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乔松
李乔松(1896年8月19日—1981年4月14日),台中县猫罗堡人,台中地区农民运动、社会运动者与政治人物,中国共产党党员,台湾民主自治同盟副主委。二二八事件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台成立台中市工作委员会,1949年被迫逃亡上海,1954年后在上海市担任中医师,1978年全国政协第五届委员会委员,1981年病逝[1][2][3] [4]。
李乔松 | |
---|---|
个人资料 | |
性别 | 男 |
出生 | 1896年8月19日![]() |
逝世 | 1981年4月14日![]() |
国籍 | ![]() ![]() ![]() |
政党 | ![]() |
学历
| |
经历
|
生平
初入政坛
李乔松,日治台中县猫罗堡人,1896年生,受私塾教育,1908年后担任过中药店店员,制糖会社佣工。由于不满日本差别待遇,1921年辞去工作与朋友筹设商号并开垦荒地,生活逐渐稳定,李乔松为人富正义感受乡人信任,1922年被选为保正,并逐渐担任地方公职,如台中州青果同业组合代议员、雾峰信用组合理事等[1]。
农民运动
苏联革命后,社会主义思想通过日本传播到了台湾,李乔松于1924年前后接触马克思后深受吸引,在保正办公室挂起了马克思、孙文的像,1925年更参加了台湾文化协会,受赵港启发加入台湾农民组合,李乔松并获选台湾农民组合大屯郡支部部长,自此,李乔松投入反日的农民运动斗争,反抗制糖会社对蔗农的剥削,多次受到日本警方逮捕,直到1931年台湾农民组合被瓦解,李乔松耗尽家产,总督府当局一方面打压,一方面怀柔拉拢,李乔松始终不为所动。
反日思汉
1937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如同郭琇琮、许强、吴思汉、钟浩东等知识分子出现反日思想,此时期李乔松由争取农民权益的社会运动者转变为支持反日民族运动家,宣传反战、反对台湾人攻打「祖国」,多次遭到日本特务当局逮捕及监视,1940年李乔松儿子李舜雨担任国校教员勉强支撑家计,李乔松与旧时从事农民运动的杨逵、叶陶夫妇秘密从事反战运动,1942年日本在台湾推行「皇民化运动」,李乔松坚决反对,李舜雨也因此失去教职,李乔松坚持宣传反日,并让李舜雨学北京话。1945年,美军开始轰炸台湾,加强了李乔松反战决心,与谢富等参加杨逵夫妇组织的「焦土会」,对青年学生进行反战宣传[5]。
台共党人
1945年台湾光复后,李乔松与杨逵、谢富、谢雪红、杨克煌等人筹组「台湾人民协会」[6],李乔松被选为中央委员兼宣传部长,1945年10月举办「台湾农民协会」成立大会,会中推选张行担任委员长,颜石吉、李乔松等人为中央委员[7],李舜雨并协助《一阳周报》的油印工作。
由于光复后的接收与贪渎情形,李乔快速左倾,在杨逵处结识解放区返台的中共交通员辜金良,1946年夏天,李舜雨随辜金良、吴思汉、王万得夫妇一同前往上海住在李伟光领导的旅沪台湾同乡会,由李伟光指示返台从事地下工作,组织读书会介绍共产主义。
1947年二二八事件爆发,3月1日,李乔松、谢富、杨克煌、谢雪红等在台中戏院召开群众大会,愤怒群众在其带领下包围了县市政府及警局,并缴交了枪枝,当晚成立武装指挥部,由于没有统一指挥,未能巩固战果,3月8日国民政府派兵自基隆登陆开始镇压,李乔松被迫躲避山林,李舜雨于此时加入共产党,随后李乔松、李舜雨随谢雪红、杨克煌撤离台湾前往上海李伟光处[1]。
家人
女儿:李碧霞为女性受难当事人,因父亲李乔松、兄长李舜雨加入共产党,且相继于1948 年潜赴大陆,她的丈夫陈火城亦同行,使得她必须独力养育年幼的孩子。俟后,李碧霞将子女养大成人,1980年代后期通过友人联系上兄长李舜雨,然而丈夫陈火城当时已在大陆再娶,并在上海市府任职。
儿子:李舜雨,与李乔松皆潜赴中国,并活跃于台盟。
台湾促进转型正义之平反
2018年10月5日,促进转型正义委员会促转三字第1075300110B号函文,正式撤销受难者林庆云君等1270人之刑事有罪判决暨其刑,其中(40)安洁字第 4337 号,有关李乔松参加叛乱之组织之有罪判决暨其刑之声明正式撤销[9]。
参考文献
- 李韶东. . 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 2008-10-05.
- 林传凯. . 国立台湾历史博物馆. 2013-04-10.
- 林友彦. . 独立作家. 2013-11-11.
- 陈正茂. . 台北: 威秀信息. 2009-03-01.
- 黄惠祯. . 秀威信息. 2009-07-01.
- 杨克煌 遗稿;杨翠华 整理. . 杨翠华. 2005-02-28.
- 农业知识入口网. . 中华民国行政院农业委员会. 2018 [2018-09-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07).
- 李娜, 吕正惠. . 台湾: 人间. 2014-05-27.
- . 中华民国促进转型正义委员会. [2018-10-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