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园街
行政区划

桃园街是新竹州第二大都市,作为茶的中心地占了全台湾七成的产额。
桃园街在台湾日治时期行政区划的十二厅时期原属桃涧堡之桃园街、大树林庄、小桧溪庄、大桧溪庄、水汴头庄、埔仔庄、中路庄、崁仔脚庄等8街庄。1920年10月,上述8街庄合并为「桃园街」,辖域内分为桃园、大树林、大桧溪、小桧溪、水汴头、埔子、中路、崁子脚八个大字。
- 桃园大字下有「武陵」、「公馆头」、「中南」、「长美」小字名
- 埔子大字下有「埔子」、「北门埔子」、「八角店子」小字名
- 水汴头大字下有「水汴头」、「下埔子」小字名
仕绅
- 有位带勋者:樋口宪、松尾繁治、青木行清、本山直枝、内田芳雄、简朗山、野口勇、宫川法船、日原清房、佐伯实、远藤彦太、石原彪、小川英秀、相泽卯三郎、东树次郎、山内种雄、关谷德春、森本辰喜、岸藤次郎、阿部安、三反园长左卫门、椎原贞义、荒卷庆三、平山哲太郎、石井祖一、堀笼竹治、葛西谛住、白山三吉、松本丰、栗山英太郎、赤崎义雄、鹿住陟伦、村冈哲四郎、二宫德次郎、木原荣三、大庭光藏
- 有绅章者:简朗山、刘清奇、简揖、黄全发、黄玉书、郑永南[1]
交通
- 桃园车站
- 桃园轨道株式会社
教育
中等教育
- 新竹州立桃园农业学校(1938年)(今国立桃园高级农工职业学校)
- 新竹州立桃园家政女子学校(1941年)→新竹州立桃园农业实践学校(1944年)(今国立桃园高级中学)
初等教育
- 台北国语传习所桃仔园分教场(1897年)→桃仔园公学校(1898年)→桃园公学校(1905年)→桃园第一公学校(1934年)→武陵国民学校(1941年)(今桃园市桃园区桃园国民小学)
- 桃仔园小学校(1902年)→桃园寻常高等小学校(1905年)→桃园国民学校(1941年)(战后废校,原址今统领百货桃园店)
- 桃园公学校埔子分教场(1923年)→埔子公学校(1928年)→星冈国民学校(1941年)(今桃园市桃园区中埔国民小学)
- 桃园第二公学校(1934年)→春日国民学校(1941年)(今桃园市桃园区东门国民小学)
设施
宗教
台湾民间信仰

西庙
寺庙名称 | 创建时间 | 主祀神祇 | 地址 |
---|---|---|---|
景福宫 | 乾隆十年(1745年) | 开漳圣王 | 中正路208号 |
西庙 |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 | 观音佛祖 | 中山路220号 |
武庙 |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 | 关圣帝君 | 民生路167号 |
文昌宫 | 同治六年(1867年) | 孔子、文昌帝君 | 民权路69巷1号 |
鸿抚宫 | 光绪六年(1880年) | 保安广泽尊王 | 鸿抚街3巷1号 |
镇抚宫 | 光绪十四年(1888年) | 郭圣王公妈 | 镇抚街43号 |
慈护宫 | 明治三十年(1897年) | 天上圣母 | 复兴路257号 |
宋天宫 | 明治四十年(1907年) | 杨六使公 | 桃莺路87巷52号 |
福元宫 | 大正四年(1915年) | 保安尊王 | 福元街246号 |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