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在明
李在明(韩语:/ Lee Jae-myung */?,1964年12月22日—),本贯庆州李氏,是大韩民国进步派政治人物及律师,共同民主党党员、党代表,现任韩国国会议员。曾任京畿道知事、京畿道城南市市长,2022年参与总统选举落败。2024年1月2日,李在明在釜山遭行刺,颈部被刀扎伤。[1]
李在明 | |
---|---|
![]() 2022年 | |
![]() | |
现任 | |
就任日期 2022年8月28日 | |
前任 | 禹相虎(非常对策委员长) |
![]() | |
现任 | |
就任日期 2022年6月1日补选 | |
前任 | 宋永吉 |
选区 | 仁川广域市桂阳区乙 |
![]() | |
任期 2018年7月1日—2021年10月25日辞职 | |
前任 | 南景弼 |
继任 | 吴秉权(代理) 金东兖(正任) |
![]() | |
任期 2010年7月1日—2018年3月15日 | |
前任 | 李大烨 |
继任 | 殷秀美 |
个人资料 | |
出生 | ![]() | 1964年12月22日
国籍 | ![]() |
公民权 | ![]() |
政党 | ![]() |
其他政党 | |
母校 | 中央大学 |
职业 | 律师 |
宗教信仰 | 基督新教长老宗 |
李在明 | |
谚文 | |
---|---|
汉字 | |
文观部式 | |
马-赖式 |
生平
从政之前

李在明生于庆尚北道安东市,父母育有子女七人,其排行第五。李在明小学毕业后,因家中经济不济以接受中学教育,只好到城南工业园区打工。因为未届法定年龄,他只好拿他人的履历找工作,并使用假名入职。工作期间,李在明的左手腕遭机器夹伤,因而留下残疾。后来通过同等学力测验,李在明考取中央大学法律系,开始其律师生涯,主要担任人权律师参与一些民权运动。[2][3][4][5]
韩国实施选举公营制度之后,竞选不再需要巨大的资金。李在明决定进入政界。[2]
城南市市长
2006年,李在明参选城南市市长,最后得票率23.8%,排名第二,不敌得票54%的李大烨而败选。[6]2008年,李在明参与竞选国会议员,后来败选。[5]2010年,李在明当选城南市市长。2014年的市长选举,他在其中胜选并连任。[3]
由于前任市长经常超支,李在明2010年上任时,城南市已负债近7,000亿韩圆,相当于当年市财政预算的50%,并且接下来的财政支出只能赊帐处置。为了还清债务,李在明缩减财政支出,并且根绝贪腐、整顿税务。李在明亦宣布,城南市将暂缓归还从中央政府借来的5,200亿韩圆,然而此事使李在明与时任总统朴槿惠发生摩擦。后来,朴槿惠成立项目调查小组调查李在明,并要求该小组直接向其回报。此外,朴槿惠亦提案罢免李在明。2013年12月底时,城南市已还清债务。[7]

还债过程中,李在明曾提出出售市政府大楼的计划,因其认为市政府大楼使用效率不高、热效率低,是极大的浪费。市政府大楼占地约6.93万平方公尺,单论土地估价即于6,000亿至7,000亿韩圆之间。李在明计划在大楼对面、市政府所有的绿地上新建一幢更为朴素的办公楼,并将旧楼出售,估计可以获得5,000亿韩圆的收入,城南市的财政问题将得以缓解。不过,出售市政府大楼需要得到中央政府的同意,难以在短期内实现。于是,李在明下令将市政府大楼的部分区域开放给市民,并且设立图书馆、书店、儿童游乐场、健身房、会议室、聊天室等等以增加大楼的利用方式。[2]李在明由此成立韩国政治史上首位把市政府大楼设为公众开放空间的市长。[7]值得一提的是,李在明在解决城南市的负债期间,曾解散城南市厅的短道竞速滑冰队,一定程度上造成城南市厅短道竞速滑冰队员、前韩国短道竞速滑冰运动选手安贤洙出走至俄罗斯,在2014年索契冬奥会代表俄罗斯出赛并继2006年都灵冬奥会后再夺3面金牌。
债务偿清后,李在明的城南市政府自2014年起推行福利政策。2016年,李在明再推福利新政。此举遭朴槿惠反对。朴槿惠称此举系民粹行为,下令统一全国福利政策,还将城南市政府告上法庭,指控市政府未经中央政府许可而非法行政。李在明回应道,《大韩民国宪法》第34条第2项规定国家应当为国民福利努力,并指朴槿惠提出的无增税福利政策是一句无法实现的谎言,然而城南市做到了,朴槿惠不该责难而应予以赞赏。朴槿惠随后祭出新的反制手段,她向国会提交《地方财政法施行令》修正案。根据新的修正案,中央政府有权向城南市征收1,000亿韩圆的税收,正好是城南市一年的福利预算。2016年9月,李在明亲至首都首尔光化门广场,希望通过绝食抗议来阻止朴槿惠修法。此举使李在明成为首位上街示威抗议的地方民选市长。[7]国会最后通过该项修正案,李在明亦结束绝食,返回城南市办公。[8]
在城南市任职市长期间,李在明设立市民股东企业,该企业不以营利为目的,而是将社会公益视作目标。李在明的本意是创建一种劳动者合作社,但由于韩国法律不允许,只好采用其他妥协手段设立市民股东企业。该类型的企业有70%的股权是由员工所有,负责城南市的卫生环境、公共交通等公共事务。李在明亦鼓励市民生育,由市政府推出生育奖金支付制度,生得越多奖励越多。其他鼓励措施包含增建育幼机构、托育免费、学生午餐免费、教育救助等。此外,李在明扩充财源,来改善城南市老城区的居住环境,缩小其与盆唐区的差距。[2]
2017年韩国总统选举
李在明起初并不是2017年韩国总统选举的热门候选人。崔顺实事件曝光后,李在明猛烈抨击总统朴槿惠及其亲信崔顺实,发表言辞激烈的街头演说。据称,他是韩国政界要求朴槿惠辞职走人的“第一人”。李在明所在的共同民主党与文在寅对于是否弹劾总统犹豫不定时,李在明首先坚定主张弹劾朴槿惠。[3]崔顺实事件发生之后,李在明的支持率迅速上升。2016年12月9日盖洛普韩国公布的民调中,李在明首次冲入支持率前三位,支持率为18%。原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与文在寅支持率同为20%,并列第一。之前身列三甲的安哲秀排在李在明之后。相比一个月前的民调,李在明的支持率上涨了10个百分点。[9]
2017年1月23日,李在明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参选2017年韩国总统。新闻发布会选址京畿道城南市中院区上大院洞东方双狮手表工厂,这是李在明少年时打工的地方。李在明宣称,“我将成为大韩民国第一个工人出身的总统”。他说,“因为无能而不负责任的亲日、独裁、腐败势力而使国家外交和安保陷入了危机,不平等、不公正的积弊让所有国民受挫”,“驱散黑暗和绝望,创建公正国家的平等政治即将开始”。[10]
新闻发布会上,李在明承诺创建一个“不论强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国家”。他声明自己的政府绝不会赦免朴槿惠和李在镕。李在明主张让财阀制度解体,以实现公平经济。若法院判决李在镕违法,李在明称将通过《有组织犯罪没收财产法》收回非法所得。他提出了“李在明式新政增长政策”,主张增税、引入基本收入制度是解决韩国经济不景气问题的唯一途径。增税计划包括提高法人税、新创土地保有税等等。[10]
2017年3月27日,共同民主党总统大选候选人党内选举第一站,李在明得票19.4%排名第三,落后于得票60.2%的文在寅和得票20.0%的安熙正。第一站在光州女子大学体育馆举行,第一站即西南区,包括全罗道和光州广域市。[11]29日,忠清道党内选举在大田广域市忠武体育馆举行,李在明仍然排名第三,得票为15.3%。文在寅和安熙正的得票率分别是47.8%和36.7%。[12]3月31日,党内选举第三站岭南站(庆尚道)选举在釜山市社稷室内体育馆拉开大幕,文在寅以64.7%得票率再次胜出。李在明排名第二,得票18.5%。安熙正得票16.6%。[13]4月3日,党内选举最后一站在首尔高尺天空巨蛋举行,第四站即首都圈·江原道·济州道站。这一站,文在寅以60.4%得票率再次胜出,李在明得票22.0%,安熙正21.5%。四站相加,文在寅得票57.0%,超过半数,获得共同民主党提名。安熙正累计得票21.5%排名第二,李在明总得票21.2%列第三位,高阳市市长崔星得票率0.3%垫底。[14][15][16]
京畿道知事
在总统初选中失利后,李在明参与竞选京畿道知事,京畿道是环绕首尔地区的内核地带,人口超过1,300万。[17]李在明在担任京畿道知事时,对COVID-19大流行的反应受到赞赏。[18]
2020年3月,当韩国因新天地教会聚会而引发第一波疫情时,李在明前往该教会创始人李万熙在京畿道的住所,指出他拒绝进行冠状病毒测试或提交教堂聚会参加者的行为,是妨碍进行接触者追踪,并警告可能会对他采取法律和行政行动。结果,此行动令李万熙屈服。[19]此外,他亦宣布一项特别命令,要求所有在京畿道工作的外国人接受冠状病毒检测。[20][21]此后,首尔亦宣布类似政策,但在面临批评后将其改为建议,最后实际上撤回此政策。尽管如此,李在明继续要求在京畿道的34万外国人士接受检测,结果发现其中329例新的阳性病例。[22][23]
2021年2月,在COVID-19疫情爆发后一年,他因出席中央灾害与安全对策总部会议的次数过低而受批评。[24]李在明在同年4月表示,他更希望利用自己的时间解决更关键的问题,时任国务总理曾丁世均曾公开表示批评,认为若李在明充分了解政府在减低传播和为接种疫苗方面所做的努力,他不会发表这样的声明。[25][26]同年,李在明提出向京畿道所有居民提供灾难支持金的计划,与中央政府产生部分分歧。李在明认为,自己致力于运行他的承诺的,并经常指出他平均遵守了95%的竞选承诺”,以及“即使我可能不得不经历政治上的损失,但相信公众的集体智能,并推动正确的事情才能带来结果。这就是我的风格”。[19]
2022年总统大选

李在明于2021年7月宣布参加2022年总统大选,强调会推行确保全国所有背景人民平等的政策,并提高韩国作为为全球提供公共产品的国家在国外的地位。他在宣布参选后,指出现在是处于一个巨大转变的时代,并承诺如果他当选总统,首要目标是帮助韩国带头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流行病和快速的技术革命;次要目标是帮助韩国在此期间实现经济增长。在促进民生福祉的政策上,他指出没有左右之分及意识形态差异,只要能令人民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他愿意尝试任何事情。[27]
李在明于2021年10月10日正式成为共同民主党的获提名人。他在初选中赢得了多数选票,并在没有决选的情况下直接获得参选门票。他在其获选感言中,表达了通过改革和实践创建新韩国的雄心。[28]
2022年3月9日总统选举开票结果,李在明以25万票、不及1%的差距败选。李在明是继李仁济、孙鹤圭、金文洙及南景弼后,第五位未能挑战总统大位的民选京畿道知事,因此有「京畿道知事是挑战大选者的坟墓」的说法。他曾在选前表示「将证明京畿道不是大选的坟墓,而是一条花路」,但最终他成为史上最少得票差距败北的总统候选人。[29][30]
总统大选后的政治活动
李在明于2022年5月获共同民主党紧急对策委员会公推为6月1日补选的仁川广域市桂阳区(乙选区)国会议员参选人。该选区原任议员为民主党党魁宋永吉,但他因获提名为民主党首尔特别市长参选人而辞职。是次补选以全国为单位举行,因此有「迷你国会选举」的外号。民主党以战略性质推举李在明参选,而李在明亦表现出强烈的参选意志,因此最终民主党决定提名李在明。[31]
然而,时任国民力量党代表李俊锡于李在明获公推后发现,他曾于2014年回应一位从城南搬到仁川的粉丝提问对于是否会在仁川市参选时表示「不要~hh」(시러요~ㅋㅋ),他更留言指「从城南搬到了仁川怎样生活,快点回来吧」,该发言被批评为有贬低仁川市的意图。[32]
在补选的几天前,李在明与首尔市长候选人宋永吉突然提出「迁移金浦机场」的公约,与国民力量一方产生激烈交锋[33]。之后李在明于补选中胜出。
2023年8月31日,李在明宣布无限期绝食静坐,他表示绝食是为了抗议尹锡悦政府的“破坏民主”等行为。他要求尹锡悦政府明确反对日本核污染水排海,并就破坏民生问题向国民道歉。在绝食第11天,由于体力下降,李在明选择躺下示威。9月13日,文在寅政府时期青瓦台秘书室长卢英敏向李在明转达了文在寅的劝告,希望他停止绝食。9月14日上午,执政党国民力量党党首金起炫首次要求李在明“停止绝食”[34][35]。9月18日,李在明在绝食过程中因健康状况恶化而被紧急送医救治。[36][37]据共同民主党一位发言人说,李在明正在注射生理盐水,器官因绝食受损严重,且已恢复意识。李在明并没有表示要停止绝食,而是可能会在医院继续绝食。9月23日,李在明宣布停止绝食示威[38]。9月26日,李在明到达首尔中央地方法院接受拘捕必要性审查。这是韩国宪政史上首次对最大在野党党首进行拘捕必要性审查。[39]9月27日凌晨,首尔中央地方法院发决定驳回检方对李在明的拘捕申请。[40]10月20日,李在明出席涉贪腐案一审第三次庭审。[41]10月23日,李在明恢复履职。[42]
政治理念
外交与军事
外交与国防军事方面,李在明主张“以国家利益为中心的自主均衡外交”。他声称,如果当选,将取消萨德部署,收回韩军作战指挥权。关于对日关系,李在明主张废除2015年12月28日朴槿惠政府与日本政府签署的《韩日慰安妇协议》、废除朴槿惠与日本签下的《韩日军事秘密情报保护协定》。[10][45]
李在明持反日立场。2016年11月14日,李在明就日韩两国签署《军事情报保护协定》在脸书上发文称,日本不仅曾经侵略过朝鲜半岛,还在独岛问题上不断挑衅,日本实际上是韩国的敌国,朴槿惠如果签署协定、无限制向日本提供情报,那么“她就不是我们的总统,而是日本间谍”。[4]他还通过社交媒体向朴槿惠与国防部长韩民求喊话“滚回你们的祖国日本”。李在明的这些言论在韩国网民中引起了不小反响。[9]
李在明反对在韩部署萨德。李在明认为,萨德只有48枚导弹,无法应对朝鲜千余枚导弹的威胁。另外,韩国超过一半的地区和人口位于萨德保护的区域之外。李在明说,美国通过部署萨德来封锁中国出海口、窥测中国秘密,完全是为了美国的利益,萨德不能遏制朝鲜,反而有可能使朝鲜半岛成为大国角力的战场。此外,部署萨德还会使得中国对韩国进行经济制裁,韩国难以承受制裁的后果。韩国《中央日报》就此批评李在明“亲中反美”。[46][47]
与尹锡悦认为“握有确实的遏阻能力,才能维持和平。”不同,李在明认为应该减少对邻国大国的刺激来保全韩国的和平,在2022年3月电视辩论中更提出乌克兰之所以被入侵是因为其谋求加入北约而刺激了俄罗斯导致的。[48]
经济与社福政策
李在明在经济政策方面,在党内具有突出的中间偏左倾向。在经济方面,他提倡类似罗斯福新政式的自由主义。2021年10月,他指着“我们将通过强而有力的国家主导经济复苏政策,来改变经济增长向上。他将会向使用左翼政策克服大萧条的罗斯福学习”。[49]其总体经济政策愿景为“变革性和公平增长”,他对韩国经济的看法是经济增长放缓引发了许多问题。低增长导致年轻一代的机会减少,并导致竞争更加激烈(「内卷」)和社会动荡。他认为以往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经济体设计、规则和制度,已不再适用于发达经济体。[50]

李在明认为,经济增长放缓是与经济诸多领域的不公平和两极分化有关,例如不公平交易、大企业垄断,与大企业及中小企业与非正规工人之间的巨大差距,房地产市场的不平等等。他认为不公平的经济分配,导致人们追求以收取租金为主的房地产活动,导致资源配置的严重低效。[51]李在明认为对韩国经济至关重要的另一个方面是全球技术进步的趋势,例如能源和数字化转型。这可能会导致危机或提供新机遇,具体取决于政策应对措施。[52]
针对这些观点,李在明提出了一项新的增长战略,即转型和公平增长,其中包括一系列政策使经济更加公平和转型。在鼓励更公平的制度的基础上,这有助加快推行创新和转型。该战略包括“绿色新政”和数字化转型的产业政策、帮助人们适应新环境的教育改革、重新平衡经济实体之间市场力量改革、公平竞争和劳动力市场正义的措施,以及社会安全网分担与转型相关的措施。[53]
总体而言,其政策立场接近社会自由主义和民粹主义,但也存在一些经济自由主义倾向,如房地产减税和放松部分企业管制。[54][55]
基本收入

李在明在2022年竞选总统时的标志性承诺是承诺实施全民基本收入,在担任城南市长和京畿道知事期间,他为当地居民实施各种基本收入计划。他承诺首先为年轻人、农民和渔民引入基本收入计划,然后将其扩大到普遍收入,并计划逐步增加政府支付的金额。李在明认为,可通过增加碳税和土地税,以支付基本收入计划的开支。[56]
他指出,这是世界上首次在国家层面引入普遍基本收入计划。他承诺每年向所有公民发放100万韩元(约合900美元),每年向19至29岁的青年发放200万韩元(约合1,800美元),此外亦会考虑农民、儿童、老年人和残疾人的基本收入计划。他表示,长期目标是将基本收入金额增加到每月50万韩元(约450美元)或每年600万韩元(约5,400美元)。[57]
房屋政策
李在明承诺提供至少100万间以较低价格提供的基本住宅公共住房单位。李在明相信,通过加强公共土地所有权的概念,可以应对韩国因房地产投机猖獗而不断上涨的住房成本。[58]
基本贷款
李在明提倡基本贷款政策,允许所有公民不论其信用状况,能以大约3%的利率获得高达1,000万韩元(8,570美元)的政府贷款,他认为向公众提供由政府背书的贷款,能减轻民众从高利贷者或私人放债者借钱的风险。[59]
科技
李在明强调数据在数字化转型中的重要性。在担任京畿道知事期间,他下令行政公文应使用官方和开放的文档格式ODF,而不是以前的韩文软件(HWP)。他亦实施了全球首个数据红利,将数据相关业务创造的利润部分返还给实际创造数据的消费者。此外,他还使用数据分析来打击非洲猪瘟和非法建筑公司,并提供行动应用程序,使用数据加密技术在不侵犯隐私和泄露个人消息的情况下通知COVID-19确诊者。[60]他认为,具有网络效应的大平台公司的垄断可能成为数字产业公平发展的障碍,并认为平台企业聘用的工人应该有新的雇佣契约类型,以便他们在数字产业得到更好的保护。[61]
教育
根据李在明的竞选承诺,他计划将学生与成绩挂钩,并朝加强学生能力的方向前进。他计划在高中通过“高中学分制”开设基础数学课程,以弥补韩国学生数学成绩不佳的状况。他亦考虑在一些学科(例如数学)中引入基于人工智能的个性化学习和评估,以加强整个中小学的个性化学习和评估。[62]
此外,他提出“户外学校”的概念,以培养青少年成长所必需的挑战、冒险、合作和好奇心,承诺准备引入每学期约10小时的课程。[62]
青年政策

李在明承诺专门为青年人提供普遍基本收入和普遍基本贷款。此外,他还计划为自愿辞职一次的青年提供终身就业福利,以支持青年求职和职业发展。他还计划降低学生贷款利率,并允许大学学费与学生每学期获得的学分成正比。他亦计划为青年提供普遍的基本住房,并改革住房市场,帮助低收入青年购买自己的住房。[63]
LGBT权益
李在明于2021年11月表示,应加强社会对同性恋的承认,认为同性恋是天然而成的,不是谁故意选择的取向,应让同性恋者自由表达他们的取向。他指出,对同性恋者的歧视与对肤色或残疾的歧视没有区别,并认为有必要制定反歧视法律,表示应通过社会共识制定立法。[64]
言论风格
李在明不仅时常出现在烛光集会、电视、广播之中,还频繁使用社交媒体。他在推特上的粉丝数已经超过了60万。他常常发表一些激烈的言论。媒体认为李在明善用社交媒体、发表过激言论、煽动民族主义和平民主义,与2016年当选美国总统的特朗普非常接近,将他称为“韩国特朗普”,李在明亦称“美国人靠选上特朗普弹劾了他们的当权者。我们自己的选举也将如此”[65]。他也因言辞激烈被网友称为“汽水市长”(此处的汽水在韩语中形容人的直爽)、“斗鸡”。有共同民主党党员将他与刚出道时的卢武铉相比[9][4]。亦因他主张进步主义的政策和支持无条件基本收入、税制改革,而被称为“韩版桑德斯”,他也曾期望自己能够成为「成功版的桑德斯」[66][67]。
个人财产
根据2017年3月23日韩国政府公职者伦理委员会公布的财产申报情况,李在明的财产为26亿韩元,其中主要资产为股票,价值14.8亿韩元。26亿韩元的资产数高于韩国50岁人群的平均资产(约为4亿韩元),也高于50岁的国会议员的平均财产(约10亿韩元)。李在明持有的股票一年内市值由11.7亿韩元上升了3.7亿韩元。李在明持有的股票主要是财阀企业的股票,如现代、LG、SK、斗山等。据报道,李在明财产增值源于其早年担任律师时所得的工资。[68][69][70]
法律指控
2019年9月6日,任职京畿道知事的李在明因涉嫌滥用职权和违反《公职选举法》发布强制胞兄入住精神病院相关虚假消息,水原高等法院刑事二庭推翻一审无罪判决,判令李在明交付300万韩圆的罚金[71]。
2023年2月16日,韩国检察厅提请批准逮捕李在明,指控他涉嫌贪腐、渎职、受贿,指他涉嫌在担任城南市市长时期(即2010年-2018年)作为多个项目的最高决策者,向民间开发商透露城南市政府和城南都市开发公社的内部机密,使开发商获得巨额利益,被控违反反腐法。他又涉嫌决定从地产开发项目合同相关公文中删除市政府收回项目超额收益的条款,只分配1,830亿韩元的确定利润,从而使市政府无法取得追加收益,对城南市开发公社造成4,895亿韩元的损失,故被指控渎职罪。检方亦指控他涉嫌通过亲信向民营企业透露城南市和开发公社内部机密,使之获取7,886亿韩元的巨额利益。他还涉嫌在城南市长任内兼任城南FC会长任内(即2014年10月-2016年9月)吸引多家企业133.5亿韩元提供赞助,并利用职务之便,为赞助商提供建筑审批、土地用途变更等便利。此次检控为韩国检方史上首次提捕最大在野党党魁。[72]李在明批评是尹锡悦宣布「检察权私有化」的日子,也是法治主义因企图铲除异己的一己之私而沉沦的日子,并指出,自己依据城南市长的权限范围,依法开发地方经济,不曾谋取不正当利益。[73]同月21日,总统尹锡悦已批准法院提交有关李在明逮捕同意请求书。[74]同时政府报请国会准许拘留李在明。[75]27日, 韩国国会就关于同意拘留李在明的议案进行表决,最终该案因赞成票不足而遭否决。[76]
2023年9月18日,韩国检方以涉嫌渎职等罪名申请拘捕李在明。9月19日,尹锡悦批准法院申请拘捕李在明的要求书。[77]要求书经总统批准后报请国会处理。韩国国会于9月21日就逮捕要求书进行表决,最终国会以149票赞成,136票反对,6票弃权,4票无效的结果通过了动议案,同意拘捕李在明。[78][79]9月26日,李在明到达首尔中央地方法院接受拘捕必要性审查。这是韩国宪政史上首次对最大在野党党首进行拘捕必要性审查。9月27日,首尔中央地方法院驳回检方对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党首李在明提出的批捕申请,决定不予批捕。[80]
选举纪录
年度 | 选举 | 参选职位 | 届次 | 政党 | 得票率 | 得票数 | 排名 | 结果 |
---|---|---|---|---|---|---|---|---|
2006 | 第4届地方选举 | 京畿道城南市长 | 第18届(民选第4届) | 开放国民党 | 23.75% | 78,059 | 2 | |
2008 | 第18届国会议员选举 | 国会议员 (京畿道城南市盆唐区) | 第18届 | 统合民主党 | 33.23% | 23,822 | 2 | |
2010 | 第5届地方选举 | 京畿道城南市长 | 第19届(民选第5届) | 民主党 | 51.16% | 201,047 | 1 | ![]() |
2014 | 第6届地方选举 | 第20届(民选第6届) | 新政治民主联合 | 55.05% | 239,685 | 1 | ||
2018 | 第7届地方选举 | 京畿道知事 | 第35届(民选第7届) | 共同民主党 | 56.40% | 3,370,621 | 1 | |
2022 | 第20届总统选举 | 韩国总统 | 第20届 | 47.83% | 16,147,738 | 2 | ||
2022 | 6月1日补选 | 国会议员 (仁川广域市桂阳区乙) | 第21届补选 | 55.24% | 44,289 | 1 | ![]() | |
电视节目
- 2017年:同床异梦2 - 你是我的命运
参考资料
- . [2024-0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15).
- . 人民网. 2012-04-26 [2017-0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03).
- . 武汉晚报. 2016-12-12 [2017-0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21).
- . 环球网. 2016-12-02 [2017-0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04).
- . 中时电子报. 2016-11-25 [2017-04-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22).
- . 성남투데이. 2006-05-31 [2017-04-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4).
- . 工商时报. 2016-10-31 [2017-0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22).
- . 工商时报. 2016-10-31 [2017-0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22).
- . 观察者网. 2016-12-12 [2017-0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22).
- . 韩民族日报. 2017-01-24 [2017-0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3).
- . 环球网. 2017-03-27 [2017-04-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7).
- . 华夏经纬网. 2017-03-30 [2017-0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22).
- . 韩联社. 2017-03-31 [2017-04-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04).
- . 韩国中央日报. 2017-04-04 [2017-04-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10).
- . 韩联社. 2017-04-03 [2017-04-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04).
- . 中国新闻网. 2017-04-04 [2017-04-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5).
- Herald, The Korea. . www.koreaherald.com. 2019-11-19 [2020-04-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17) (英语).
- . Yonhap News Agency. 2021-01-13 [2021-0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17) (英语).
- . 12-09-2021 [2022-03-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19).
- . Thomson Reuters Foundation News. 2021-03-19 [2021-03-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10) (英语).
- . Korea Times. 2021-03-17 [2021-03-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18) (英语).
- . The Korea Herald. 2021-03-22 [2021-03-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18) (英语).
- . 연합뉴스TV. 2021-03-24 [2021-05-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07) (韩语).
- . 한국일보. 2021-02-23 [2021-05-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18) (韩语).
- . 서울경제. 2021-04-28 [5 May 2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18) (韩语).
- . www.hani.co.kr. 2021-04-28 [2021-05-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10) (韩语).
- . 01-07-2021 [2022-03-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26).
- . 2021-10-10 [2022-03-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1).
- . 韩国日报. 2022-03-11 [2022-03-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11).
- . 首尔新闻. 2022-03-10 [2022-03-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19).
- . 韩民族日报. 2022-05-06 [2022-05-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08).
- . New Daily. 2022-05-06 [2022-05-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07).
- . www.hani.co.kr. 2022-05-30 [2022-05-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30) (韩语).
- . 环球网. 2023-09-14 [2023-09-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20) (中文).
- . 环球时报. 2023-09-01 [2023-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01).
- . [2023-09-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20).
- . 羊城晚报·羊城派. 2023-09-18 [2023-09-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29).
- . 韩联社(韩国联合通讯社). 2023-09-23 [2023-09-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20) (中文).
- . 新华报业网. 2023-09-26 [2023-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26) (中文).
- . 新闻频道_央视网(cctv.com). 2023-09-27 [2023-09-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10) (中文).
- . 韩联社(韩国联合通讯社). 2023-10-20 [2023-10-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20) (中文).
- . [2023-10-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26).
- . 联合早报. 2024-01-02 [2024-0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03) (中文).
- . 商业电台 881903. 2024-01-17 [2024-01-17] (中文).
- . 韩民族日报. 2016-12-28 [2017-04-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12).
- . 海峡网综合新华网. 2017-03-18 [2017-04-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4-22).
- . 观察者网. 2017-03-10 [2017-0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12).
- . [2022-08-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07).
- [Lee Jae-myung's "State-led economy, what you usually think".]. JTBC. 2021-10-29 [2021-1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18).
- . 2021-07-18 [2022-03-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18).
- . 2021-07-18 [2022-03-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19).
- . 2021-09-30 [2022-03-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13).
- . 머니투데이. 2021-09-30 [2022-03-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0).
- . 韩民族日报. 2021-11-25 [2021-12-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02).
- [Lee Jae-myeong said, "We need to get rid of bureaucratic regulations ... I'm the number 1 pro-business".]. 머니투데이. 2021-11-11 [2021-1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29).
이 후보는 이날 서울 중구 대한상공회의소에서 최태원 대한상의 회장과 만나 "창의와 혁신을 가로막는 관료적 규제는 축소하거나 없애야 하는 것"이라면서 "기업은 새로운 아이템 발굴이 자유롭게 이뤄질 수 있도록 해야한다"고 밝혔다.
- . 2021-07-22 [2022-03-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15).
- . 2021-09-17 [2022-03-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03).
- . 03-08-2021 [2022-03-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20).
- . 11-09-2021 [2022-03-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19).
- . www.yna.co.kr. 2021-02-02 [2022-03-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1).
- . [2022-03-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13).
- . 교육플러스(eduplus). 03-11-2021 [9 November 20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18) (韩语).
- . 05-08-2021 [2022-03-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18).
- . 이데일리. 2020-03-17 [2021-1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13).
- . Australian Financial Review. 2016-11-25 [2024-03-25] (英语).
- 自由时报电子报. . 自由时报电子报. 2021-09-14 [2022-03-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13) (中文(台湾)).
- . tw.news.yahoo.com. [2022-03-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17) (中文(台湾)).
- . 이데일리. 2017-03-23 [2017-04-01].
- . 东亚日报. 2017-03-25 [2017-0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26).
- . The Dong-a Ilbo. 2017-03-25 [2017-0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25).
- 계화춘. . 韩联社(韩国联合通讯社). 2019-09-06 [2019-09-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1) (中文).
- 손문정. . 韩联社(韩国联合通讯社). 2023-02-16 [2023-0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16) (中文).
- 이정운. . 韩联社(韩国联合通讯社). 2023-02-16 [2023-0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2-16) (中文).
- 유우안. . 韩联社(韩国联合通讯社). 2023-02-21 [2023-0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20) (中文).
- .
- 전인경. . 韩联社(韩国联合通讯社). 2023-02-27 [2023-0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13) (中文).
- . 每日经济新闻. 2023-09-19 [2023-09-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1-04).
- . 韩联社(韩国联合通讯社). 2023-09-21 [2023-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20) (中文).
- . 韩联社(韩国联合通讯社). 2023-09-19 [2023-09-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10-20) (中文).
- 边龙珠. . 韩联社(韩国联合通讯社). 2023-09-27 [2023-09-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26) (中文).
外部链接
- 李在明的Twitter帐户
- 李在明的Facebook专页
- 이재명 - 카카오스토리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 이재명 - 네이버 블로그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