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龙
李承龙(1958年2月13日—),台湾政治人物,出生于台北市[1],政治人物,曾加入新党并当选1994年台北市议员,1994年创立「新思维广播电台」,2014年起担任财团法人承天武圣庙董事长,现为中华统一促进党捍卫队队长。
李承龙 | |
---|---|
![]() | |
任期 1994年12月25日—1998年12月24日 | |
个人资料 | |
性别 | 男 |
出生 | ![]() | 1958年2月13日
国籍 | ![]() |
政党 | 中华统一促进党(2005年至今) 中华爱国同心党 |
其他政党 | ![]() ![]() 无党籍(1995年-2005年) |
学历 | 西门国小 南门国中 延平中学 复兴高中 辞修高中 国立中央大学化工系毕业 |
著作
|
生平
- 1994年,李承龙经朱克陆推荐加入新党。李承龙成立了「新思维广播电台」,为新党台北市市长候选人赵少康助选,并获得新党推荐成为台北市议员候选人,丁庭宇曾因提名作业中的纠纷批评李承龙是「新党中的红卫兵」,最终李承龙顺利当选。
- 1995年,新党举办募款活动,为新思维广播电台募得新台币550万元。李承龙从募款所得中提拨新台币300万元成立「新台湾研究中心」,此举被批评为敛财,以致于与党内不合而退党,成为当时唯一的无党籍市议员。
- 李承龙任职台北市议员期间,曾多次与陈水扁市府官员发生冲突。1997年,曾推打台北市政府都市发展局局长张景森。1998年,因不满台北市政府交通局局长贺陈旦在质询中的回答,动手殴打贺陈旦等官员,向担任会议主席的议员秦茂松抛出保温杯,并与劝架的议员陈永德扭打。台北市议会作出停止李承龙出席议会三个月的处份,台北地检署检察官戴东丽侦查后以刑法伤害罪及妨害公务等罪起诉。
- 1996年李承龙声援民进党中评会主委谢长廷,表示谢长廷被诬指接受宋七力政治献金是「政治阴谋」;李承龙认为整个事件由江正、陈江丽花等人策划,指称有调查局人员涉入宋七力案,与江正、陈江丽花伙同黑道份子、司法黄牛、神坛神棍等组成「倒谢集团」。
- 在1998年印尼排华事件发生后,1998年8月10日,李承龙率领支持群众至台北市民生东路驻台北印尼经济贸易代表处抗议,抗议群众对代表处抛出鸡蛋并泼洒尿液,代表处副处长通过翻译表示「有关印尼国庆当日是否有排华运动,是印尼国家政策」,李承龙愤而掌掴代表处副处长[3]。
- 1999年写了一本书名为「看谢长廷抓耙子这条路」的书,指称谢长廷是「调查局」埋伏在党外的「高级线民」。后来与台湾之声电台主持人许荣棋在环球电视台节目里指李敖也是调查局线民,负责监控彭明敏,还认为李敖坐牢的真正原因是因为监控彭明敏工作发生差错,导致彭明敏成功偷渡离台等等,被李敖控告。
- 2015年7月25日,在反课纲运动期间,李承龙自称「公民记者」身份进入国立台湾大学副校长陈良基的办公室,当时陈良基不在,李承龙最后被职员驱赶,后来李承龙把片段上载至Facebook个人页面之上。陈良基在事后称「会报警」处理[5]。
- 在2016年6月洪素珠事件后,李承龙等人与台湾民政府发生冲突。2016年7月15日,桃园市龟山区员林坑路台湾民政府中央会馆大门遭人纵火,李承龙等四人涉嫌泼汽油与扔汽油弹纵火、持榔头敲毁大门大理石招牌,被警方逮捕[6];警方将全案移送桃园地检署时,李承龙表示,扔汽油弹是言论自由的表现,唯有铲除违法犯纪组织才能让台湾民主政治步入正轨[7]。7月18日,李承龙委任律师陈丽玲到法务部矫正署桃园看守所见李承龙,证实李承龙已经绝食抗议并发表三点声明:「纵火事件是李承龙一人所为」、「纵火是言论自由的表示」、「蓝营捍卫中华民国的意志力绝对比台独阵营强」[8]。7月21日,李承龙恢复进食。8月26日,以10万元交保。
- 2017年5月28日,李承龙与邱晋芛砸毁台北市逸仙国小、属于旧北投社的遗址「一对石狛犬」。校方得知后也决定提告。警方依毁损公物罪嫌将2人移送士林地检署,检察官29日讯后原谕令2人各以5万元交保,但2人却称无钱交保,检方改向法院声请羁押2人,士林地方法院29日晚间裁准2人收押。[12]6月5日,高等法院撤销裁定,发回士林地方法院,不得抗告,同日晚间7时40分士林地方法院开庭,当庭裁定无保请回。
- 2018年,李承龙代表中华统一促进党身分参选台北市议员,之后中选会认定其涉入之毁弃、损坏案在登记期间截止前运行未毕而不符参选资格。
- 2018年9月10日,李承龙与中华统一促进党邱晋芛、徐哲夫、蒋志豪等前往日本台湾交流协会进行泼漆[13]。
- 2018年9月16日,李承龙与统促党等数人不满被路过女国中生对车辆比中指而上前辱骂该女子。
选举纪录
年度 | 选举届数 | 选举区 | 所属政党 | 得票数 | 得票率 | 当选标记 | 备注 |
---|---|---|---|---|---|---|---|
1994 | 第七届台北市议员选举 | 台北市第六选举区 | ![]() |
17,225 | 5.93% | ![]() |
|
1998 | 第八届台北市议员选举 | 台北市第四选举区 | 无党籍 | 1,926 | 0.98% | ||
2020 | 第十届立法委员选举 | 全国不分区及侨居国外国民立法委员选举区 | 中华统一促进党 | 32,966 | 0.23% | ||
2024 | 第十一届立法委员选举 | 台北市第七选举区 | 中华爱国同心会 | 310 | 0.18% |
参考数据
- . 自由时报. [2020-0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5).
- 吴政峰. . 中评社. [2017-0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10).
- 蔡慧贞. . 中国时报. 1998-08-11 [2016-07-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15).
- . [2016-09-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24).
- . [2016-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8-01).
- 张君豪、石明启. . 台湾苹果日报. 2016-07-16 [2016-07-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29).
- 陈俊智、邱榆蕙. . 联合报. 2016-07-17 [2016-07-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26).
- 陈俊智、吕开瑞. . 联合报. 2016-07-19 [2016-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5).
- 黄文博、万于甄、张企群. . 中国时报. 2017-04-18 [2017-05-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2) (中文(台湾)).
- . 苹果日报. 2017-04-17 [2017-04-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28) (中文(台湾)).
- 王冠仁. . 自由时报. 2017-04-17 [2017-04-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3).
- 郑景议. . 自由时报. 2017-05-28 [2017-05-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3).
- 陈志贤. . 中国时报. 2018-09-11 [2018-09-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2).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