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载冕

李载冕 I Jae-myon1845年8月22日—1912年9月9日)是朝鲜王朝的王族。初名载录(재록),字武卿(무경),号又石(우석)。1900年封完兴君 Wanheung-gun),1910年升爵兴亲王 Heung-chinwang)。日本吞并朝鲜后改名李熹 I Hui),受封为公。

李载冕
大韩帝国宫内府大臣
在任1894年8月15日 – 1896年2月11日
出生(1845-08-22)1845年8月22日
 朝鲜国汉城府云岘宫
逝世1912年9月9日(1912岁—09—09)(67岁)
日治朝鲜京城府云岘宫
配偶兴亲王妃丰山洪氏(正室)、骊州李氏(继室)以及数名侧室
子嗣永宣君李埈镕李镕 等人
父亲兴宣大院君
母亲骊兴府大夫人闵氏
军事生涯
军种大韩帝国陆军
服役年份1907年-1910年
军衔副将
获得勋章大勋位金尺大绶章
大勋位瑞星大绶章
大勋位李花大绶章
李载冕
李载冕画像
谚文
汉字
文观部式
马-赖式
谚文
汉字
文观部式
马-赖式
本名
谚文
汉字
文观部式
马-赖式
表字
谚文
汉字
文观部式
马-赖式
封号
谚文
汉字
文观部式
马-赖式

李载冕是兴宣大院君李昰应的嫡长子,也是朝鲜高宗的嫡兄。兴宣大院君曾一度计划将高宗废黜,将李载冕列为国王的候选人。

生平

兴宣大院君李昰应的嫡长子,原本被过继给二伯父兴完君李晸应为嗣,后来在1864年因大妃特别下教旨而归宗;同年文科及第,历任承政院奎章阁成均馆的官员。1870年后,担任兵曹判书、吏曹判书,宫内大臣等要职。1882年壬午军乱时掌握兵权,一度被袁世凯拘捕。曾进入金弘集内阁。1894年被封为上辅国崇禄大夫。1900年被封为完兴君。1902年支持其子生活于日本。1910年8月15日被封为兴亲王,日韩合并后的同年8月29日改名李熹,受封为公。

评价

2006年12月7日,韩国政府设立的亲日反民族行为真相纠明委员会首任委员长姜万吉向时任韩国总统的卢武铉会同韩国国会提交调查报告,发表了《亲日反民族行为106人名单》,当中有11人被指为「卖国」,其中一人就是李载冕[1]

家族

  • 父亲:兴宣大院君(,1820年12月21日-1898年2月22日)
  • 母亲:骊兴府大夫人闵氏(,1818年-1898年)
  • 正室:丰山洪氏(,1844年-1887年),通德郎洪秉周之女
  • 继室:骊州李氏(,1883年6月7日-1978年1月8日),参奉李麟九之女,后被称为李熹公妃李氏
  • 嫡长子:永宣君李埈镕(,1870年6月25日-1917年3月22日)
  • 嫡次子:李镕(,1882年-1901年)
  • 嫡长女:与郡守金仁圭()成婚
  • 次女:与朝鲜秘书丞金斗汉成婚
  • 庶女:与主事金奎定成婚
  • 嫡次弟:翼成君李载晃(高宗皇帝,1852年9月8日-1919年1月21日)
  • 庶兄:赠完恩君李载先(1842年8月1日-1881年10月28日)

参考文献

  1. [李完用等亲日反民族行为者106名名单发表]. 韩国世界日报. 2006-12-06 [2013-02-17] (韩语).
李载冕
官衔
前任:
任商准
刑曹判书
1878年2月11日-1878年2月15日
高宗15年阴历1月10日-高宗15年阴历1月14日
继任:
郑基会
前任:
金炳德
兵曹判书
1880年4月17日-1881年2月9日
高宗17年阴历3月9日-高宗18年阴历1月11日
继任:
闵台镐
前任:
李根弼
吏曹判书
1881年10月16日-1882年1月1日
高宗18年阴历8月24日-高宗18年阴历11月12日
继任:
许传
前任:
闵谦镐
礼曹判书
1882年4月20日-1882年5月3日
高宗19年阴历3月3日-高宗19年阴历3月16日
继任:
成彝镐
前任:
金炳始
户曹判书
1882年7月24日-1882年8月29日
高宗19年阴历6月10日-高宗19年阴历7月16日
继任:
金炳始
王室头衔
新头衔 完兴君
1900年-1910年
升为兴亲王
新头衔 兴亲王
1910年8月15日-1910年8月29日

原因:日本吞并韩国,降为公
前任:
李昰应
云岘宫宗主(李熹公家
1910年8月29日-1912年9月9日
继任:
李埈镕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