克謝·米赫耶夫(Алексей Михеев)指出,在2015年,「像『棉襖』和『刁草』這樣的冒犯性詞語改變了意義……它們開始被諷刺地用來自嘲,這些詞語的語義變得模糊。」米赫耶夫指出,這些詞開始被用作「自相矛盾的標識」和「投入使用」,比如「我是棉襖,我為此感到自豪」[41][42]。俄羅斯語言學家、語言學博士候選人、俄羅斯科學院俄語研究所高級研究員伊琳娜·萊文蒂娜(Ирина Левонтина)也對此提出了關注[43]。《俄羅斯報》附錄中的一篇文章,作為對宣傳使用「棉襖」一詞的回應,建議回顧相關服裝在俄羅斯歷史上的作用[44]

2015年10月,烏克蘭媒體在基輔討論創建一本涵蓋頓巴斯戰爭的特殊詞典的想法,以促進使用中性字眼來描述衝突[45]。此外,烏克蘭信息政策部副部長塔蒂亞娜·波波娃(Татьяна Попова)隨後表示,建議記者避免使用「冒犯某人」的詞語,例如「棉襖」[46]

衍生

與此同時,出現了「繡娘」(Вышиватника)的稱呼,以形容烏克蘭的沙文愛國主義支持者[47]。它結合了兩個詞:「維什萬卡」和「棉襖」,「繡娘」對那些不認同他觀點的人持極度消極的態度,就像「棉襖」一樣咄咄逼人[48]

在俄烏戰爭中,除了「刁草」稱呼外,還有烏克蘭版本的「棉襖」——一個漫畫互聯網模因「油封」(Сальник),它與「棉襖」有許多相似之處,並展示了負面特徵,形像以一塊帶有小俄羅斯文化特徵(烏克蘭哥薩克劉海、圍巾)的脂肪裝飾[49]

參見

參考來源

  1. . 2014-08-13 [2023-0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8-13) (乌克兰语).
  2. Белов 2016,第402頁.
  3. Белов 2016,第401頁.
  4. Белов 2016,第401,402頁.
  5. Fialkova, Larisa; Yelenevskaia, Maria. . Folklorica. 2016-04-14, 19 [2018-08-01]. ISSN 1920-0242. doi:10.17161/folklorica.v19i1.5721可免费查阅.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6) (英语).
  6. Devlin, Anne Marie. . Russi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2016-11-25, 9 (1): 53–70. ISSN 1940-9419. S2CID 151382929. doi:10.1080/19409419.2016.1219642 (英语).
  7. . Jim Kovpak. 2015-06-09 [2023-0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4) (英语).
  8. Радченко, Архипова 2018,第210頁.
  9. Радченко, Архипова 2018,第197頁.
  10. Белов 2016.
  11. Белов 2016,第400頁.
  12. Vija Beinerte. . Latvijas Avīze. 2014-10-17 [2017-08-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5) (拉脱维亚语).
  13. . Радио Свобода. 2014-09-18 [2015-08-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8) (俄语).
  14. . gazeta. 2014-04-10 [2023-0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01) (乌克兰语).
  15. Ляшенко 2017.
  16. . snob. 2014-10-14 [2023-0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01) (俄语).
  17. . svoboda. 2016-11-16 [2023-0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24) (俄语).
  18. Радченко, Архипова 2018,第201頁.
  19. Сорокин 2015,第22頁.
  20. . Интернет-издание ГОРДОН. 2015-07-03 [2015-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24) (俄语).
  21. . newkaliningrad. 2014-11-25 [2023-0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16) (俄语).
  22. . vlasno.info. 2015-10-01 [2023-01-01] (乌克兰语).
  23. . 24tv.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02) (乌克兰语).
  24. (PDF). Вопросы прикладной лингвистики, Москва, 2014. Стр. 99-107. 2015-09-15 [2023-01-0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5-10-03) (俄语).
  25. Белов 2016,第403頁.
  26. . BBC. 2020-02-27 [2023-0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3) (俄语).
  27. . snob. 2017-02-14 [2023-0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01) (俄语).
  28. Радченко, Архипова 2018,第214頁.
  29. Радченко, Архипова 2018,第211頁.
  30. Скоркин К. Общий язык ненависти // Отечественные записки. — 2014. Вып. № 6(63).
  31. . Интернет-издание ГОРДОН. [2016-0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09) (俄语).
  32. Алексеевский 2013,第16—17頁.
  33. . BBC. [2015-08-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16) (俄语).
  34. Ефим Шуман, Анастасия Буцко. . Deutsche Welle. 2015-03-24 [2015-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24) (俄语).
  35. . Новое время (украинский журнал). [2015-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1-21) (俄语).
  36. . Сноб. [2015-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31) (俄语).
  37. . Новая газета. [2015-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15) (俄语).
  38. . Наталия Юдина, Вера Альперович; под редакцией Александра Верховского. ИАЦ «СОВА». 2014-07-14 [2023-0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15) (俄语).
  39. . Елена Капустян. 24tv.ua. 2015-04-11 [2023-01-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0-04) (俄语).
  40. Радченко, Архипова 2018,第202頁.
  41. . Лента.ру. 2016-01-08 [2016-0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08) (俄语).
  42. Елена Новоселова. . Газета.ru. 2015-03-16 [2015-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15) (俄语).
  43. (俄语).
  44. . Российская газета. 2015-12-07 [2015-12-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21) (俄语).
  45. . NEWSru.com. 2015-10-24 [2016-0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24) (俄语).
  46. . Лента.ру. 2015-10-24 [2016-01-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15) (俄语).
  47. . Сноб (журнал). [2015-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4) (俄语).
  48. . Вести. Репортер. [2015-07-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1-12) (俄语).
  49. Агитационные материалы как средства информационной войны в условиях невооруженного политического конфликта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Устич А. А., Громакова В. Г. . М.: Российская инженерная академия. 2018: 87, 102, 122 (俄语).

參考資料

外部鏈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