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济川
林济川(1893年8月13日—?),出身于大清国福建台湾省台湾道台湾府台湾县捒东上堡头家厝庄(今台中市潭子区),为台湾文化界的名人,台湾的社会运动参与者。早年留学日本,参与过台湾文化协会的活动,也担任过《台湾青年》的编辑。

林济川(左)与其妻(右)、其子施朝晖(笔名史明)(中)之合照
家庭
娶士林施家大户的女儿。育有五子,只有施朝晖(原名林朝晖,笔名史明)从母姓。
简介
1911年,林济川自台湾总督府国语学校公费师范部毕业,和许丙、陈振能、蔡培火、陈逢源等人都是同学。毕业后进入艋舺老松公学校担任教员,后应林本源家族邀请进入大有物产株式会社担任管事。
之后林济川任职于林熊征开设的事务所,曾赴汉口监察林熊征投资的汉冶萍公司,但是由于无法发挥监督功能,而转任林熊祥开设的事务所工作。 后入日本东京明治大学商科专门部就读,并参与台湾留日学生的新民会。
昭和14年 (1939年) 11月1日「台湾米谷移出管理令」施行后,使得1924年设立「台湾米谷集中交易中心」,后来发展成以期货为主的远期交易市场的正米市场失去功能,终止营业。翌年(1940年) 7月具有二十六年历史的台湾米谷移出商同业组合也解散,林济川曾在台湾米谷移出商同业组合担任「理事长」一职。
而之后林济川曾经投身于台湾文化协会的工作,为台湾文化界的名人。
之后中日战争爆发,1938年日本攻入中国厦门,林济川曾经担任厦门特别市政府公卖局长,后任厦门市府简任参事。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