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泰曾
林泰曾(1851年—1894年),字凯仕,福建侯官县(今福州市区)人。清代北洋水师高级将领,为左翼总兵兼镇远舰管带。1894年中日黄海海战后,镇远号入港时触礁受损,林泰曾自认失职后服鸦片自杀。[1]
林泰曾 | ||
---|---|---|
![]() 林泰曾着英国海军军装 | ||
籍贯 | 福建省侯官县 | |
族裔 | 汉族 | |
字号 | 字凯仕 | |
出生 | 1851年 | |
逝世 | 1894年 |
生平

高士堡学堂

飞霆号砲艇
林泰曾之祖父与林则徐为兄弟,沈葆桢是他的远房姑丈。林泰曾父母早亡,1867年考入福建船政学堂,入后学堂习驾驶。1871年毕业,上建威号练习船游历各地,1874年任建威号大副。次年随福建船政学堂总教习日意格赴欧游历,1875年5月至1876年4月就读于高士堡学堂(一所英国海军军官预校,校友包括日军名将东乡平八郎[2])。1877年清廷选派中国第一届留英海军学生十二人,因外国学生进入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就读须先通过入学试,包括林泰曾、刘步蟾等三人不参加考试不能入学,林在英国海军四艘不同种类军舰上实习,另三人没有通过入学试,仅六人通过考试并从海军学院毕业。他1879年回中国,升任游击,不久沈葆桢命他任南洋水师的飞霆号砲艇管带。[3][4]
黄海海战
1894年7月25日的丰岛海战之前,林泰曾请求「开缺」(相当于辞职),被李鸿章拒绝。[5][6]
黄海海战中林泰任镇远舰管带,与日本联合舰队作战。镇远及旗舰定远为北洋舰队之主力,在战事中为日军围攻。镇远虽中弹极多并曾一度起火,但仍沉着应战而未曾退避。据马吉芬回忆,林泰曾在海战时躲在指挥塔里祈祷,镇远每一次中弹,林就像狗一样嚎叫。[7]李鸿章战后的奏折也说林泰曾胆小。[8]
黄海海战后北洋舰队不再轻出。镇远号于12月17日从旅顺撤入威海时触礁,船身裂痕余三丈,虽经紧急修补未有下沉危险,但已不能高速航行;而舰队船坞所在之旅顺已为日军所攻陷,因此亦不可能再修复作战,北洋舰队实力大减。林泰曾自认失职,于19日清晨服鸦片自杀。
参考文献
- 第8册. 方志出版社. 1998年 [2020-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2).
- Simon Robbins. . Routledge. 2016-04-15: 7页 [2020-06-30]. ISBN 978-1-317-17197-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15).
- 马幼垣. . 联经出版事业. 2009年: 49,60,68,70页. ISBN 978-957-08-3418-5. 又见马幼垣. .
- 沈岩. . 书林出版. 2012年: 167页. ISBN 978-957-445-500-3.
- . [2019-03-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01).
- 姜鸣. . .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1991年.
- Alfred T. Story. . The Strand Magazine. Vol. 10. 1895年12月: 第620页 (英语). 中译见. 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 [2019-03-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06).
马吉芬先生又发现林总兵——右翼的指挥官——和他的一名高级军官的表现甚至比那些军官们更可耻。「我不断地听到一个奇怪的声音从我下方的指挥塔里传出来」,马吉芬先生说,「我觉得对那种声音最恰当的比喻就是狗吠,我很奇怪这到底是什么发出的,但我当时没空去询问这个。不久后我为了指挥战舰进入到指挥塔中,我惊讶地发现这竟是我那尊敬的舰长发出的!他正跪倒在地,以极快的语速用中文喃喃自语——祈祷着,或者说一边祈祷一边诅咒着——每一发炮弹击中军舰时他就像狗一样嚎叫起来。只要我还活着,我永远也忘不了那幕景象和那种声音。我真想踹他一脚,可是我没那么做。可是在整场战斗中,我能从他每一次嚎叫中知道有炮弹击中了我们,除此之外,我倒是因为忙于其他事务而不可能注意到军舰的每一次中弹」。
- 马幼垣. . 联经出版事业. 2009年: 第81页. ISBN 978-957-08-3418-5.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