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卓伟

梁卓伟GBSJP英语:[7]1972年11月6日),为现任香港赛马会慈善及社区事务运行总监,负责监督马会慈善信托基金等事务。2013年至2022年期间,他担任香港大学医学院院长一职,为历来任期最长的院长,并为首任施玉荣伉俪基金教授。梁卓伟为香港公共卫生医学专科有限度注册医生,前香港食物及衞生局副局长及行政长官办公室主任。

梁卓伟
GBS JP FRCP FRCPE FFPH 香港社会医学学院院士 香港内科医学院荣誉院士 香港医学专科学院院士(社会医学)[1]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第40任院长
任期
2013年8月1日—2022年7月31日
前任李心平
继任刘泽星
第5任香港行政长官办公室主任
任期
2011年9月30日[2]—2012年6月30日
行政长官曾荫权
前任谭志源
继任邱腾华
第1任香港食物及衞生局副局长
任期
2008年9月18日[3]—2011年9月29日
局长周一岳
前任新职位
继任陈肇始
个人资料
出生 (1972-11-06) 1972年11月6日[4]
 英属香港
父母梁少达(父)[5]
居住地香港
学历西安大略大学MD
哈佛大学公共卫生硕士
香港大学MD[1]
母校番禺会所华仁小学
香港华仁书院
Stonyhurst College
Crescent School
宗教信仰天主教[6]

早年生活与教育

梁卓伟在香港出生,曾就读番禺会所华仁小学香港华仁书院两年(1984年至1986年)[7][8][9][10]。其外祖父英国人[11]。他其后在英国兰开夏斯托尼赫斯特学院(1986-1989)[12]加拿大克里森特中学(1990)[13]完成中学课程。他中二[14],他13岁[15]时,因为其父亲任职一跨国公司,全家移民加拿大[16]

梁卓伟毕业于西安大略大学,主修化学并副修音乐[14][17]。他在同大学就读医学,最初专攻神经外科但后来转为公共卫生[7],然后在多伦多大学完成家庭医学专科实习[18]。1999年,他考获哈佛大学公共卫生硕士[19],及后取得香港大学医学士学位[1]

职业生涯

1999年,梁卓伟加入香港大学医学院(今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任社会医学系助理教授[20][21]。2004年,公共衞生学院成立后,晋升为副教授[20]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疫情期间,他设立并带领公共衞生学院的传染病流行病学研究小组[22]

他在2004至2005年间以武见计划研究员身份在哈佛大学交流[23][24],回港后和舒菱(Catherine Mary Schooling[25])重启和改革「九七的儿女」计划[26],由原本只为期18个月,扩展为跟进大部份1997年4月至8月于香港出生的婴儿的终身纵向研究[26]

2006年[20],梁卓伟以33岁之龄[16],成为香港大学历史上其中一位最年轻的正教授[22]。他在2006至2008年是香港社会医学学院副院长和公共卫生医学学监[1]

加入政府

2008年,梁卓伟加入香港政府,成为首任食衞局副局长,乃首批被时任行政长官曾荫权委任的副局长[27]。梁卓伟在香港市民中的熟悉程度,为当时副局长之冠[28]。外界对他的评价好坏参半,在处理2008年三聚氰胺奶粉事件2009年H1N1猪流感疫情上被称赞专业[29]。然而,他亦被批评作风官僚和只懂从医学角度审视问题[29]

2011年,曾荫权委任梁卓伟为第5任行政长官办公室(特首办)主任[30],任内曾为曾荫权任期尾声出访巴西时入住总统套房一事[31][32]辩护[33][34]。后来审计署批评曾荫权外访安排未有适当使用公帑[35][36][37],梁卓伟指自己作为特首办主任,虽然未必知道所有细节,但仍需负上全责[38]

2012年5月,梁卓伟被问及个人去留,以英国文豪威廉·莎士比亚作品《亨利五世》的著名台词「Turn him to any cause of policy,the Gordian knot of it he will unloose」回应。有议员指该句原意是指要用不常规的方法解决问题,但亦有「快刀斩乱麻,早走早着」之意[39]

回归学术界

2012年,完成政府任期后,梁卓伟回归香港大学担任社会医学系系主任,直至翌年该学系并入公共衞生学院[20]。同时,他亦担任香港大学学生宿舍志新学院[20]。这段期间他也署任公共衞生学院院长[1][21]

2013年8月,梁卓伟以40岁之龄出任港大医学院第40任院长暨公共衞生医学讲座教授,是港大医学院历来第二年轻的院长[40]

梁卓伟上任后,医学院设立了「飞跃奖学金」(Springboard Scholarships)及「毅行医路奖学金」(Second Chance Scholarship)计划,鼓励来自少数族群或弱势社群背景的学生入读医学院[41][42]。此外他亦带领多项大型改革,包括:

2017年,有报道指他与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张翔是下任港大校长人选的最后两强,惟最终校务委员会选择张翔[53][54]

2018年2月,港大校董会批准梁卓伟续任港大医学院长至2023年[55][56][57]

前公共衞生学院院长福田敬二在2021年退休后[58],梁卓伟再度署任院长[59]

2021年11月21日,梁卓伟宣布辞去院长及校内职务,但会留任至2021-22学年完结[60][61][62][63][64][65][66][67]。同日,香港赛马会指梁卓伟将于8月接替离任的张亮,出任慈善及社区事务运行总监,负责发展及推行慈善策略及政策,并直接向行政总裁应家柏汇报[68][69]

其他职位

港大职务以外,梁卓伟亦曾任亚太衞生体系与政策观察组织首任主席(2010-2014)、香港医学专科学院院务委员(2012-2019)、世界卫生组织传染病流行病学及控制合作中心首任联席总监和、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成员(2014-2019)[1]青年发展委员会成员(2018-2022)[70][71]。他现时是医院管理局大会成员(2013年至今)[72]、基层医疗健康发展督导委员会成员(2017年至今)[73]、亚太衞生体系与政策观察组织策略技术咨询委员会召集人(2018年至今)[1]香港科学园的医衞大数据深析实验室主任(2020年至今)[1]

他也是北京协和医院客座教授,和国家衞生健康委员会卫生发展研究中心教授级客座研究员[1]

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期间,梁卓伟是四位向香港政府提供抗疫意见的专家之一[74]

梁卓伟是香港再出发大联盟的共同发起人之一;该大联盟由两位前行政长官暨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董建华梁振英牵头成立。[75]

学术上,梁卓伟曾任《公共衞生杂志》 联席主编 (2008-2013)[76][77]、《流行病》首任联席编辑和《衞生政策》副编辑[1]。他目前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报》创刊副编辑[78]和《英国医学期刊》顾问委员会成员[79]

研究

2003年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疫情期间,梁卓伟创建并率领香港大学公共衞生学院传染病流行病学研究小组[22]

梁卓伟的研究涉及多个大型纵向研究计划,包括「九七的儿女」、「爱 + 人」计划及衞生署长者健康服务队列,追踪数以万计的个人数据,以探究非传染性疾病的病因[26][59][80]

个人生活

梁卓伟信奉天主教[6]

医学外,梁卓伟亦因其母亲于庇理罗士女子中学任教音乐而钟情音乐[14]。他曾为香港小交响乐团香港管弦乐团委员会委员[81],现时,他是香港大学学生会管弦乐团首席指挥[82]、香港儿童交响乐团荣誉客席指挥[83]、亚洲青年管弦乐团委员会成员[84]西九文化区管理局表演艺术委员会成员[85]

相关争议

2008年梁卓伟加入政府任食物及衞生局副局长,但其香港大学的教席获保留,只是停止支付薪金。此安排被香港大学学生会及校友质疑欠缺承担,但他指两者并无利益冲突,停薪留职是跟随大学及政府机制[67][86]。另外,他当时持有加拿大国籍,而《基本法》规定所有香港特别行政区主要官员(包括司局长)均不能拥有外国国籍。虽然副局长不属主要官员,但由于日后有机会署任局长,梁卓伟及其他同时获任命的副局长的外国国籍引起不少争议[87][88]。梁卓伟最终决定放弃加拿大国籍[89][90]

2020年1月25日,梁卓伟与政府官员出席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疫情的记者会,呼吁市民配戴口罩,但他和与会者均没有配戴。被问及为何没配戴口罩时,他更声称「戴口罩无办法讲嘢」(戴口罩无法说话),说法备受批评[91]。他于翌日致歉[92][93][94]

涉嫌丑闻

2022年1月,Omicron变种病毒株开始在香港传播,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曾于1月4日的记者会上表示,暂时不会「收紧措施」。

惟当日下午出现一宗源头不明的初步阳性个案(后被证实跟已知个案有流行病学关连)。梁卓伟当晚即传私人消息予林郑月娥和食物及衞生局局长陈肇始,要求政府在24小时内「收紧防疫措施」,使政府在翌日公布其一系列「收紧防疫措施」[95],并透露「除非永久封关,否则本港只会变为风土病[96]

奖项与荣誉

参考文献

  1. .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 [2022-06-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09).
  2. .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 2011-09-30 [2022-06-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09).
  3. .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公共衞生学院. [2022-06-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09).
  4. . Webb-site.com. [2021-1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1) (英语).
  5. . 九龙华仁书院安省旧生会. 2013-05-28 [2020-09-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4).
  6. . 公教报 (3788). 2016-09-23 [2022-06-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08).
  7. Chan, Rachel. . 信报财经新闻. 2017-08-02 [2020-09-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4) (英语).
  8. 关慧玲. . 东周刊. 2013-03-19 [2022-06-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09).
  9. . 苹果日报. 2013-05-29 [2022-06-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09).
  10. . 太阳报. 2010-07-11 [2010-07-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7-14).
  11. . 东方日报. 2009-12-31 [2021-1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1).
  12. (PDF). 斯托尼赫斯特学院旧生会通信. Vol. 303 (斯托尼赫斯特学院旧生会). 2011年12月 [2020-09-04].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0-09-04) (英语).
  13. . 克里森特中学. 2020-05-19 [2020-09-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4) (英语).
  14. Chou, Oliver. . 南华早报. 2011-04-03 [2021-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2) (英语).
  15. . 中国新闻社. 2008-05-30 [2022-06-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09).
  16. Watts, Geoff. . 《柳叶刀》. 2018, 391 (10121): 650 [2022-02-03]. PMC 7137075可免费查阅. PMID 29617258. doi:10.1016/S0140-6736(18)302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03) (英语).
  17. Mackay, John. (PDF). Synapse (香港: 香港内科医学院). 2018年11月 [2021-05-02].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1-05-02).
  18. .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 2008-09-18 [2009-05-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5-11).
  19. . 哈佛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 2013-08-05 [2020-09-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04) (英语).
  20. . 领英. [2020-09-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9).
  21. .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公共衞生学院. [2020-09-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0).
  22. (PDF). 香港: 医院管理局. [2020-05-26].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0-06-10) (英语).
  23. . 哈佛校报. 2004-09-30 [2020-09-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9) (英语).
  24. . 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 [2020-06-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0) (英语).
  25. .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公共衞生学院. [2022-06-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0).
  26. Schooling, Catherine Mary; Hui, Lai Ling; Ho, Lai Ming; Lam, Tai-Hing; Leung, Gabriel M. . 《国际流行病学杂志》. 2012, 41 (3): 611–620 [2022-06-10]. PMID 21224275. doi:10.1093/ije/dyq243可免费查阅.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0) (英语).
  27. (新闻稿). 香港: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 2008-05-20 [2009-05-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7-21).
  28. (新闻稿). 香港: 香港大学民意研究计划. 2009-04-14 [2009-05-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8-01).
  29. . 东方日报. 2011-10-01 [2012-06-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30. (新闻稿). 香港: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 2011-09-30 [2022-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3).
  31. . 苹果日报. 2012-04-26 [2022-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3).
  32. . Now新闻. 2012-04-25 [2022-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3).
  33. (新闻稿). 香港: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 2012-04-25 [2022-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3).
  34. . 东方日报. 2012-04-26 [2022-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3).
  35. . Now新闻. 2012-05-31 [2022-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3).
  36. . 晴报. 2012-04-26 [2022-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3).
  37. . 新传网 (香港树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系). 2012-05-31 [2022-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3).
  38. . 香港电台. 2012-05-31 [2012-06-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1-06).
  39. . 东方日报. 2012-05-10 [2022-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3).
  40. 杜洁心. . 香港01. 2017-11-20 [2020-09-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5).
  41. (新闻稿). 香港: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 2014-08-08 [2020-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1).
  42. . 香港大学. 2019-05-30 [2020-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1).
  43. .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生物医学学院. [2022-04-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27) (英语).
  44. .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急诊医学系. [2022-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3).
  45. . HKU Health System, Li Ka Shing Faculty of Medicin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2020-09-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5) (英语).
  46. (新闻稿). 港怡医院. 2017-03-21 [2022-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3).
  47. . 医学院通信. Vol. 23 no. 2 (香港: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 2018年11月 [2020-09-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5) (英语).
  48. (新闻稿). 香港: 香港大学. 2017-06-28 [2022-06-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4).
  49. 黄卓然. . 香港01. 2017-06-28 [2022-06-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4).
  50. . 香港经济日报. 2017-06-28 [2022-06-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4).
  51. . 医院管理局. [2022-06-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4).
  52. . 香港大学通信. Vol. 26 no. 2 (香港: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 2018年11月 [2022-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3) (英语).
  53. . 众新闻. 2017-12-14 [2022-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3).
  54. 彭毅诗. . 香港01. 2017-12-19 [2022-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3).
  55. (PDF). 医学院通信. Vol. 23 no. 2 (香港: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 2021年12月 [2022-02-03].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2-02-03) (英语).
  56. . 苹果日报 (2018-02-26). [2022-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3).
  57. 邓颖琳; 邝晓斌. . 香港01. 2018-02-26 [2022-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3).
  58. . 明报. 2021-11-25 [2022-0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25).
  59. .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公共衞生学院. [2022-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6).
  60. . 众新闻. 2021-11-21 [2022-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3).
  61. . am730. 2021-11-21 [2022-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3).
  62. . 独立媒体. 2021-11-21 [2022-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3).
  63. . 香港电台. 2021-11-21 [2022-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3).
  64. . 信报财经新闻. 2021-11-21 [2022-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3).
  65. . 明报. 2021-11-22 [2021-1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22).
  66. . 头条日报. 2021-11-21 [2022-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3).
  67. . 香港经济日报. 2021-11-21 [2022-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3).
  68. (新闻稿). 香港: 香港赛马会. 2021-11-21 [2022-06-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4).
  69. . 香港电台. 2021-11-21 [2022-06-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4).
  70. . 香港电台. 2018-03-28 [2022-06-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5).
  71. (新闻稿). 香港: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 2022-03-31 [2022-06-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5).
  72. . 医院管理局. [2022-06-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5).
  73. (新闻稿). 香港. 2017-11-29 [2017-1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03).
  74. .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 2020-01-25 [2022-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6).
  75. . 香港再出发大联盟. [2022-01-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1-31).
  76. Gray, Selena; Leung, Gabriel. . 《公共衞生杂志》. 2008, 30 (1): 1 [2022-06-16]. doi:10.1093/pubmed/fdn012可免费查阅.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6) (英语).
  77. Ashton, John. . 公共衞生杂志. 2014, 36 (2): i [2022-06-16]. doi:10.1093/pubmed/fdu037可免费查阅.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6) (英语).
  78.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报》. [2022-03-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28) (英语).
  79. . 《英国医学期刊》. [20220-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6) (英语).
  80. Leung, Gabriel M; Ni, Michael Y; Wong, Paul TK; Lee, Paul H; Chan, Brandford HY; Stewart, Sunita M; Schooling, C Mary; Johnston, Janice M; Lam, Wendy WT; Chan, Sophia SC; McDowell, Ian; Lam, Tai Hing; Pang, Herbert; Fielding, Richard. . 《国际流行病学杂志》. 2017, 46 (2): e1 [2022-06-16]. PMID 25617647. doi:10.1093/ije/dyu257可免费查阅.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6) (英语).
  81. . 西九文化区. [2022-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6).
  82. . 香港大学学生会管弦乐团. [2021-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2) (英语).
  83. . 香港儿童交响乐团. [2021-05-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2).
  84. . 亚洲青年管弦乐团. [2021-06-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4).
  85. . 西九文化区管理局. 2021-01-19 [2022-06-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5.
  86. . 香港电台. 2008-06-04 [2008-06-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6-07).
  87. . 苹果日报. 2008-05-30 [2022-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6).
  88. . 东方日报. 2008-02-06 [2022-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6).
  89. . 香港电台. 2008-06-04 [2008-06-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6-07).
  90. . 头条日报. 2008-06-05 [2022-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6).
  91. . 立场新闻. 2020-01-25 [2020-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6).
  92. . 立场新闻. 2020-01-27 [2020-0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27).
  93. . 香港电台. 2020-01-27 [2020-0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27).
  94. . 香港商业电台. 2020-01-27 [2022-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6).
  95. . 头条日报. 2022-01-05 [2022-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6).
  96. 港大梁卓伟妖言惑众阻强检并止通关
  97. . 香港大学. [2020-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6).
  98. (新闻稿).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 2012-06-30 [2022-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6).
  99. .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 [2022-06-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1).
  100. . 美国国家医学院. [2022-06-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6) (英语).

外部链接

学术机关职务
前任:
李心平
香港大学医学院院长
2013年8月1日-2022年7月31日
继任:
刘泽星
官衔
前任:
谭志源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办公室主任
2011年9月30日-2012年6月30日
继任:
邱腾华
前任:
新职位
食物及衞生局副局长
2008年9月18日-2011年9月29日
继任:
陈肇始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