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虎
生平
早年革命
林虎父为汉族、母为壮族。其父林寿裳是秀才,到江西省任职,故林虎的父母迁居江西省。1901年,林虎15歳时入江西武备学堂,和李烈钧、李思广同期。在校期间,林虎同李思广等4人同校外的4名恶童打架[5],毕业之前,林虎1903年离开学堂。[2][3]
其后,林虎被李思广的熟人、江西常备中军统领郭人漳任用。1905年(光绪31年),郭转赴广西省任职,林虎随其赴任。初任哨官,驻桂林。[1]:751906年,黄兴在桂林组织中国同盟会支部,林虎、郭人漳、蔡锷[6]加入该会。1907年(光绪33年),林虎随郭人漳赴广东省任职。1907年,任钦州边防前路四营督带。辛亥武昌起义时,林虎率部参加北伐,进驻南京。[1]:75林升为南京临时政府陆军部警卫混成团团长。[2][3][4]
反袁
1912年(民国元年),林虎转为江西都督李烈钧手下。1913年二次革命时,江西都督李烈钧起义独立,林虎时为江西陆军第一师第一混成旅旅长,据守马当、湖口、九江等要塞地区。[1]:75林虎参加反袁世凯,任江西讨袁军左翼总司令(江西混成旅旅长方声涛为右翼总司令)。袁世凯派李纯统率大军南下,进击李、林等部,久攻不克,后来绕至上游。[1]:75林虎虽然积极作战,但最后数量占优势的北京政府军获胜,林虎流亡日本。[2][3][4]
同年11月,林虎到东京会见孙文(孙中山),参加中华革命党。他还同李烈钧、柏文蔚、黄郛创立法政学校,拥戴寺尾亨任校长。他还在大森创设「浩然庐」,召集流亡日本的革命派士官。1914年,林虎同章士钊、李根源组织欧事研究会。其后,和熊克武等人一起赴新加坡,参加黄兴的反袁世凯活动。[2][3]
后来,林虎、钮永建回到广西省,同广西将军陆荣廷交涉。由此,陆荣廷决定反袁,由林虎同云南的蔡锷、李烈钧联络。1915年12月,云南省爆发护国战争,陆荣廷随后响应。[2][3]
反孙
林虎加入了1916年4月岑春煊在肇庆成立的两广护国军都司令部,任护国军第6军军长。其后,随陆荣廷讨伐广东将军龙济光。同年9月,林虎被任命为高雷镇守使。他还曾任广东警备军总参议。[2][3][4]
1917年,林虎被陆荣廷任命为广东陆军第2军军长。同年11月,应对龙济光的反攻,1918年春,击败龙济光军。林虎因功被任命为肇罗阳镇守使。[2][3]
1918年10月,广州军政府改组为7总裁的集体领导制,岑春煊、陆荣廷等旧桂系掌握主导权,林虎任军政府陆军部次长。1920年遭亲孙的陈炯明粤军于粤桂战争中击退,因而下野。此时,林虎拒绝了孙文当内应的邀请。[2][3]
此后,林虎从事反孙文的活动,1922年,帮助反孙文的陈炯明联络北京政府。1923年,任北京政府潮梅护军使兼粤军总指挥,为在漳州成立的“联军办事处”政权名义上的统帅。1924年5月,北京政府任命林虎为广东督办。同年,获授寰威将军。1925年,陈炯明受中国国民党的东征击败,林虎所部粤军在棉湖战斗中被击败而再度下野[2][3]。
参考文献
- 李宗仁口述、唐德刚撰写:《李宗仁回忆录》,台北:远流出版,2010年2月1日初版
- 李微「林虎」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 . 中华书局. 2000. ISBN 7-101-02114-X.
- 徐友春主编. . 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7. ISBN 978-7-202-03014-1.
- . 第四野战军第一门户. 2009-09-24 [2011-10-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3).
- 恶童4人欺负妇女,林虎、李思广等5人惩治恶童。其后,由于恶童为上层阶级出身,通过谗言,使林虎以外的4名学生遭到开除学籍处分。林虎因成绩优秀而免于除籍,但他也不想留校,乃决定和李思广等人一同离校(李微「林虎」326页)。
- 此外,还有蔡锷未加入中国同盟会的说法存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