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瓜溪
木瓜溪(太鲁阁语:;[2]:82)是台湾东部花莲溪水系最北,也是流域面积最大的支流。流经花莲县秀林乡、寿丰乡与吉安乡,为吉安乡与寿丰乡的分界河,最后在经东华大桥后约1公里注入花莲溪。木瓜溪最远源流为发源于能高南峰东南坡的清水溪,由此源流计算,木瓜溪长约54公里,而溪名为木瓜溪的本流发源于能高南峰东北坡的桧溪,长42.78公里。木瓜溪流域面积468.21平方公里。
木瓜溪 德路固语:; | |
---|---|
![]() 寿丰乡境内的木瓜溪 | |
词源 | 德路固语:意为状似喉头的溪流;
意为大小不规则石头的阻碍地。 汉语木瓜溪为赛德克语的转译,意为住在山后,为德克达雅群指称东迁至此溪流域的族群木瓜群。 |
流域 | |
水系 | 花莲溪 |
流向 | →花莲溪→太平洋 |
源头 | 清水溪 |
- 位置 | 能高南峰东南坡 |
- 海拔 | 3,020(9,908英尺) |
第二源头 | 桧溪–丸田溪 |
- 位置 | 能高南峰东北坡 |
- 海拔 | 3,060(10,039英尺) |
第三源头 | 巴托兰溪 |
- 位置 | 奇莱北峰东南坡 |
- 海拔 | 3,210(10,531英尺) |
第四源头 | 天长溪 |
- 位置 | 奇莱主山东南坡 |
- 海拔 | 2,890(9,482英尺) |
第五源头 | 奇莱溪 |
- 位置 | 奇莱里山南坡 |
- 海拔 | 3,120(10,236英尺) |
河口 | 花莲溪 |
- 位置 | ![]() ![]() |
- 海拔 | 7(23英尺) |
面积 | 468.21平方(181平方英里) |
流经国家 | ![]() |
位置 | 花莲县秀林乡、寿丰乡与吉安乡 |
本貌 | |
长度 | 清水溪–木瓜溪:54(34英里) 本流:42.78(27英里) |
流量 |
|
木瓜溪谷自古以来即为先民跨越脊梁山脉联系东西的重要信道,日治时期于此开凿台湾第一条正式的横断道路能高越岭道东段,日治末期计划沿此道路设立东西高压输电线以及将道路拓宽成车道,在部分完成时即中止。战后在美援的协助下完成部分车道,并建设完成东西输电线,但后来因地质破碎车道已放弃兴建。
名称源由
木瓜溪一词源自初期最早建于此地,由中央山脉西侧浊水溪主流源头雾社溪流域东迁而来的德克达雅群(,又称雾社群)赛德克族;由于他们早期来回于雾社和上游山区的巴托兰()之间,雾社的族人称巴托兰的族人为「」(亦有文献拼写为[3]),意谓「住在山后面的人们」。[4]清治时以台语音译其居住的溪流流域称「木瓜溪」,称其社群为「木瓜六社」,1879年《台湾舆图并说》标示「木瓜溪」、「木瓜内社」、「木瓜外社」等地名;[5]1894年《台东州采访册》记载「木瓜溪」、「木瓜番」、「木瓜山」。[6] 雾社溪流域更北侧上游的道泽群、德路固群赛德克族亦东迁翻越中央山脉主脊,进入木瓜溪北侧由奇莱北峰向东分出的大支脉太鲁阁山列(奇莱东棱)分隔的得其黎溪流域,东迁后的族人转音称为陶赛群、太鲁阁群,现族群分类变更为太鲁阁族。后来太鲁阁群南迁翻越太鲁阁山列棱线进入木瓜溪流域北岸,改称为巴托兰群,木瓜群受压迫而向更下游迁徙。[7] 木瓜溪流域在太鲁阁族语中被称为「」,词意取自周围状似喉头的溪流地形;[4]又称「」,意为大小不规则石头的阻碍地。[2]:82
水系
木瓜溪流域集水区有下列分水岭:
- 北侧:中央山脉主脊由奇莱北峰向东分出的大支脉太鲁阁山列(奇莱东棱),为与北侧立雾溪流域的主分水岭。此棱由立雾主山续往东,连接帕托鲁山的棱线走向转往南,为与三栈溪、美仑溪的分水岭。
- 西侧:中央山脉主脊的奇莱山、能高山,为台湾东西分水岭,其西侧为浊水溪流域。
- 南侧:主脊由能高山南段的知亚干山(光头山)向东分出往牡丹山的大支脉,此棱为赛德克族创生传说起源圣石牡丹岩(赛德克语:)所在,其南侧为花莲溪支流知亚干溪(恰堪溪)流域。
木瓜溪以发源于中央山脉主脊能高山最高峰能高南峰东南坡的清水溪源流最远,此源流北侧由能高南峰向东往巴沙湾山分出的支脉,与北侧溪名为木瓜溪的本流相隔。溪名为木瓜溪的本流最远源头为发源于能高南峰东北坡的桧溪。木瓜溪以空间顺序排列有下列重要支流:
- 巴托鲁溪(又称凤溪),发源于立雾主山东南坡(帕托鲁山西侧)向南流下,以左股导入巴托兰溪
- 巴托兰溪(又称龙溪),发源于奇莱北峰东南坡向东南流下,至龙涧发电厂(泷见)龙涧桥下游约100公尺以左股导入木瓜溪
- 天长溪,发源于奇莱主山东南坡向南流下,至天长断崖西南方约1.5公里,与右股丸田溪汇合改称木瓜溪向东流下
- 奇莱溪,发源于奇莱里山南坡向东南流下,以右股导入天长溪
- 丸田溪,发源于卡贺尔山东北坡向东流下,与左股天长溪汇合改称木瓜溪续向东流
- 桧溪,发源于能高南峰东北坡向东流下,转东北流以右股导入丸田溪,此为溪名为木瓜溪的本流最远源流
- 清水溪,发源于能高南峰东南坡向东流下,于铜门部落上游约2.5公里处以右股与木瓜溪本流汇合,此为木瓜溪水系的最远源流
- 清流溪,发源于木瓜山东坡向北流下,以右股导入清水溪
特色
木瓜溪上游坡度变化大,有利于水力发电,建有铜门水坝与龙溪发电厂、龙涧发电厂、水帘发电厂、清水发电厂、清流发电厂、铜门发电厂、榕树发电厂与初英发电厂等八座电厂,其中以龙涧发电厂的发电量最大。木瓜溪的水力发电排名于台湾第三,仅次于大甲溪与浊水溪。
山脚的铜门村及桥南岸的文兰村是太鲁阁族聚落[8]。铜门村周遭附近有许多著名的观光景点,如铜门至龙涧的峡谷于日治时期称为「万代峡」,现在也有「小天祥」之称。
木瓜溪特产为名石,如玫瑰石等,受到许多爱石人的喜爱。
- 东部发电厂铜门机组的吊桥
交通
木瓜溪右岸从铜门村开始,有一小段公路,可通至木瓜溪上游的龙涧发电厂,或延「能高越岭道」步行至南投庐山。入山时需先于铜门村的派出所申请入山证方可准允进入。
台14线东端即是沿木瓜溪兴建之公路(现已解编),筑至「能高越岭道」,日治时期为台湾中部重要的东西交通要道。目前跨越木瓜溪的主要桥梁有5座,由河口至源头分别为台11丙线的东华大桥、台9线的木瓜溪桥、花东线铁路的木瓜溪桥、台9丙线的仁寿桥、联系铜门村的铜门大桥等。
- 木瓜溪桥
参考来源
- (PDF) (报告). 经济部水利署. 2022-06 [2022-11-28]. ISSN 0257-544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12-02).
- (PDF) (报告). 主持·张长义 运行·中国地理学会.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员会. 2007-10 [2022-02-1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2-01-05).
- . 文化部文化资产局.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1-22).
- . 太鲁阁族文化季刊. 2018-07-01, no.6: 16–19.
- 余宠. 夏献纶 , 编. (地图). 1879 [2022-1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27) –美国国会图书馆.
木瓜溪、木瓜内社、木瓜外社
- 胡传 (编). . 1894年 [2022-1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3).
- 徐如林; 杨南郡. . 台北市: 农委会林务局. 2011-05. ISBN 978-986-02-7888-0.
- . 台湾原住民族信息资源网. [2014-06-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15) (中文(台湾)).