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橚
朱
周定王 朱橚 | |||||||||||||||||||
---|---|---|---|---|---|---|---|---|---|---|---|---|---|---|---|---|---|---|---|
第一代周国藩王 (1370年-1425年) | |||||||||||||||||||
前任:无(始封国) 继任:周宪王朱有炖 | |||||||||||||||||||
姓名 | 朱橚 | ||||||||||||||||||
封爵 | 亲王 | ||||||||||||||||||
封号 | 吴王(洪武三年) → 周王(洪武十一年) | ||||||||||||||||||
封地 | 杭州 → 开封 | ||||||||||||||||||
出生 | 1361年10月8日 | ||||||||||||||||||
逝世 | 1425年9月2日 | (63岁)||||||||||||||||||
谥号 | 定 | ||||||||||||||||||
坟墓 | 周定王陵(今河南禹州) | ||||||||||||||||||
|
生平
辛丑年(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九月九日生,《明史》称生母为孝慈高皇后,是其五子中最年幼的[1],育于孙贵妃[2]。因兄长朱棣生母争议,指其生母实为孙贵妃或汪贵妃[3]:74—75。
洪武三年四月初七(1370年5月2日)封吴王[4],封国选为浙江杭州府,工部尚书张允请建诸王府,明太祖曰“吴府且勿建”。洪武七年(1374年)置杭护卫,明太祖以浙江财赋地不可封王,罢护卫。同年九月,孙贵妃逝世,服以慈母,斩衰三年,主丧事。后由汪贵妃照看。
洪武十一年正月一日(1378年1月29日),改封周王[5],封国开封府,即宋故宫府旧址建王府,同年与燕、楚、齐三王驻于凤阳。洪武十四年十月三十日(1381年11月16日)就藩。[6]
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十二月甲辰,朱橚因擅离封地至凤阳而获罪,明太祖怒而下令将其迁往云南,并派西平侯沐英发军民为其营建迁于云南的住所[7]。次年正月乙丑(初一),命豫王朱桂驻于开封周王府,不久后诏命朱橚居京师,由周王长子朱有炖监其国[8]。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朱橚获准返回封地。[9]
惠帝继位后,害怕朱橚支持燕王朱棣,特别提防朱橚。朱橚与蜀王朱椿同属当时赞誉有加的贤王。而朱橚的行事亦被认为时有异谋,对此长史王翰数谏未果而离去。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橚年仅十八岁的次子朱有爋向刚登基的惠帝举报父亲图谋不轨,朝廷遣李景隆突袭开封,逮捕朱橚,贬为庶人,徙云南。
建文四年(1402年),朱橚被召到首都应天府禁锢。同年起兵叛乱的朱棣攻入应天,推翻惠帝,是为靖难之变。朱棣即位,是为太宗,恢复了朱橚的爵位,加禄五千石,次年又诏他返回原来的封地。不久后朱橚上朝时献上驺虞,由此宴赐甚厚。成祖考量到其封地的洪患,曾欲将其改封至洛阳,然而朱橚以堤防已足够坚固以及无须重劳民力为由婉拒了移封,使洛阳遂封予伊王朱㰘。
永乐十八年(1420年)十月,有人指控朱橚谋反;次年二月朱橚被召到京城,成祖把这件事告诉朱橚,他「顿首、谢死罪」,成祖不再追究。朱橚回到封国后,主动把自己的三护卫献还朝廷。
仁宗继位后,加周王岁禄至二万石。
洪熙元年(1425年),朱橚死,谥号定王,葬周王墓,周定王墓位于河南省禹州市,姬妾杨妙秀、穆妙福等殉葬。世子周宪王朱有炖继位。
才艺
朱橚好学,能词赋,曾作《元宫词》百章。
朱橚被视为是一名植物学家,由于其领地开封府是著名的黄泛区,促使他发掘可供食用的野生植物来救济灾民。永乐元年(1403年),朱橚把四百余种植物种于府内,并召画工将植物绘图成书,名为《救荒本草》,共记有植物414种,并详细描述了各种植物的形态、产地、生境、可食用部位和食用方法。
此外,朱橚所编的《普济方》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中医方剂书籍,载方达61739首。
家庭
朱橚家族 | ||||||||||||||||||||||||||||||||||||||||||||||||||||||||||||||||||||||||||||||||||||||||||||||||||||||||||||||||||||||||||||||||||||||||||||||||||||||||||||||||||||||||||||||||||||||||||||||||||||||||||||||||||||||||||||||||||||||||||||||||||||||||||||||||||||||||||||||||||||||||||||||||||||
---|---|---|---|---|---|---|---|---|---|---|---|---|---|---|---|---|---|---|---|---|---|---|---|---|---|---|---|---|---|---|---|---|---|---|---|---|---|---|---|---|---|---|---|---|---|---|---|---|---|---|---|---|---|---|---|---|---|---|---|---|---|---|---|---|---|---|---|---|---|---|---|---|---|---|---|---|---|---|---|---|---|---|---|---|---|---|---|---|---|---|---|---|---|---|---|---|---|---|---|---|---|---|---|---|---|---|---|---|---|---|---|---|---|---|---|---|---|---|---|---|---|---|---|---|---|---|---|---|---|---|---|---|---|---|---|---|---|---|---|---|---|---|---|---|---|---|---|---|---|---|---|---|---|---|---|---|---|---|---|---|---|---|---|---|---|---|---|---|---|---|---|---|---|---|---|---|---|---|---|---|---|---|---|---|---|---|---|---|---|---|---|---|---|---|---|---|---|---|---|---|---|---|---|---|---|---|---|---|---|---|---|---|---|---|---|---|---|---|---|---|---|---|---|---|---|---|---|---|---|---|---|---|---|---|---|---|---|---|---|---|---|---|---|---|---|---|---|---|---|---|---|---|---|---|---|---|---|---|---|---|---|---|---|---|---|---|---|---|---|---|---|---|---|---|---|---|---|---|---|---|---|---|---|---|---|---|---|---|---|---|---|---|
|
妾


子
女
- 第一女:仪封郡主,洪武三十五年(1402年)封,仪宾溥子春。[22]
- 第二女:兰阳郡主,洪武三十五年(1402年)封,仪宾徐茂先。[23]
- 第三女:信阳郡主,永乐二年(1404年)封,仪宾盛瑜。[24]
- 第四女:南阳郡主,永乐三年(1405年)封,仪宾张仪。
- 第五女:永城郡主,永乐三年(1405年)封,仪宾程和。[25]
- 第六女:荥阳郡主,永乐四年(1406年)封,仪宾张义[26]
- 第八女:新乡郡主,永乐四年(1406年)封,仪宾张琳。[27]
- 第九女:宁陵郡主,永乐九年(1411年)封,仪宾钱钦。[28]
- 第十女:宜安郡主,永乐十二年(1414年)封,仪宾蔡义。[29]
- 第十一女:陈留郡主,永乐九年(1411年)封,仪宾冯训。[28]
- 第十七女:商水郡主,宣德六年(1431年)封,仪宾田俊,正统十年(1445年)逝世。[30]
- 第十八女:中牟郡主,宣德六年(1431年)封,仪宾庄忠。[31]
- 第十九女(1423年-1433年):未封。[32]
注释
- 《南京太常寺志》所载明孝陵神位:“左一位孝慈高皇后生懿文太子、秦愍王、晋恭王,右一位䂵妃生太宗文皇帝,是皆享于陵殿,掌于祠官,三百年来未之有改者”。有些历史学家据朱橚与朱棣同母,认为䂵妃实为两人生母。参见:朱棣生母。
参考文献
引用
- 《明书》列传 ,1册86卷 ,89-91;
- 焦竑《国朝献征录》〈周王传〉 ,1卷 ,23
- 李晋华. . 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六本·第一分 (中国: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1936, (1936年): 55–77 [2023-06-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12) (繁体中文).
- 《明太祖实录》卷五十一
- 《明太祖实录》卷一百一十七
- 《明太祖实录》卷一百三十九
- 《明太祖实录》卷一百九十八
- 《明太祖实录》卷一百九十九
- 《明史》卷一百一十六
- 《明太宗实录》卷二百五十
- 《明太祖实录》卷一百十三
- 《大明周府故次妃穆氏圹志》
- 《大明周府故次妃杨氏圹志》
- 《明英宗实录》卷十一
- 《明宪宗实录》卷二十七
- 《明英宗实录》卷一百十二
- 《明宪宗实录》卷九十二
- 《明英宗实录》卷四十一
- 《周定王故次妃李氏圹志铭》
- 《明宣宗实录》卷九十六
- 《明书》
- 《明太宗实录》卷十三
- 《明太宗实录》卷十一
- 《明太宗实录》卷三十三
- 《明太宗实录》卷四十二
- 《明太宗实录》卷五十九
- 《明太宗实录》卷六十一
- 《明太宗实录》卷一百十四
- 《明太宗实录》卷一百五十五
- .
周府商水郡主卒,遣官致祭,命有司营葬。
- 《明宣宗实录》卷七十八
- 《明宣宗实录》卷一百三
来源
- 《明史》三、四、一一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