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头村

板头村位于台湾嘉义县新港乡的西北边,是新港乡辖下的行政区。面积约1.790189平方公里,包含13邻,总人口数640人,为具有交趾陶特色的聚落。

板头村
旧称:半头厝
板头村在嘉义县新港乡的位置
板头村在嘉义县新港乡的位置
坐标:23°34′12″N 120°19′13″E
国家 中华民国
县市嘉义县
乡镇市区新港乡
区划13邻
面积
  总计1.790189平方公里
人口(2017年7月)
  总计640人
  密度357.50人/平方公里
  户数235
 性别比:108.47
(男性333人,女性307人)
时区国家标准时间UTC+08:00
村里代码10010070022

地理

云林县北港镇嘉义县新港乡南港村这一带,旧名「笨港」。1731年(雍正九年),福建总督刘世明上奏添设县丞一名,因而有了笨港县丞署县丞署是最早设在笨港街的砖仔窑,1734年(雍正12年)迁至北港溪南岸的板头厝,就是现在新港乡的板头村。[1]

聚落历史

板头厝车站在1911年(明治44年)日本制糖株式会社所架设的营业铁道停靠站,调度火车往蒜头。1982年糖厂停止客运业务,1998年停止货运后,于2001年拆除木造车站,现在只留下空地与铁轨。

教育

板头村没有学校,小学生到福德村的新港国小就学[2],国中生则到福德村新港国中就学[3]

文化资源

笨港长天宫,自1734年(清雍正十二年)至1817年(嘉庆二十二年),为笨港统治中枢所在。嘉庆年间(1792年-182年),洪水泛滥,长天宫所幸留存,庙中香火鼎盛,笨港县丞凤山县知县曾共献「山海咸宁」之匾[4],而长天宫牌更有「祺祥」壬戊年(1862年)之记,其为史民所崇仰,其历史之久远于此可见。但由于庙宇建筑有一定的年代,再加上缺乏管理维修,决定重建。[4]

景点

位于板头村北港溪畔河堤上的大壁画,用在地交趾陶及剪黏艺术设备。逐渐没落的小村庄,但因为这三个人的努力:陈忠正先生、黄水水先生、陈明惠先生,让板头社区展现出不一样的风貌,也成为台湾以产业带动社区改造成功实例。[5]

其他特色

板头村内的交趾陶板陶窑的创办人陈忠正[6]先生,是对传统庙宇艺术“剪黏及交趾陶”的推广者。

参考文献清单

  1. . [2016-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22).
  2. . [2015-0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08).
  3. (PDF). [2016-08-01].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9-01-08).
  4. . [2012-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27).
  5. . [2016-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22).
  6. . [2013-05-05].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