桶孔隔膜
桶孔隔膜()是擔子菌門傘菌綱真菌菌絲中的一種隔膜[1],為真菌最複雜的一種隔膜[2],最早於1962年由美國真菌學家羅耶·摩爾與詹姆士·麦卡利尔(James Mcalear)發現與描述[3]。擔子菌門中,只有傘菌綱的物種(即蕈類)有觀察到桶孔隔膜,柄鏽菌綱與黑粉菌綱的物種則闕如[1][4][註 1]。
形態
桶孔隔膜的特徵為隔膜在中央孔洞的周圍膨大,形成桶狀的結構,兩側通常被名為桶孔覆墊[註 2]的特化膜狀胞器所包圍[4][6]。隔膜中的孔洞大小約為0.1-0.2微米,可使細胞質在前後兩細胞間流動,也可使粒線體、細胞核等胞器通過,其通透性隨菌絲的生長狀態而改變,可用以調節物質的流動[1][4]。
雙核與單核的菌絲中,桶孔隔膜的形態與組成有所不同,當兩株真菌的菌絲發生胞質融合而從單核變為雙核時,原有的桶孔隔膜會被分解,並新形成結構較穩定的桶孔隔膜[7]:178。單核菌絲的桶孔隔膜是由內質網衍生的構造,亦與內質網相連,雙核菌絲的桶孔隔膜則是雙層膜的構造,不與內質網相連。另外單核菌絲的桶孔覆墊上有許多孔洞,使細胞質與胞器通透,雙核菌絲的則沒有孔洞,且桶孔隔膜的兩端開口還可能被栓狀構造堵住,推測是為維持雙核體中異質雙核的狀態,防止細胞核在細胞間流動。有研究顯示白絨鬼傘為一例外,其雙核菌絲中的桶孔隔膜萎縮,形成如子囊菌門真菌般的簡單隔膜,因此有細胞核通透的現象[8]。
組成
桶孔隔膜最內層的組成成分為幾丁質,外側則為次生細胞壁,成分為幾丁質與R-葡聚糖以共價結合而成的的聚合物,而菌絲本身在次生細胞壁之外,尚有由S-葡聚糖組成的初生細胞壁。單核與雙核菌絲的桶孔隔膜的組成可能不同,前者的桶孔隔膜可被幾丁質酶與葡聚糖酶分解,後者的則比較穩定,不被這些酵素分解[7]:183。
機制
桶孔隔膜的產生過程可能有微絲的參與,當桶孔隔膜往中間生長時,孔洞的縮小導致微絲束的緊縮,且隔膜中的栓狀物質受壓增加,使隔膜不能再往中間生長,而轉而向兩側延展,形成桶狀的突起構造[7]:185。
多數擔子菌的桶孔隔膜平時沒有堵塞[5],有些種類的桶孔隔膜中央孔洞中則可能有狀如軟木塞的阻塞物,亦有微絲通過[7]:185,但這些阻塞物也不一定都能阻斷細胞質的流通[5],有研究顯示當菌絲發生損傷時,桶孔隔膜會迅速被堵塞,以避免鄰近細胞的細胞質外流,堵塞的過程分為兩階段,第一階段在30秒內即發生,將孔洞的兩端開口堵上,第二階段則在10分鐘內完成,將孔洞完全填滿。用於堵塞孔洞的物質成分仍不明,有微絲、內質網與桶孔覆墊等多種說法[5]。
相關條目
- 扣子體:另一種擔子菌門真菌菌絲的特有結構。
註釋
- 某些鏽菌使用一種形似滑輪的結構來堵住隔膜上的孔洞。[5]
- 英語:,因其在顯微鏡視野中的形狀像圓括號()而得名。
參考資料
- Sumbali, G.; Johri, B.M. . Alpha Science International. 2005: 5 [2016-02-18]. ISBN 978-1-84265-153-7.
- N.A. Gow, Geoffrey M. Gadd. . . 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 2007: 91. ISBN 0585275769.
- Sumbali 2005, p. xii
- Sharma, O.P. . Tata McGraw-Hill. 1989: 212 [2016-02-18]. ISBN 978-0-07-460329-1.
- Paul Markham. 98 (10). Mycological Research: 1089-1106. 1994. doi:10.1016/S0953-7562(09)80195-0.
- Miles, P.G.; Chang, S. . World Scientific. 1997: 17 [2016-02-18]. ISBN 978-981-02-2877-4.
- D. Moore, L. A. Casselton, D. A. Wood, J. C. Frankland (编). .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5 [2018-09-09]. ISBN 05213016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09).
- Dube, H.C. . Vikas Publishing House Pvt Limited. 2009: 261–262 [2016-02-26]. ISBN 978-81-259-14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