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敢
果敢(缅甸语:,缅甸语委转写:)是位于缅甸掸邦的一个地区,在缅甸官方的行政区划中属于老街县管辖;现为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及缅甸民族正义党治下的缅甸掸邦第一特区()[1]实际控制,下辖老街县、木邦、木姐,首府老街市。
缅甸掸邦第一特区 | |
---|---|
![]() 区旗
![]() 区徽
| |
![]() 2009年八八事件时的果敢地图 | |
同盟军实际控制区 | |
地位 | 名义上的自治特区 事实上的独立政治实体 |
首都 及最大城市 | 老街 |
认可的国家语言 | 缅甸语 |
认可的地方语言 | 现代标准汉语 |
常用语言 | 果敢语 缅甸语 |
官方文本 | 简体中文 缅文 |
族群(2011年) | |
政府 | 一党专政 家族独裁[注 1] 中国模式 |
• 政府主席 | 彭德仁(彭大顺)[注 2] |
• 政府副主席 | 李老保 |
• 政府秘书长 | 宋克成 |
成立 | |
• 从缅甸获得自治 | 1989年3月11日 |
• 八八事件 | 2009年8月 |
2024年1月4日 | |
面积 | |
• | 2,060平方公里 |
人口 | |
• 2011年普查 | 131,164 |
货币 | 人民币(事实上) |
时区 | UTC+06:30(MMT) |
行驶方位 | 靠右行驶 |
电话区号 | 实际使用:+86 (0)883(临沧) |
果敢在籍人口约14万,以果敢族占多数,世居缅北的汉族在缅甸国内被定义为果敢族,具有缅甸官方法定少数民族的地位。果敢在明、清两朝属于镇康州之地,杨国华在1840年被清廷册封领有果敢县,领原镇康州西部的上中下六户地[注 3]。1897年因《中英续议滇缅条约附款》的签订而划归英国,二战之后殖民地独立,果敢坐把签署彬龙协议而成为缅甸联邦下的一个邦[2]。民国文人视果敢为清末少人知悉的滇西失地[3][4]。
2009年八八事变之后,彭家声领导的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被缅甸政府军驱逐出老街。2011年3月30日,缅甸在果敢成立果敢自治区,但不被同盟军承认,同盟军仍称果敢为「第一特区」。2023年10月27日,同盟军联合若开军、德昂民族解放军发起1027行动,逐渐收复果敢各地。2024年1月4日,自治区代主席吞吞敏率领残军向同盟军缴械投降,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正式恢复其对果敢的实际控制权并重新迁回政权。
历史
清代以前

果敢地区及其周边地区(如佤邦、克钦邦等等)在历史上多属于地方土司管理的地区,未成为中央集权国家所能直接统治的边境地区;崎岖复杂的地形决定了其多样化的民族组成。
该地曾为哀牢百濮的地域,后哀牢内附东汉,该地属于东汉永昌郡西南边陲。
三国时代蜀汉诸葛亮在平南时在诸葛炮楼山留下了遗迹。在大理国时期,划属永昌府孟缠甸范围。
元代,分属云南省镇康路、孟定路孟缠甸的一部份。明代,其地流转于傣族镇康土司、孟定土司、耿马土司、木邦土司。[5][6][7]17世纪南明政权向西南方败退,大规模的汉族平民随着永历帝的明军迁徙云南。
杨氏土司世袭统治
18世纪,镇康州以及木邦的交界处出现了杨姓汉人势力,杨献才与继任者杨维兴以兴达户为基础,对外扩张。至1840年,第四代领导者杨国华被清朝册封为世袭果敢县土司。[8][9][10][11]
1886年,英国吞并缅甸贡榜王朝,同时将缅甸北方臣服于缅甸的土司也纳入英属印度。英国与清朝签订契约,界定中缅两国边境传统上没有稳定归属的土司,一些被分为中国所有,部分则属缅甸。经过多年谈判,1897年《中英续议缅甸条约》果敢被划入英属印度的范围[12][8][9]成为木邦大土司辖下的小土司邦。
二战之后,果敢与邻近的土司邦一同自英国独立,果敢土司杨振材出席彬龙会议,签订彬龙协议与英属缅甸殖民地下的其他各邦共同组成缅甸联邦[2]。果敢获得大土司的地位,不再从属于木邦,但丧失江西地区的统辖权[2]。杨姓土司的世袭统治权至1959年结束,历时两百余年的果敢土司至此交权予地方议会。[13]
后土司暨缅共执政时期
土司政权结束之后,果敢陷入了长年的动乱。1963年杨振材遭到缅甸奈温政府逮捕,土司家族成员杨振声随即创建了军队与政府相抗,反抗势力很快地被瓦解,但战争没有完全结束,由原有的反奈温政府战争,逐渐演变为果敢各方势力内战。杨振声最后流亡法国。1968年以后,缅甸共产党吸收了缅甸东北山区的少数民族武装,控制缅甸东北边境地区,包含果敢大部分领土。
掸邦第一特区设立
1989年,彭家声治下的果敢脱离缅共,与缅甸政府停战,3月11日成立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通称“果敢同盟军”)、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党和缅甸掸邦第一特区政府。特区保有有限的军力,独立的内政、军事、财政等权力。中央政府派驻少量的公共服务人员至果敢[14]。
1992年,杨家兄弟政变,驱逐了彭家声,杨氏政权获得联邦政府承认。1995年彭家声武力夺回果敢政权。2003年全面停种罂粟。
地理与人口
疆域
1989年彭家声脱离缅甸共产党之际,一同脱离缅共的军区包含果敢、贵概及勐古,均属于掸邦第一特区管理。1990年代特区内部纷争,萨尔温江以西脱离第一特区,特区仅领有萨尔温江东岸的果敢。
果敢面积2,060平方公里,四面以高山或河流为界,境内遍布高山深壑,全境海拔在450至2,400米之间,山与山之间的坝子海拔约1,100米,海拔最高为北部慕泰大亮山2552米,海拔最低为滚弄河谷450米。主要精华区位中部的麻栗坝山间盆地。疆域西抵萨尔温江,南以南定河与佤邦(掸邦第二特区)南邓特区相对,东与中国云南省镇康县为邻,少部份与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接壤,北面是龙陵县、芒市。
行政区划
1989年缅甸掸邦第一特区成立后,将包括滚弄(当时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未实际控制)在内的果敢地区划分为1县1市1经济特区,即果敢县、老街市、清水河经济特区,2008年将清水河经济特区并入果敢县。
第一特区行政区划下辖果敢县、老街市。其中,果敢县下辖6区,更细分为18个乡、3个保;老街市下辖3个保、5个直属开发区:
- 老街市
- 果敢县
- 清水河区
- 东山区()
- 西山区()
- 兴旺区()
- 红星区()
- 滚弄区
上述滚弄区在2023年11月以前仅为名义上统治,同盟军未能实际控制。2011年果敢自治区成立后,果敢地区的行政区划被调整为2镇2区,其中清水河区更名为清水河镇,兴旺区更名为拱掌区,红星区更名为慕泰镇,滚弄区更名为滚弄地区,老街市、东山区、西山区合并为老街区。这一调整不被同盟军承认,同盟军依旧依照原行政区划进行划分,现已实际上恢复使用原行政区划。
缅甸官方行政区划则将果敢地区划分为2镇区,分别为老街镇区和拱掌镇区[19]。滚弄区在缅甸官方行政区划中属于滚弄镇区,归邻近的腊戍县管辖。
自1027行动开始,同盟军除了恢复对果敢地区全境的统治之外,还陆续攻占了缅甸国防军控制下原属于第一特区的勐古县全境及包括大勐宜在内的贵概县、木邦县部分地区。现第一特区行政区划如下:
- 果敢县
- 清水河区
- 东山区
- 西山区
- 兴旺区
- 红星区
- 滚弄区
- 木邦县
- 木邦区
- 曼杩区
- 孟尧区
- 联合区
- 甘孟区
- 莱莫区
民族、人口
果敢是一个以果敢族为主的地区,也居住有其他民族,共有汉族(果敢族)、掸族、崩龙族、苗族、佤族、傈僳族、克钦族共7个民族,通用果敢语(汉语西南官话云南方言)。在常住人口中,汉人占87%。大多数的果敢人是明代移民的后代。在掸语中,“果”是九的意思,而“敢”是人家的意思,合起来就是九户人家的意思。果敢人自己的解释却是:“果”等于果断,“敢”等于勇敢。
截至2009年,果敢常住人口14万人,暂住人口3万人,果敢族多集中在老街,缅族移民则基本为缅甸政府派驻的职员。
据果敢政府统计,截止2011年,果敢的民族民族构成为果敢族 86.57%、德昂族 7.27%、傈僳族 2.53%、苗族 1.45%、傣族 1.42%。[2][20]
经济
果敢在经济上属相对落后的地区,自英国殖民于缅甸以来,以种植罂粟为主,以出产优质大烟闻名于世。在20世纪初土司治理的时期,曾有一段繁荣的历史,罂粟曾是果敢唯一的经济来源。
由于长年战乱,原有的经济建设、政治体制、社会基础皆遭受极大的破坏,使基础建设被破坏以后未获重建且停滞不前,直到缅共与缅甸军政府停战以后才稳定发展。但2003年果敢停止生产罂粟,切断了当地的经济来源,且替代种植的情况并不理想,经济遭受严重冲击。另一方面,果敢的产业朝向博彩业发展,主要对中国招揽游客,有「小澳门」之称,但近年财政收入因中国政府对境外赌博旅游有所限制而随之锐减。
由于果敢在缅共执政时期与缅甸军政府对立,果敢的经济严重依赖云南,积极从中国引进资金、技术及人才。电力方面由中国南方电网公司通过35千伏南果东线提供[21]。通信方面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在附近建有基站,使用中国临沧地区区号0883,互联网也经由中国对外联系。另外,中国电信及中国移动的手机用户漫游至果敢地区时没有国际漫游费,无需申请国际漫游功能。
文化及教育
果敢的主要人口为明代汉族移民的后裔,数百年来传承着汉文化与当地的少数民族相互融合。今日的果敢文化与临近的云南省镇康县相似。主要人口信仰道教和佛教,接受传统的儒家思想。此外还有缅甸少数民族特有的风俗,主要的宗教活动场所为老街的果敢大庙。
果敢现有千户以上李、杨、王、罗四大姓及千户以下500户以上张、鲁、周三大姓,全部在册286个姓氏。
教育
果敢的文教尚在发展阶段,基础教育于停战后重建,有中小学校十余所,学校以果敢语(汉语西南官话)混合缅语授课,每周有三至四小时的缅文课程,由缅甸政府派遣的缅文教师教授。境内没有高等教育,极少数人曾到缅甸内地和中国大陆留学,许多产业的技术人才一般从中国招募。
果敢共有206所学校,其中,中小学校4所,幼儿园2所。在校生共21090人,其中初中生283人,小学生19946人,学前幼儿861人。缅果双语学校112所,缅语在校生13072人。果敢语(中文)教师426人,缅语教师254人(2013年8月份新缅语老师报到前统计)。
传媒
果敢有数家本地媒体。缅甸掸邦第一特区的官方传媒有果敢民族之声、果敢资讯网等。原果敢自治区官方的传媒有果敢电视台(KKTV)、《果敢大众报》和《果敢季刊》,现均以停播停刊。
交通运输
果敢地势崎岖,马和骡适应山区道路,为果敢主要的运输工具。穿越群山、联系各地的公路品质欠佳,若天候不好则不能行车。大众运输不发达,首府老街为果敢最重要的交通节点,市区有出租车和客运站。
掸邦第一特区发出的车牌依从中国车牌的格式,采用以「果」字开首的车牌。2009年八八事件发生以后,果敢地区改为与缅甸格式一致的「KK」字头车牌,果敢自治区时期沿用「KK」字头的车牌。
政治与军事
政治
掸邦第一特区的政治结构模仿中国,彭德仁同时兼任缅甸民族正义党总书记、掸邦第一特区人民政府主席和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总司令之职,掌握党、政、军大权。同佤邦相似,掸邦第一特区移植「中国模式」并积极引入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据报导,彭德仁曾主持正义党高层官员学习《习近平文选》。[22]
掸邦第一特区历任主席
军事力量
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又称果敢同盟军,在八八事件前是果敢正规军事力量,八八事件后从山区转战城市与缅甸政府军及其支持武装打游击战,自1027行动至今以来已完全驱逐缅军并重新接管果敢全境后恢复2009年前的掸邦第一特区建制。
主要事件
在2009年之前,果敢的军事力量由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以及缅甸中央政府派驻于滚弄的军队所构成。同盟军由彭家声所领导,负责特区的治安以及面对中国边境的国防,而中央政府的军队则驻守在果敢南部重要的据点滚弄,负责特区对掸邦其他方面的军事控制,不负责特区内部事务。特区政府掌握的边防警力规模由缅甸中央政府规定,但武装配备由特区政府负责,特区政府拥有较高的自主权。[14]
2009年8月军事冲突之后,联邦政府驱逐了彭家声。果敢自治区政府的机关部门添加加了缅族成员,缅当局宣布“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改编成边防部队”。[23]然而,事实上被改编的仅为同盟军的少数人员。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在战局不利下暂时撤离果敢,但仍试图重新占领果敢。
2015年2月9日果敢发生军事冲突,彭家声率领重整后的同盟军反攻果敢,自治区的难民涌向南伞以及腊戍。[24]2月10日,彭家声发表公开求救信,呼吁中国人民和全球华人关注果敢华人命运,并强调是缅甸军政府在果敢实施暴力镇压才被迫抵抗。中国边防军已在安置难民。[25]3月13日边境轰炸作业的缅甸军机将炸弹落入中国境内,造成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县孟定镇大水桑树村平民5死8伤[26]但之后战火逐步平息。
2021年,新冠疫情迈入第二年,当地爆发军事政变,战火开始蠢动。2023年10月27日,战乱转烈缅北腊戌、贵慨等多地的缅军据点遭同盟军武装袭击并爆发交火,战事激烈有阵地和基地失守。此次袭击由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主导。[27]此前10月初佤邦建设部部长,佤邦联合党中央政治局委员鲍岩板以及亲信勐能县县长何春田突然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以经营电信诈骗基地罪名发布通缉,等于首次向中国民众揭露了缅北诈骗产业与佤邦政治高层有关[28],东南亚部分媒体分析认为当地长期各方利益势力混杂,但此轮战火与中国决心清除缅北诈骗有潜在的内部逻辑关联。在战火打开后缅甸军方开始大量缉捕诈骗园区人员移交中方,[29][30]每一批量动辄达上千人,进攻方的果敢同盟军也发布公告打击诈骗并表明要将犯人移交中方。
参见
- 缅甸政治
- 果敢自治区
- 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
- 1992年果敢内战
- 1995年果敢内战(果敢81事件以及1122事件)
- 2009年果敢军事冲突
- 2015年果敢军事冲突
- 缅甸民族
- 果敢族
- 缅甸华人
- 佤邦
- 缅甸掸邦东部第四特区
- 果敢四大家族:白所成、魏超仁、刘国玺、刘正祥
相关文献数据
论文
- 王士录,2005,《缅甸的果敢族:族称、来历、状况及跨国交互》
- 冯建勇,2007,《近代云南西部疆域变迁述论》
- 袁方 刘镇发,2007,《缅东果敢话音系探析》
- 李子平,2016,《论缅甸果敢民族历史、礼俗与华人性》
书籍
- 鲁成旺,2012,《果敢志》
- Jackie Yang Li, 1997,《The House of Yang, guardians of an unknown frontier》。中文版书名《杨家,一个未知国门的守护者》
- 蔡山,1989,《果敢》
- 萧德虎等,1992,《镇康县志》
- 鲁成旺,1994,《永德县志》
- 尤中,1986,《中国西南边疆变迁史》
- 凤凰卫视,2005,《唐人街故事》
专题视频
- 2004年,《唐人街-果敢之行》,凤凰卫视制作。
- 2009年,《果敢恩仇录:缅甸边城战地报告》,凤凰卫视制作。
参考文献
- မြန်မာနိုင်ငံ ရှမ်းပြည်နယ်အထူးဒေသ (၁) စစ်ရေးအုပ်ချုပ်မှုကော်မတီ စစ်မြေပြင်မှအမြန်ဆုံးထွက်ခွာတိမ်းရှောင်ကြရန်အသိပေးစာ. The Kokang于Facebook. 2023-12-30 [2024-01-07] .
- 鲁成旺. . 香港: 天马出版. 2012. ISBN 9789624502084.
- 颂华. . 《东方杂志》 (上海). 1929, 26卷 (22号): 8–10页 (中文).
- 中华民国史事纪要编辑委员会. . 台北市: 国史馆中华民国史料研究中心. 1971.
- 鲁成旺. . 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4. ISBN 7-222-01630-9.
- 萧德虎. . 四川民族出版社. 1992. ISBN 7-5409-1003-8.
- 参考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史地图集,ISBN 978-7-980013-01-5/K‧01
- 参考土司后裔所撰写的《杨家》
- 道光二十年(1840),云贵总督奏准,将被木邦所侵蚀的镇康州上、中、下六户地,册封为杨姓土司世袭果敢县。
光绪二十三年(1897),英国政府迫使清政府在《中英续议滇缅条约附款》中,将果敢划归英国。 - 参考《世界民族》2005年第5期,王士录缅甸的果敢族:族称、来历、状况及跨国交互
- 龙中. . 云南教育出版社. 1987: 第283页 [2008-1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2-13).
- . [2008-04-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21).
- . [2008-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21).
- 参考从革命者到毒贩——7、缅甸共产党的最后岁月,http://sinoliberal.blog.sohu.com/530287.html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 [2009-09-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21).
- 果敢资讯网. . 2023-11-07 [2024-01-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14).
- . [2016-04-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19).
- . 果敢新闻网. 2024-01-05 [2024-01-05].
- . 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19 November 2015) (缅甸语).
- . [2009-08-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2-21).
- . [2009-09-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21).
- . 加拿大星岛日报. 2024-01-04.
- 白所成. . 《新果敢》新闻社.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10).
- China worried as Myanmar fighting pushes refugees across border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路透社, 02.10.2015
- . [2015-0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4).
- . [2015-03-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21).
- . www.nbd.com.cn. [2023-10-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27).
- 佤邦高官被中方通缉
- . [2023-10-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29).
- . [2023-10-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29).
外部链接
- 掸邦第一特区/缅甸民族民主同盟军的官方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